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听说“数据中心真的越做越难了”。何出此言?原来是这一个月来,上海、北京、广东陆续出台了规范数据中心发展的规定。这不免让其感到,要遵循的“规矩”变多了。
意见稿原文很长,在此摘抄一部分,文末附上原文链接。
#1 北京市发改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
“逐步提高新建及改扩建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2021年及以后建成的项目,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占年能源消费量的比例每年按10%递增,到2030年实现100%(不含电网既有可再生能源占比)。”
“建设单位应通过自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设施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数据中心使用面积(含数据中心办公等用途)占所处建筑物面积50%以上的,该建筑应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屋顶及外墙均应安装光伏组件。自建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不能满足的用电需求,可以通过向可再生能源电力企业直接采购电力或认购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认购绿证”)、购买经核证的节能量等可核证的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自建可再生能源设施的,应提供相关设施运行记录,用于可再生能源利用量核证。采用认购绿证方式的,应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网站进行登记、交易,并取得相应凭证。”
“市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对数据中心实际运行PUE值执行《数据中心能源效率限额》(DB11/T1139)的情况进行节能监察。对于超过标准限定值(PUE值1.4)的数据中心,将按《北京市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实施意见》(京发改〔2015〕1359号)中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情形,通报相应责任单位名单,并通知北京市电力公司按月征收差别电价电费。对于PUE>1.4且<=1.8的项目(单位电耗超过限额标准一倍以内),执行的电价加价标准为每度电加价0.2元;对于PUE>1.8的项目(单位电耗超过限额标准一倍以上),每度电加价0.5元。”
简单的说,北京是通过纳入绿色电力交易体系、提高PUE超限数据中心度电成本等方式,来倒逼数据中心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制约超标PUE。度电电费+0.2元,基本利润便没有了,度电电费+0.5,估计会巨亏!
#2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数据中心建设导则(2021版)》
“建设数据中心的能耗强度应符合本市相关要求。”
“能耗强度:数据中心所有方及服务器所有者所承诺的在本市新建数据中心 产生的经济增量与能耗增量的比值,单位是 万元/kW。”
“关键指标要求 本市建设数据中心,投入运行后,关键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Rackon(IT 设备上架率):半年内不应低于 50%(仅针对自用的数据中心);一年内不应低于 70%;第二年及以后不低于 90%。PUE (电能利用效率)综合:第一年不应高于 1.4,第二年不应高于 1.3。Prack(平均机架运行功率):不应低于上架机架的平均机架设计功率的 80%。其他指标宜符合以下要求:WUE(水资源使用效率):第一年不高于 1.6,第二年不高于 1.4。数据中心绿色等级应达到 G4(YD/T 2441 中 G1-G5 对应绿色 1) 1参考 YDT 2441《互联网数据中心技术及分级分类标准》 21 等级评估 A-AAAAA),宜达到 G5。数据中心可靠性等级宜达到 R3。数据中心安全性等级宜达到 S5。”
上海用的是一种类似“投资回报率”的思路推动改革,它要求数据中心所有方和服务器所有方承诺占用电力资源后的经济回报,同时对已投产的数据中心关键指标有细致的要求。
#3 广东省能源局
《广东省能源局关于明确全省数据中心能耗保障相关要求的通知》
”推进及支持珠三角地区现有中高时延数据中心向低时延及边缘计算类业务转型,或向规划集聚区迁移。对于已通过节能审查的数据中心,如果建设地点不在规划集聚区且不同意向规划集聚区转移的数据中心项目,能耗由项目所在地市承担。”
“如果现有数据中心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消纳海上风电,能耗双控考核时项目所在地可抵扣一定额度能耗(具体额度视全省目标完成情况再行确定)。”
“2021-2022年除支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及企业建设有边缘计算自用需求的项目(1000个标准机柜以下的小型数据中心)外,原则上全省不再新增数据中心机柜。2023-2025年,如果全省已建数据中心上架率达到70%以上,根据供需情况,在确保全省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可完成的前提下,再考虑支持新建及扩建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
广东更直接,一方面暂停数据中心企业新增机柜,另一方面鼓励其搬迁至数据中心统筹聚集区集约化建设,并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消纳海上风电。放眼海外,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新加坡也暂停了建设新的数据中心。
这究竟释放了怎样的信号,难道数据中心真的要日渐式微?我们并不这样认为。其一,2020年“新基建”将数据中心作为重点建设领域之一,将大量资金、技术向数据中心领域倾斜。其二,AI、大数据、智能网联汽车、云计算等产业应用仍在快速发展,必将带动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增加。从供需关系来看,数据中心仍然有着长足的发展空间。
除了上文提及的,多地还出台了众多鼓励实施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的文件,同样值得数据中心圈内的朋友关注。举个例子:
#4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3.0版)》
”鼓励企业、园区实施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坚持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对2021年实现零碳排放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或园区给予50万元奖励。鼓励协会、联盟、咨询机构等开展减碳节能、清洁生产等技术咨询策划业务,对2021年服务区内(市级)重点用能及碳排放单位5家以上的,给予10万元资金奖励。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应用,给予实施企业市级补贴1:1配套的资金奖励。“
政策屡屡调控,招招意指碳中和。调控手段如雷霆,一直鲜有改革的数据中心行业,突然走到了变化的前列。每一次似乎都在喟叹:“碳中和的目标下,作为能源消耗密集的数据中心,请重视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升新能源的消纳!“
变化来了,那就拥抱变化。
从前“锦上添花”的工作变成了如今“生死攸关”的头等大事: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做好消纳新能源的准备,为了用好“靠天吃饭”的新能源,配齐储能设施;杜绝报大建小,提高机架利用率,珍惜项目所在地的能源资源;裁撤老旧的高能耗数据中心,从电力紧张的市区搬迁到规划聚集区进行集约化发展;充分利用自然冷源,提高电力使用效率以降低PUE……
挑战当前,机遇并存!数据中心行业,响应碳中和,结合自身用能特点,将绿色能源和降本增效统筹并举,或许还能找到新的盈利模式(比如出售多余的碳排放权),别有一番天地。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