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陨落》导读二
P96-P212 第三章至第六章
总述
在一部分着重描写“萨拉热窝”事件前,英、俄、美、德几个国家之间的相互试探和博弈,一战的两大阵营主要国家都已经登场(遗憾的是本书对于法国的描写太弱)。
这一部分不仅有大人物的登场,更有小人物命运的展开。艾瑟尔掉入情网,此时她还是个又傻又天真的单纯姑娘;列夫用哥哥船票到达了英国,而他的哥哥却不得不留在俄国照顾他的女友和孩子;矿工遗孀被逼上绝路,比利参与罢工;茉黛和沃尔特陷入了热恋,他们爱情却面临国家和家庭的双重障碍。
在这一部分,最为引人注目的人物无疑就是格雷戈里和列夫,这对来自俄国最底层的两兄弟,他们具有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哥哥格雷戈里沉稳而正直,任劳任怨,而弟弟则更为狡捷和灵活,善于投机取巧。正是这样不同的性格特质,兄弟二人在这场时代的变迁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这一部分我最喜爱的章节是雷戈里的三段回忆和观看歌剧《唐璜》。
雷戈里的三段回忆
书中采用插叙的方式,引出了格雷戈里的童年--少年10年间的三段回忆:见到沙皇、父亲之死和母亲之死。而在这三段回忆中塑造出了一个极为鲜明的人物形象——格雷戈里和列夫的母亲。
三段回忆分别阐述了格雷戈里6岁(1895)、11岁(1900)和16岁(1905),通过这三段回忆,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俄国社会在这10年的变化。
1895年,人们在屋前摆放贡品,匍匐在地,当沙皇扬长而去,他们还为沙皇山呼万岁;
1900年,父亲因为在碧公主的土地上放牧而当众绞杀,俄国的农民已经开始在对土地所有权的争取,遭到残酷的镇压,他们无力反抗,泪流满面;
1905年,母亲参与俄国革命中流弹而亡,人民走上了街头提出诉求,要求权利,他们被屠杀,但他们最终也看清了沙皇的罪恶。
这一时期,统治俄国的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他野心勃勃但性格不够果断,面对时代的变化却缺乏应对,和中国历史上的崇祯有几分相似。所以对于其王室最终灭门屠杀,俄国国内是不太有同情情绪的。
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位母亲前后的变化:
走投无路的妈妈跳进了水塘,但她的双脚陷进了泥沼中,行动迟缓,最后跌倒在水里……不停的哭喊,她们的手被捆着,孩子们抓住她们的衣襟,吓得大声哀号。
妈妈浑身热血上涌,怒不可遏。“我们一定得跟沙皇说话!”她大声喊着。人们停下来,看看她那农民的宽脸和炽烈的目光。她宽厚的胸膛让那浑厚的声音穿过整条街道。“他们阻止不了我们——我们一定要进到冬宫去!”……
观看歌剧《唐璜》
在这一段情节中,重点展示了茉黛和沃尔特的情感,但也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了这两位主角的形象:出身于显赫保守的贵族家庭,却思想和行事却完全不同于旧贵族,思想激进,关注下层。
书中很巧妙的将这一段叙述和莫扎特的歌剧《唐璜》的演出结合起来,对主要人物情节进行一个烘托。
1、对于女性的态度
在这一段中写到了茉黛对于沃尔特的印象,沃尔特对于茉黛的欣赏,不是来自于她的家世和外貌,而是来自于对茉黛的思想、行为的认同,而茉黛的种种行为却是当时社会男性避之不及并极为蔑视。
作者对比了《唐璜》第一幕第五场,唐璜试图强奸农家女并用仆人顶罪。这种做法正是当时贵族们最常见的认知和做法,女性只是玩弄的物品而已,也可以对照菲茨对于艾瑟尔的引诱。更加突出了茉黛和沃尔特的难得和珍贵。
2、对于他人的尊重
在第一幕的最后,人们诅咒唐璜会得到报应,他却毫不在意,洋洋得意的走了。贵族的傲慢和无礼,在这一场景中得到极为生动的描述,看演出的目的是相互炫耀,姗姗来迟、大声聊天、提前退场,这些衣着华丽,故作优雅的贵族,其骨子里缺乏对于艺术和他人的尊重,和唐璜如出一辙。不仅再次回想起了,格雷戈里父亲之死。
3、第二幕情节进展与两人小动作的呼应
很有意思,相辅相成,神同步,不多说,自己感受。
背后的背景
1、英国战前的态度,老奸巨猾的老牌帝国也是有一套;
2、日俄战争后,俄国铁路的大肆修建;
3、英国国内矛盾激化;
4、美墨冲突;
5、沙皇的秘密警察
6、1905俄国革命
7、修道院和神父的罪恶
以上内容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了解,这些背景作者结合情节的展开都有或多或少的涉及,可以感受到作者结合当时的历史,竭力为读者展示一个更为生动和真实的叙事场景。
这部分的结束,正是“萨拉热窝事件”,战争的脚步隆隆而来。各个主角的命运将发生更大的转变。
花子姐姐2017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