《未来简史》的读书笔记
作 者:尤瓦尔.赫拉利
关于作者:
尤瓦尔.赫拉利,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现象级畅销书《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
核心内容:
1、幸福感
幸福感是一种大脑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无论外界的刺激如何提高,这种化学反应带给人类的体验总是有天花板的,而且很早就已经接近了上限。
所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无论科技如何发达,物质如何丰富,幸福感并没有提高多少。
吃冰激凌很愉悦,找到真爱也令人愉悦,但是吃很多冰激凌所得到的愉悦既不能线性增加,也不能等同于找到真爱。
幸福感的核心是你的收获和期望的差值,而不是收获的绝对值;所以,我们要向内心寻找幸福,改变认知模型,降低期望值都有助于幸福感的提升。
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人类的进步也得益于先辈们的冒险追求和持续探索,而内在的驱动力就是欲望、好奇心和不满足。
如果全人类都降低期望值,很容易获得满足感,从而停止外在的追求、不再冒险,那么人类社会的进步速度也会大大降低。
如果有一种药物,能欺骗大脑,直接催生这种幸福化学反应,让人类轻易得到幸福感,满足感,那么人类就会沉迷于这种药物而无法自拔。
这种药物确实存在,我们称之为海洛因,或者简称毒品,因为绝大部分人一旦尝试,就几乎会不可避免地上瘾,放弃外在的所有努力和追求,只想借助着一种最轻松的方式获得满足感体验。
在通过电极刺激老鼠获得快感的试验中,那只可怜的老鼠就会不停地按下电源开关而无法自拔,直到精疲力尽后倒下。
人类的自控力并不比老鼠高多少。
2、生物也是算法
算法指的是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
生物行为也是算法控制的,生物算法是通过感觉、情感和思想来运作的。
有只狒狒看到附近树上挂着一串香蕉,但是旁边埋伏着一只狮子。狒狒该冒着生命危险去摘香蕉吗?这就需要生物的概率算法做运算了。
不去摘香蕉饿死的概率和摘香蕉被狮子抓住吃掉的概率作对比。
这里面需要测算狒狒与橡胶的距离、狮子距离香蕉的距离、狮子的状态、狒狒的速度、狮子的速度预估、狒狒的饥饿程度、香蕉的成熟度等等。最后狒狒得出一个决策结论,然后去执行。
狒狒的生物算法会让狒狒感觉到饥饿,看到香蕉又会流口水,但是狮子出现却让狒狒感到恐惧和颤抖,所有的情感和欲望都在大脑里面通过神经递质交互,最后根据这个生物自己的胆子大小以及对香蕉食物的喜好程度等综合做出决策,导致执行。
如果这次生物算法运算的结果是抢香蕉,否则要饿死,那么狒狒就可以瞬间感受到一股力量充满四肢,肌肉紧绷,血脉膨胀,帮助它快速冲向香蕉并逃离狮子的追踪。
最终,能够传承到今天的生物,都是算法比较优秀和能够适应环境的,否则就会中途夭折,物种灭绝。
人类每时每刻的选择,都是算法决定的,小到该吃什么穿什么,大到择偶和投资,都是生物算法的结果。
不过呢,人类的决策算法相对于其他动物而言,具有强更大的“自我升级能力”,这个自我升级就像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深度学习”一样,人类通过读书、思考、实践这个循环来不断训练并提高自己的决策算法,然后让自己在物种繁衍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这个提高决策算法的过程就是认知升级、认知迭代的过程。
3、意识和伦理道德
机器没有情绪和欲望这样的主观体验,而人类有,可人类大脑本质上也是一系列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反应而已,主观体验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是不是进化的副产品?
人类之所以有虐待和强奸这样的道德伦理问题,也是因为人类有“主观体验”这个概念。
机器就没有主观体验,所以一台机器Hack入另一台机器,算不上虐待和强奸吧;
人类黑客Hack一台机器,可能构成信息窃取的罪名,但一定不会背叛强奸电脑罪。
这些社会伦理道德的根基仅仅是人类的主观体验而已。如果主观体验是虚幻的,那么道德伦理也一定是虚幻的。
人工智能是否有“意识和主观体验”,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人类会怎么想。
4、智人的统治
人类通过语言和社会协作主宰了整个地球,在农耕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发展下,消灭了大部分野生动物,驯化了无数的家畜。
为了满足人类的私欲,我们大量圈养动物并屠宰它们。
究竟是什么赋予了人类如此特殊的权力,可以肆意夺取其他生物的生命?
人类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各种伦理上的理由,来支撑这种杀生的行为。
宗教的出现,是人类给自己不理解的这个世界虚构出的一种可理解的逻辑;
也给自己不能主导的自然现象一种超现实的神性,把对一切美好的期待都献给对这种“超自然神性”的依赖和信仰;
让自己面对一切未知和不确定的时候,多一些情感层面的坚定和坚强,不会轻易崩溃。
不过这一切就像盲人描述世界的色彩一般,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想而已,共同想象并非真相。但是,不论任何宗教的追随者,都相信只有自己的宗教才是真实的。
所谓的强大的人,都是因为自己内心坚信了某一套逻辑自洽的信仰体系,不管是全然接受某一个现有的宗教体系,还是自创了一套独有的宇宙法则,本质上人的内心都是有着某种信仰体系的。
5、宗教和科学
科学让我们相信,根本没有上帝。
但是,信仰上帝能够激励我们自己去做成某些事情。
这就是宗教给予社会组织的力量。宗教不等于迷信,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把自己相信的事称为迷信。
自己相信的,就是真理;只有别人相信的,才是迷信。
宗教和灵性的差距也比我们想象的大。宗教就是一份契约,约定了社会行事准则和道德观,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灵性确是一个旅程,它通常以神秘的方式把人们带向未知的目的地。
对于宗教来讲,灵性是危险的。
科学和宗教都是为了追求真理,但各自却推崇不同的真理。
虽然他们的真理体系不同,但却不影响他们互相妥协,寻求合作。他们其实也没那么在乎真理。
宗教最在乎的是秩序,宗教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维持社会结构;而科学最在乎的是力量,科学的目的是为了治疗疾病,研制武器,生产粮食等。
6、所谓的自由意志
如果“自由意志”指的就是“依据自己的欲望行事”,那么人类确实有自由意志。
我们和所有的动物都有欲望,大部分时候,我们也都是依据自己的欲望在行事。
看起来,我们所谓的“意志”,大部分时候是为了满足“欲望”而存在的。
一个自控力强的人可以抵御美食美女的诱惑,但能否抵其他的情感刺激?
比如看到杀人的场面不恐惧,看到感人的画面不落泪?这些情绪都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影响我们的投票。
商业广告和总统大选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引导、诱导、误导”我们做出看起来“自由”的选择。
买错商品、嫁错人、选错总统、走错路这都是我们经常干的事,不对吗?
现在我们为了引导别人做出有利于我方的选择,还需要通过公关和营销等多种手段,利用人性的弱点,击中要害,让他们“自愿下套”。
美国军方已经有了类似的可以植入人脑芯片和“头盔”,只要带上头盔,就能进入到一个没有杂念的状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比如枪击训练。
当然,控制抑郁症的良药百忧解其实也是直接作用于大脑,让那些恼人的情绪直接关闭。
我们既然可以通过吃药关闭一些大脑区域,就一定能通过吃药打开一些区域,不同的区域带来不同的思想体验,导致不同的决策。
通过脑科学实验,我们更加发现,左脑和右脑本来就是两套不同的决策体系,因为它们中间通过一束神经纤维“胼胝体”连接了起来,所以最后作出的决策看起来是一致的,内心的煎熬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到底投票给希拉里还是特朗普,很多人也左右摇摆过。
原来,自由意志和活着的意义,都是虚幻。
7、意识的海洋
科技宗教带来了“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两个方向。
科技人文主义认为今天的智人马上就要成为历史。
因为无意识的智能正在飞速发展,所以人类如果不想集体沦陷,只能积极升级“心智”。
过去几百万年,人类是升级版的黑猩猩,到了未来,人类可能变成放大版的“蚂蚁”。
听起来很可怕,我宁愿保持现状而不去升级成什么神人,成为未来社会系统中的一个超级螺丝钉。
可那也由不得我,我也可能等不到那天,社会升级是循序渐进的,我们感觉不到这种身体机能在进化中退化;
而且,农业社会和狩猎社会相比,我们的社会系统确实更强大了,个人能力却真实弱化了。未来也一样,强化整体,弱化个体。
不管什么物种,它们的意识总是会让它们安于当下的一切,恐惧改变,哪怕是升级也是伴随着一部分生理机能的退化,“损失厌恶心理”让所有的物种都觉得:现在最好,此刻最好。
进化本来就不是变得更强大更宏伟,而是变得更适应。
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
以前我们要把数据转化为信息,信息转化为知识,知识转化为智能。
而今天,数据量太大了,人类已经无法直接处理海量数据并形成信息,于是计算机算法接管了数据处理的工作,而之后得出的信息、知识,也就随之成了计算机算法的收获,成了计算机的智能。
即便是互联网星期之后的若干年,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这个科技成果对社会和政治格局的影响力已经大到失控的地步,他们开始通过各项政策法规监控数据,管理数据,几乎拿到了所有的数据,但这依然于事无补。
未来还有很多新的科技会飞速发展,挑战政治体系,尤其是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但现在的政治体系对此毫无警觉。
过去的人文主义呼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现在的数据主义则呼吁:“聆听算法的意见!”
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星期,有越来越多算法会独立演进、自我改进、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最早的种子算法是人类设计开发的,但随着算法逐渐发展,就会走出自己的路,前往人类未曾踏足的领地,而人类也无力追寻。
但是,没有人真正知道2050年的就业市场、家庭或者生态将会是什么样子,又或是哪些宗教、经济和政治制度主导世界。
这个世界的变化速度比以往更快,而我们又已被海量数据、想法、承诺和威胁所淹没。
人类正在逐渐将手中的权利交给自由市场、群众智能和外部算法,部分原因就在于人类无力处理大量数据。
我们无法真正预测未来,因为科技并不会带来确定的结果。
至少我们有一点可以明确,未来,本质上就是不确定的。
不过,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