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这本书从书名看是在讲高老头,一个为了满足两个女儿的虚荣心最后被榨干,孤独终老的可怜老头。
但是真正贯穿全书的,却是那个来自乡下的青年人:欧也纳·特·拉斯蒂涅。
这是一个典型的凤凰男,背着全村的希望来到巴黎求学,渴望有一天出人头地,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本来像一切有志气的青年人一样,发愿一切要靠自己的本领去挣。认真读书,努力用功,毕业后当个律师或者法官,进而一步一步向上爬。
然而正如所有大城市带给一个刚上大学的小镇人的冲击一样,巴黎的繁华深深地刺激了他的野心。大学第一年,他就把巴黎见识了个遍:
要知道每个戏院的戏码,摸出巴黎迷宫的线索,学会规矩、谈吐,把京城里特有的娱乐搅上瘾,走遍好好坏坏的地方,选听有趣的课程,背得出各个博物院的宝藏······一样一样入门后,他就脱了壳,扩大眼界,终于体会到社会的各阶层是怎样交错起来的。······他后来感觉到应酬交际的必要,发觉女子对社会生活影响极大,突然想投身上流社会,去征服几个可以做他后台的妇女。
是的,欧也纳·特·拉斯蒂涅太想快点成功了,自然而然会被看起来更快的“捷径”吸引。只要能得到一个有钱有地位的女人的帮助和庇护,便能够平步青云,轻松跻身上流社会。而且他的自身条件不差,寄托了全家希望的他从小就得到了全家老幼省吃俭用供给他的资源。虽然衣着朴素,但相貌还算出众,风度、举动、姿势,都显出一副大家子弟的样子。
他似乎有自信能够“钓”到一个那样的女人。而且他也的确有机可乘。巴黎的那些贵太太们,其实空虚无聊至极,婚姻并没有多少幸福可言,他们对爱情如饥似渴。
对于拉斯蒂涅而言,既然已经决心要走这条路子,他就迫切需要一笔“启动资金”。他要打扮自己,要去交际,还想学击剑和放枪。哪里去弄这笔钱?他能想到的只有他的家人。
他提起笔给家人写信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大多数年轻人:自己没有办法,又想在城里混下去,就只好向永远支持他爱他绝对不会拒绝他的家人索取。甚至还会用自杀来胁迫。是啊,除了爱你的家人,谁会被你傻瓜式的“自杀”胁迫?
······如果我弄不到这笔钱,我将濒于绝望,以致自杀。······可是你给我的生命,倘使你愿意保留的话,就得替我筹这笔款子。······我得应酬交际,可是没有钱买一副合适的手套。······将来是青云直上还是留在泥地里,都在此一举。······咱们的前程全靠这一次的接济,拿了这个,我将上阵开仗,因为巴黎的生活是一场永久的战争。
他母亲的回信我觉得非常中肯。虽然他不怎么赞成儿子的做法,但她仍然把钱凑齐了给儿子寄过来,也许这就是母亲。
你想干哪一行呢?难道你的前途,你的幸福,就在于装出你没有的身份,花费你负担不起的本钱,浪费你宝贵的求学光阴,去见识那个社会吗?孩子,相信你母亲吧,拐弯抹角的路绝无伟大的成就。
拉斯蒂涅在拿到这笔钱后是有过良心上的责备的,但很快就被他幻想的交际场中的得意盖过了,他催眠自己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发财,然后再好好地报答他的亲人们。
口袋里一有了钱,青年人的腰板立马就直起来了。是啊,钱就是底气,钱就是靠山,钱就是一个杠杆的支点。没有钱的青年人,走到哪里都会觉得自己比别人矮半截,所以对家人的愧疚感根本不足以让他放弃那种向往。
走路比从前有劲地多,杠杆有了着力的据点,眼神丰满,敢于正视一切,全身的动作也灵活起来;隔夜还是怯生生的,挨了打不敢还手;此刻可有胆子得罪内阁总理了
拉斯蒂涅拿着家人砸锅卖铁的钱,开始踌躇满志地进军巴黎社交圈。然而讽刺的是,他在亲戚指导下追求的那个银行家的太太,也就是高老头的二女儿,其实手里一分钱都没有,她的所有财产都被丈夫所控制,自己没有任何支配财产的自由。
银行家太太还欠过很多债,最终都是让高老头砸锅卖铁还的债。
拉斯蒂涅一边想通过高老头的女儿获得财富地位,又一边亲眼见证了高老头如何在“金钱至上”的父女关系中凄惨死去,我无从揣测他的内心到底起了什么样的变化。小说的最后是这样写的:
他的欲火炎炎的眼睛停在王杜姆广场和安伐里特宫的穹窿之间。那便是他不胜向往的上流社会的区域。······同时他气概非凡的说了句:“现在咱们来拼一拼吧!”然后拉斯蒂涅为了向社会挑战,到特·纽沁根太太家吃饭去了。
我的理解是,他追求金钱的决心更坚定了,只有有钱才能获得一切,可以抛弃一切良知和道德。我猜想,他在走向那位太太家里之后,会更加不择手段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这根本就不是在“向社会挑战”,而是被社会征服。因为社会为了金钱可以泯灭良心,他也决定抛掉良心来“拼一拼”,就只是变成了社会的奴隶而已。
当然,本书只是作者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91部小说中的一部,本书中的许多人物,都会在其他小说中继续展开,这还只是我看的第一部巴尔扎克小说。也许我理解地还很肤浅。
《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写尽了世间百态。我光看了这一部,就觉得深受震撼。无法想象如果看完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大师果然是大师,就是有一种我们凡人永远无法到达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