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一个孩子是如何长大,认识这个世界并习得各种生活技能的。刚出生的孩子同样都像一张白纸,为什么日后的发展轨迹却不一样呢?
为什么有人富有有人贫穷,有人豁达有人执拗,有人乐观有人悲观,有人满满的安全感,有人稍微一被人质疑就感觉世界要崩塌。
尤其是自己做了妈妈以后,我一直都想知道女儿每一个进步背后的原因,为什么成人不屑的捉迷藏游戏她能玩那么开心,为什么有时候她会打人,为什么会阶段的出现顶嘴的想象。她每一次大哭大笑背后都是基于一种什么心理,有太多的现象我想谈起究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心过身边的写现象,或者是自己体会下,我们总是无意识的复制自己原生家庭的生活模式。
为什么这么说呢,讲几个身边的事。我家,我爸脾气很暴躁,跟我妈相处的日子总是吵架,几乎每天都是在争吵中度过的。那时候的我就暗暗下决心,以后嫁人一定要找一个脾气无敌好的人过一辈子。
结婚后,我发现根本不是想的那么简单。我还是出了问题,在和老公相处的时候,生活中芝麻大的小事我就开始急躁,稍微不如意就吼他,吹鼻子瞪眼的状态我想应该是像及了我爸吧。
而我有一个同事,有一次吃饭,我们聊起家庭氛围,她说她嫁到婆家后非常接受不了公婆的相处之道,把拌嘴当饭吃了。她从小生活的家庭,爸妈从未红过脸有过很大的争执。所以她和他老公每天的日子就比我们平静多了,气点“比我们高多了”。
我们大多时候会无意识把自己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搬过来接着用,即便是自己讨厌的也都浑然不知了!
育儿如育己,由于知识匮乏,最近买了很多育儿方面的书,想在书中寻找这些答案。
今天翻开的是《童年的秘密》,一本讲述孩子内在心智成长,揭开孩子童年秘密的书。我想不仅是做了父母的我们,还是那些还没有小孩的朋友,都想弄明白自己身上一些特质是怎么形成的吧,隐藏了多少童年的秘密!
生活中无法做全职妈妈的我们,看起来更关心自己的工作,把孩子视为制造麻烦的根源,他们不可以动我们的物品,他们要保持安静,我们总是以怕她弄坏,怕她出危险为缘由,把她们眼前的很多物品视为禁止物品。我们总是以我们的思维模式来要求孩子,甚少关注她们的心理建设。
近期准备多看一些育儿类的书籍,如果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一个错误百出的初级系统,那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寻找根源,然后习得如何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