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同步到简书
关于wiz,关于笔记
其实我今年没有怎么学习,所以为知也没怎么用,但是一直也有隔几天打开的习惯,现在驱逐免费用户,不知道对公司是好是忧,本无刚需的我,也没有得益于各种功能,自然也就导出几篇重要的笔记,就可以随便抛弃了。
只是笔记这个东西,我一直没有培养出来正确的使用手段。
有几个问题难以解决
1.到底什么东西需要做笔记
初中的时候,老师说上课要做笔记,将老师授课的内容简要的记录下来。需要你记录的,老师也会提示你。划出来一道一道的重点。事实上这种授课方式,直到今天的大学,也在沿用。反而是回忆在高中的时候,我很少上课记录大片的笔记,重要的东西总是留在脑子里反复加工,组合,在草稿纸上比比划划,在几天中抽出空来,才把“笔记”工整的理顺在笔记本上。然而,过了几个月,某些新的知识融合进来的时候,我又有强烈的欲望想将这页笔记撕去,融入新的想法。
学习的经历,大致告诉我,笔记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备忘类型的,仅仅是由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另一种则是整理总结的原创信息,这种总结的笔记却又不总是正确的,需要一定的修改完善。
2.为什么要做笔记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因为记不住。
至少在长期以来的时间内,有很大程度的概率会记不清楚,所以我要通过笔记来进行回忆,进行复习。
真的是这样吗?
我认为第一种做笔记方式,事实上的包含着懒惰学习的动机在里面的,当然这并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东西都感兴趣,并且能够在任何时间和状态下都能充分思考和吸收。最重要的是,人的记忆力确实是有限的,你也不再是高中状态下的火力全开,并且有无数的事情会不停的打断你,阻挠你,这种笔记的记录,就像是未经过加工的原材料。
而第二种做笔记的方式,在一段时间的加工的总结,他很难很难出产,即使最终出来后感觉看起来是那么的简单,在旁人阅读后也可能会取得相同的印象,那不过是你表达的部分缺失,导致某些“元”的缺失,而过分的强调结论。当然文章总结本身也需要这样的思路去突出引导读者。这种笔记对知识的提升是最关键的,也需要长期的状态积累,才能得到更好的效率产出。一旦构筑起来,这个建筑会越来越大,会不断增加,更会不断减少。
那么我对上面问题的答案再做一个补充:笔记是为了将知识更好的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它显示出的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
3.这个笔记本应该要做些什么
- 1.同步
网络笔记独有的优势,多终端使用。 - 2.图片,声音
我从来没有用过,但是图片确实是很好的信息元。事实上我在利用图片记录信息,却很少特地的搬运到笔记本上,仅仅只是停留在图库里 - 3.修改,整理
这个是纸质笔记中最大的硬伤,修改很麻烦,会大动干戈。整理同样很麻烦,因为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果在一开始没有对笔记本进行大的规划,很难联系起来。
但是电子笔记把这个完全取代了。 - 4.markdown语法
这个反而不是什么优点,只是输入的一种形式,在这个方面,反而是不如纸质笔记的。电脑的输入,终究是流于键盘,很多思路和线条,没有办法很好的留存,尽管我知道现在用的这个蚂蚁笔记有思维导图。 - 5.代码高亮
码农优势就很大了,别的方式的就很难去书写和阅读了。
4.更重要的事
更重要的是,什么时候打开这个笔记,怎么去使用它。
我这次的定义是,
anytime
所有你在学习的时间,都应该列出一个大的笔记
列出工作台,
记录下所有生的数据
列出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在一段时间后,如果有需要,再通过这些raw笔记进行总结。
如果不需要总结,再被打断后,再次打开工作台,你依然可以很快找到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有raw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