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话说清明节到了,人们往往会给扫墓描绘灰暗的色彩。但我老家的扫墓却是另一番景象,常被其他地方的人称为奇葩。
我们那里的扫墓不叫扫墓,而是叫“行山”。男女老少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参加,扫墓也不是专门在清明,而是在清明之前的一两个月间。一家老小带着肉食糕点和纸钱,经常是大鹅大肉烧猪,烧猪是富裕的象征,很多富裕人家都会抬大烧猪上山。
一大家子抬抬担担,扁担挑着东西,欢天喜地地出发,就像春游一样,没有严肃没有哀伤。
到了墓地,小孩子疯跑在林子间捉迷藏、摘野果、在草地上打滚。
拜祭完之后,大人们会先扯一些鹅掌、鹅翅给嘴馋的小孩子吃,然后“叮叮咚咚”在墓地旁用菜刀把肉类砍成一块块,糕点分成一盘盘,最后全部人聚在一起“吃大餐”。
老家的奇葩扫墓风俗,把墓扫成这样,也真没谁了吧?
偶尔还有还“串门”的,墓地旁田间劳作的陌生农民,嘴馋了可以站在一旁等待邀请,一般都会被邀请进来一起吃。
老家的奇葩扫墓风俗,把墓扫成这样,也真没谁了吧?
扫墓是孩子们每一年期盼的节日,并且每年的这段时间,孩子们遇到村里其他家庭扫墓都可以去“串门”,大多出于嘴馋,因为食物丰盛得就像过年一样。
大概我们那里的人们认为,先辈们乐意看到快乐生活、丰衣足食的后代吧?当然也会存在严肃的一面,就是大人们拜祭时要说上祈福的话,小孩们不能在墓上攀爬以表尊重。不过说真的,我还真喜欢这样的风俗。
适逢最近不少爸妈留言问:清明节该带孩子扫墓吗?几岁的孩子才能扫墓?
其实真的没有统一的标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只要父母不恐吓不误导孩子,真的没什么不良的影响,从我老家的奇葩风俗足以证明一切。
有些地方,祭祖不准6岁以下的孩子参加;有些地方把年龄降到2岁;有些地方,不准女娃娃参加;有些地方,不准外地媳妇儿参加;还有些地方,不允许孕妇参加;甚至有些地方,扫墓前后生日的家人不允许参加;而有些地方呢?无所谓,男女老少都可以。
国外没有这么多禁忌,凡是人都能扫墓怀念先人。但对于中国的家庭,幼儿说建议——尊重当地风俗,听老一辈的。为啥呢?这不是迷信不迷信,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犯规”后风俗的暗示往往会造成心理压力,大多数人心里多少有点疙瘩。
老肥的扫墓“后遗症”
说说我一朋友老肥的故事吧。
老肥丈夫的老家在西北某农村。去年清明节,她和丈夫带3岁的儿子回老家扫墓。老家扫墓不许穿鲜艳颜色的衣服,3岁以下的小娃儿不许参加,否则就是对先人的不尊重,也会给孩子带来噩运。老肥遵从了,但扫墓时被一亲戚发现孩子穿了一双花袜子,被指责不懂事。后来那个亲戚还说她儿子是3虚岁,不是3周岁,阳气弱会招引不吉利的东西。老肥的婆婆慌了,要找人做法事。老肥毕竟是大学生,对农村的封建迷信嗤之以鼻便拒绝了。
当他们回到城市,大概是因为旅途奔波,再加上天气忽冷忽热,孩子发烧了。农村的婆婆听说后更是紧张,跟自己儿子说孙子一定是招引了不好的东西,一定要他们回老家做法事,否则即使孙子这次病好了,以后还会有霉运。有时孩子在外玩耍摔倒,有时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受伤,婆婆都一股脑往去年扫墓招引来不吉利的东西导致。
老肥实在是烦了,便依了婆婆,一家三口回了趟农村把法事办了,完事后带着婆婆的“祝福”回来了,后来孩子遇到什么小病小痛的,婆婆也没再说那样的话了。
老家的奇葩扫墓风俗,把墓扫成这样,也真没谁了吧?
阿猫的扫墓“魔咒”
我还认识另一年轻的妈妈阿猫。
几年前回老家扫墓,扫墓完才知道怀孕了。公公婆婆很紧张,叮嘱他们要“万般小心”,因为他们当地不许孕妇扫墓,否则会有“风险”。阿猫倒是不信邪,但是心里始终不是滋味。她经常会做乱七八糟的噩梦,梦里的宝宝常常有不好的遭遇,醒来总是一身冷汗。致使她对肚子里宝宝的动静万般紧张,有时较长时间没胎动,她就会故意推一推,待宝宝动了她才松了一口气。怀孕5个月时肚子偶尔痛,她婆婆劝她不要上班,最好呆家里不要出门,说她是沾惹了某些东西,不出门就不会有事。
婆婆的话让她很飙火,她坚持上班,但有时肚子隐隐疼时就会怀疑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后来,宝宝终于平安降生了。她跟我说,虽然她不迷信,但别人的迷信施加到自己身上,就如同下了一道魔咒。如果她不参加当时的扫墓,或许就不会给自己平添了这么多心理负担。
这到底还是人心理的意志力的问题。那些对自己充分自信的人,不会受那些负面的心理暗示的影响,但不排除有些人内心其实是不坚定的,容易受负面暗示的困扰。
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除非你意志坚定,家里人也认同你的说法,否则有关是否带孩子扫墓以及其他禁忌,最好还是听从当地风俗。不是迷信不迷信的问题,而是有时候一些风俗就像“咀咒”一样产生心理暗示,给一些人带来心理疙瘩。因此,为了不给自己平添心理负担、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有时也为了表示尊重,建议“老一辈怎么做的就怎么做吧”。
或许我们不认同,但尊重就是最好的教养,不是吗?
本文关键字:扫墓风俗、心理暗示、清明节、亲子育儿、家庭心理
幼儿说(微信公众号:bb-edu)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二胎妈妈、专注亲子心理学,从儿子绘本自学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