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
洼则盈,敝则新,
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大义】
世人看待万物,总是不能从整体上加以把握。正是因为我们过分执着于自己的成见,所以才看不清世界的实相。其实,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如流云般变动不居的存在。真正的恒常其实就是无常。唯一不变的便是变。
因此,我们便可以这样说:
部分可以成为整体。弯曲可以成为正直。
凹陷的低洼,可以被水充盈。破败的事物,可以得到更新。
一个人的欲求少,便可得到满足。一个人的欲求过多,便会感到迷惑。
我说这些,无非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看似矛盾的事物彼此却存在着转化的可能。当我们这样来看待万物,便是懂得了“道既是一”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圣人,就是因为把这四个字奉为圭臬,所以才可以成为天下人的典范。
抛去成见,心便会变得清明。
消泯是非,世界便会呈现它圆满的实相。
放下自夸,功劳便会真正为他所有。
破除人我,才能成为运筹帷幄的领袖。
天下人总喜欢钻营奔兢,争名逐利。可我却偏偏提倡“不争”,正因为我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就没有人能够与我相争。
【心读】
1.
老子在这一章中所要表达的其实在前面几章都已经出现过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只不过,老子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常常会用一些比较吊诡的说法。一般人听起来,总觉得十分矛盾,不合逻辑。
而事实上,老子的话是很有逻辑的。逻辑有两种,一种是形式逻辑,另一种则是辩证逻辑。西方哲学在形式逻辑领域十分发达,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已经写下了他的逻辑学著作《工具篇》,从而为形式逻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典型的形式逻辑,就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三段论。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我们可以这样举例:
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会死。
形式逻辑所遵循的是直线式的逻辑论证,从A推出B,再从B推出C,一旦遇到矛盾,推论便要终止。
可是,老子的逻辑却是一种辩证逻辑。辩证逻辑的特点,反而是追求矛盾的对立统一。形式逻辑说,因为矛盾,所以错了。辩证逻辑则说,因为矛盾,所以合理。《老子》一书中,就大量运用到了辩证逻辑。看似矛盾,却是对立着的统一。
在我看来,很多人活得痛苦,正是因为他们错误地以为生活中只有形式逻辑而没有辩证逻辑。如果我们用形式逻辑的眼光看世界,看人生,那么世界就只有对与错,人生就不能有任何矛盾存在。可事实上呢?世界并非只有简单的对和错,人生也不可能没有矛盾。当矛盾出现的时候,我们若是能够辩证地加以看待,那才是真正的智者所为。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不正是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辩证法吗?
辩证其实就是一种觉悟。这就好像佛法里说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许多人说,空怎么可以是色呢?色有怎么可以是空呢?两者不是明显有矛盾吗?其实,佛法真正要做的,是要让我们从“空”和“色”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角度去彻悟空色不二,也就是空与色的辩证关系。
2.
人生中遇到了矛盾,便会产生烦恼,若我们总是以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烦恼,那么,烦恼就是地狱。可是,若我们以辩证地眼光来看,那么,烦恼就是菩提。
烦恼的来临常常伴随着悲伤的情绪,让人感到绝望。但是伟大的诗人纪伯伦却说:“悲伤在你们心中刻的痕迹愈深,你们能容纳的欢乐便愈多。……当你沉浸在欢乐之中时,深究你的内心深处,就会发现曾是你的悲伤泉源的,实际正是你欢乐所在。”
烦恼即菩提。一个人,若能正视烦恼,把烦恼当做一种修行,那么烦恼本身就已经就此消亡了。道家眼中的真人,便是能够真正了却世间一切烦恼的人,这样的人就仿佛站在了群山之巅,他们俯瞰着世界的繁华与流转,同时,也仰望着宇宙的深邃与苍茫。
他们在尘世间穿梭,却丝毫不会被客尘所染,因为他们从来都是以“道”的眼光来辩证地看待世间一切事物,无论好与坏,是与非,苦与乐,喜与悲,都是一致的。这就是庄子说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201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