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赛道
【读书笔记】《爱在左,管教在右》
【作者】金韵蓉
【核心内容】作者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探索儿童认知的成长规律,总结出“爱+管教”的育儿模式,得出了自己的“成功性人格”培养方法。是学龄儿童的指导性书籍。
【字数】1800
【内容】
父母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职业。说它古老,是因为伴随人类文明的历程,它已经有了上百万年的进程。说它新兴,是在于现在社会的飞速变化,让我们过去原有的,关于亲子教育方面的认知和经验都显得落后了。甚至包括自己几十年前,亲身经历的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经验教训,已经不完全适宜当下环境了。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学习、践行和迭代。
《爱在左,管教在右》是新父母学校训练营导师金韵蓉的经典之作,作为5月9日正式课之前的预习,我读完了这本书,有所获益,推荐给大家。
001 学龄儿童
学龄儿童,指6~12岁,正好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也正好是我家孩子的现阶段。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有下面的特点:
1、身份转换。孩子从“以玩为主,从玩中学”的幼儿园模式,转换成“以学为主,上课读书”的小学生模式。很多孩子角色转换不过来。我家孩子目前就是这样的情况。他并不认为“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他更关心如何“玩”,如何“有趣。
2、竞争开始。小学之前,孩子并没有竞争概念。进入小学以后,“分数”、“排名”等竞争性的量化指标陡然呈现,而且变得非常重要。每个孩子都渴望能得高分,因为高分对应着“高赞赏”、“高激励”和“高体验”。但是考试制度,就决定了只有20%的孩子能达到高分,剩余80%的孩子及家长,都会处在紧张、焦虑、懊恼甚至心情灰暗之中。这就成为当今教育界最大的痛点(也是社会补习班最大的卖点)。
3、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步由低龄时期的“完全听从”,开始向“注重他人评价”转变。青春期后,又向“自我评价”转变。因此,学龄时期,家长的“正确评价”、“正确引导”,对于孩子影响极大。(这就是我为什么一定要上“新父母训练营”课程,进行系统性和科学性学习的原因)。
002 爱在左,管教在右
所谓爱,有正确的模式,也有错误的误区
正确的模式包括:爱的语言;肯定的语言,身体的触摸(安慰、拥抱)、精心设计的时刻、礼物的馈赠、为孩子服务的行动。
错误的误区包括:爱是有边界的(孩子是独立的人);爱在精神上是温暖的(并不局限于生理上的满足,如吃饱,吃好,穿好);爱是有积极动力的;切莫以爱之名,实则是占有、要挟、霸道。
所谓的管教,也有正误之分。
正确的管教,是坚定的,是立即实施的,是事先与孩子协商好的约定。
错误的管教,是情绪化的,不定性的,带有羞辱性的,单向性,不容孩子辩解的。
003 成功者人格
这是本书中最为精彩,也最为让人称道的章节。
作者金韵蓉认为,学习,学业,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项技能。更多的技能和品行,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也是真正能够帮助孩子在未来社会上更好立足,更快乐成长的关键。
比如说:品德高尚;有感恩和善良之心,懂得纪律和责任;懂得以勇气面对挑战和失败;有高超的情商;诚实而又正直。这些品质,没有像学业那样,有专门的课程,专项的可衡量的分数(比如没有人用分数来衡量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也没有统一和刻板的专项教导。但是这些品质,反而是社会衡量一个人的最基本的尺度。拥有上述品质的人,能把上述技能和品质运用得高的人,往往会拥有比较幸福的人生。
这一段给予了我很大感悟: 拥有一个好的学业成绩,固然非常重要。正如同占有了操场跑道的内圈进行跑步一样。这让我们在比赛获胜的几率和成绩大大提升。
但内圈只有一个,能跑上去人的只有20% 。那么对于我们80%的大多数人来说,为何只把自己局限在这20%之内呢。为何我们不在其他的品质上,开拓出属于自己的赛道呢?虽然累一点,虽然辛苦一点,但是我们能在自己的赛道上自由驰骋,一样也能为社会和为自己赢得快乐与幸福。
书中列举了两个人,一个人是作者的儿子(正是因为作者培养儿子的成绩,才让她有勇气分享自己二十多年的育儿经验)。她评价自己的儿子:学习上不太出类拔萃,天份上不资赋优异,但是对待从事的每一件事,都能自信而且热情,都能全力以赴(我个人非常认可这样的品质)。
还说到了自己大哥孩子,这个小哥哥从小内向害羞,斗嘴拌嘴永远处于下风,只愿意自己画画,手工,运动,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成年以后依旧不太会和不相关的人闲聊。但是他却是一个艺术设计上的天才,他通过努力最后做到了世界级杂志社的美术编辑。他的自信,并不来源于不善于社交说话的弱项,不来自于不擅长的学业,而是来自于他做了自己喜欢做的,能做的,而且是擅长的,能做到最好的事。他找到了他能力中的强项,发挥了这些强项,这些强项带来的成就感,慢慢地冲淡和填补了他内向害羞的苍白。
佛洛依德说:“每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求自己父母的认同!”
既然如此。作为我们父母,最大的,最能做的贡献,就是发掘出孩子的专长,强项。鼓励他,激励他,给予孩子他所渴望和欢喜的认同,让他有了自己最强的能力,最终达成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