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中国拥有广泛的爱好者,自古至今,茶是贤人志士吟诗作对、宴请娱乐的必备饮品。
但在日本,茶由中国传入之后,变成了贵族专有,饮茶被发展为严格的“宗教”修练,饮茶活动类似古代中国的皇家宴会,从邀约、赠礼、观赏、饮用、答谢,到服饰、器具,茶宴包含了繁琐的礼节要求,饮茶是平头百姓难以负担的活动。
相比中国茶道则不然,茶一开始就是平民的,是为大众而生又广受百姓喜欢的饮品。
记得小时候乡邻们随手携带的泡茶壶,圆圆的茶肚底部沉淀着几簇青色的叶子,酷暑难耐的时候,看一眼就觉清爽之气沁入心脾。
1、茶——待客之礼
小时候,父亲对茶的喜爱是我对茶最初的印象。家里有客人来,不管亲疏远近,倒茶仿佛成了不成文的礼仪,农村人直爽好客,乡里乡亲串个门、聊聊天是农闲时常有的事,这时,茶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奉茶需得家中尊者来做,女主人烧开了水,把茶具摆好,接下来由男主人泡茶、倒茶,客人喝一口,闲聊才正式开始。
印象中,农村老家的邻居们,家家都备有一罐茶叶,绿茶居多,红茶、乌龙也是近些年才慢慢喝起来,随着生活的改善,更有几家不知打何处淘了茶具,闲暇时邀邻居观赏自创的茶技,品一品入口香醇的自制花草茶,也别有一番趣味。
2、茶——解暑圣品
喝茶在老家不仅是待客之道,更常见的是田垄上的大肚茶壶。
村民们世代耕种,田间没有娱乐,大都闷头翻地,料理庄家,地邻们偶尔聚在地头上卷只旱烟,聊几句以作休息,这时,谁家拿出了大肚茶壶必能惹人羡慕,炎炎烈日当头,烟草虽能解乏,却解不了炙烤的焦灼,一早泡好的茶放在阴凉的树底下,青草覆盖着,热茶反而凉爽,拿出来喝一口再解暑不过。
和地邻们分享一口,感情立刻拉近了,邻里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也在一口清茶中烟消云散,下次相见时他也拿出大肚茶壶,大家甚至能以茶为酒,在田里干上一杯,喝完后心情舒朗,身体也清爽了,沉重的体力活儿便也不再难做。
3、茶——检验品行
茶在家宴中也占一席之地。
作为家中女儿,泡茶倒茶的活计鲜少接触,以前觉得年龄小,不能担此大任,家宴中都是父亲母亲泡茶倒茶,姐们俩只管喝。
后来带男友回家,父亲干脆利落的将茶交于他,一餐饭要持续一两小时,男友不断的倒茶换茶,谁的茶水只剩半杯了,他定要给人满上,一个不落,席间从未慢待过谁。
观他行为,方知父亲以茶检验男友的初衷,见他泡茶有道,倒茶及时,不疾不徐,满桌兼顾,接过茶之后的一举一动,皆能反映出整个人的品行和心态。
家宴虽为亲近之人参加,但对亲近人能够做到人人兼顾,茶香满座,实属不易,因为在家中我们姐妹多是主动要茶,父亲总有不及时的时候,茶杯见底了,我们自己端着杯子跟他讨茶,男友则对每个人都保持了茶留半杯之上,一桌十余人,杯杯不见底,实在难做到。
乡村茶文化自打我出生便弥漫身边,曾一代一辈的追究源头,追到十世太祖那儿尚不能找到根源,可见乡村茶礼历史之久。
中国茶自产生就是世俗的,它既属于民间又受上层贵族追捧,古有茶楼、茶社、茶坊等品茶去处,饮茶会知己、品茶听故事,古人以茶会友、以茶赏鉴笔墨、以茶馈赠亲友,饮茶乃是不拘小节、礼雅和乐的生活方式。
中国茶与日本茶在受众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日本茶道才是圈养在贵族中的圈子文化,它的严肃性和程序性限制了普通百姓的加入。
自唐代陆羽创造茶道之后,茶随之传到日本,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日本茶至今仍保留着中国宋代禅院点茶的饮茶方式,茶文化没能跟上中国的潮流,成为了守固怀旧的贵族文化。
世界包容开放的今天,茶不能只是上层的,茶文化应是开放的,从田间地头到国际议桌,它自始便是打破阶层差异的文化符号,固步自封的结果是,后人只能从博物馆里陈列的茶具窥探茶的文化内涵,难以体会到唇齿间久经不散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