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个#离婚冷静期#的话题又上了热搜。
其实早在2018年,网友就对这个话题进行过激烈讨论。
2018年8月27日 ,民法典草案新提出了增加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的建议,规定在此期间,男女任何一方都可以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提出意见的专家认为:中国离婚登记对数自2001年以来连续20年持续增长。
随着80后、90后独生子女进入婚恋期,“闪婚”、“闪离”的现象非常普遍。婚姻稳定度远低于平均水平。
这些“80后90后双独婚姻”夫妇往往缺少宽容,婚后双方又缺乏对婚姻磨合的耐心,因此,草率离婚越来越多。
有的结婚仅1年左右,就因为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家长里短等小事打得不可开交,直至闹离婚。
由于2003年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审批期的规定,中国事实上变成了世界上离婚手续最简便、离婚最快捷的国家之一,离婚夫妇当场就可拿到离婚证。
不少冲动的夫妇晚上吵架,第二天早上离婚,到下午就后悔了。
根据这种情况,离婚冷静期其实就是法院从法律上找到依据,强行开辟出的情感修复期。
如果通过这段时间的修复,并不能挽救婚姻于败局,那么,再离婚开启新的人生也不晚。
对此提议,大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1
支持方:离婚冷静期是跟国际接轨,呼唤理性回归
有人认为,离婚的冷静期意在让人冷静思考,通常在冷静之后,客观上能挽救不少婚姻。
事实上,一些主流国家在对待婚姻关系是否要作出解除决定时,也是非常之慎重的。
• 韩国设置了1至3个月的等待期,无子女的1个月等待期,有子女则为3个月等待期。
• 美国通常设6个月的等待期。
•英国更长一点,设了9个月的等待期。
• 爱尔兰更夸张,离婚必须分居四年才能申请,被网友戏称为“世界上最难离婚的国家”。
因此,这些国家基本不存在我国的“闪离”现象。
所以,离婚冷静期也是我们和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体现。
当然,更重要的是,呼唤人们对婚姻回归理性。
民政部门公布,2010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267.8万对;2013年共有350.0万对办理离婚;2019年,这个数字是415.4万对。
持续攀升的离婚率,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孩子的抚养、老人的赡养,以及财产分割等等,由此引发的法律诉讼,也使得司法资源变得紧张。
人们认为,从社会发展长远考虑,离婚冷静期是可行的。
2
反对方:离婚冷静期是限制婚姻自由,不利于婚姻受害方
有网友提出,离婚冷静期客观上,只单方面适用于男性提出离婚。
以下情形不应当适用离婚冷静期:
1. 女方提出离婚的;
2. 一方有出轨等重大过错,另一方提出离婚的;
3. 家庭暴力受害者提出离婚的;
4. 一方有重大不良行为(赌毒等),另一方提出离婚的。
这个网友认为,提出离婚的女方如果婚内遭受到不公正待遇,建议及时终止婚姻关系,而不是要遵循法律条文,继续给男方侵犯自己的权利。
更有一位离婚律师指出,冷静期让夫妻双方冷静的是时间,不一定是人的心智。
她认为,只是从时间上简单规定一个期限,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婚姻存在的问题。
有些人心智不成熟,拿婚姻当儿戏,给他再多时间去冷静,他还是得不到半点成长。反而让遭受婚姻之苦的另一方不得不承担离不成婚在婚姻里作茧自缚的痛苦。
既然有勇气走入婚姻,那就学会接受任何结果吧!
人总要经历一些事,去学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3
结婚忌盲目,离婚勿冲动。
对于婚姻的话题,大家总是讨论的不厌其烦,有厌倦父母亲戚催婚的,有抨击婚姻制度不合理的,有吐槽家庭关系难经营的,有指责婚姻耽误了自己人生的。
我们有时候思考,婚姻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怎么会如此讨人厌?
但有时细想想,也许不是婚姻的问题,是我们从开始就误解了婚姻。
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1、婚前的你,心智是否已经成熟?
开头提到的80后90后,也只是这一时期婚恋高峰阶段的代表,所以占据当今各项大数据的主体样本。
往前推,我们能说50后、60后、70后这几代人不离婚,他们的婚姻难道就没有问题吗?
肯定不是。
离婚肯定是和人的成熟度、格局、成长阶段等综合因素有关。
如果年轻人的心智不成熟,就盲目走入婚姻,被逼在婚姻关系里迅速成长,同时还要负担另一个人的人生压力和社会责任时,情绪崩溃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有人提议设置婚姻冷静期,不如设置一个婚前冷静期,就像之前要求婚检一样,没经过婚前培训,不取得资格证不准结婚,不准生孩子。
感觉像戏谑,但是也不无道理。
毕竟,婚姻光有爱情是不够的。
2、婚姻中的你,认清自己的角色了吗?
男女结婚后,应该迅速调整自己的角色,承担相应的家庭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需要是具体的、可行的、落地的。
所以会有人说,婚姻不比开一家公司更容易。
夫妻就像合伙人,存在一个共同的利益,就是家庭。为了共同的这个利益努力就是经营,这样赢了利,大家都有好处。
而经营这段关系,需要一套处理问题的方法。
比如规定家庭经济收入分配比例。
比如规定争吵不要过夜,一定要讲清楚,问题出在哪儿,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比如规定双方的老人尽量不要无故干涉小家庭的决策。
这些听起来很婆婆妈妈,但这就是生活。
《红豆》有一句歌词,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这句似乎也告诉我们,禁得住细水长流的日子,婚姻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然而,很多人已经不习惯平凡的日子了。
更可怕的是,不喜欢、不习惯就随意丢掉,不给自己改变创造的机会。
在心理学里有一个“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是说个体对生活满意度和幸福度的总体评价。
而人们判断主观幸福感的一条重要依据是对生活中积极和消极情绪的权衡。
如果你在婚姻里,不明确自己的定位,把自己过的一地鸡毛,不去创造积极情绪,只任凭消极情绪控制着你,那你的婚姻又怎么会幸福?
今天我们讨论离婚冷静期,和你我都有关,不管你未经历婚姻,还是正在经历,或者已经逃离这段关系。
因为,情感和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支撑。
关于这个话题,有一个网友说的很好:换个角度看,能真正避免散伙的,不会是一项制度,只能是个体的用心经营。
三思而后行,不应乍现于离婚那一刻,而应贯穿整个婚姻进程。
我是童童姐,专注婚恋幸福。与你一起成长,成为影响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