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总结。
百分之百的安全,带来的是百分之百的束缚。
进步的前提是你敢于迈出第一步,而不是总在担心,自己这一步迈得漂亮不漂亮。
为了在茶余饭后有谈资,极尽所能追踪热点,但问题是这个时代热点变化太快,我们不得不牺牲大量宝贵的注意力资源。反过来想,更新速度快,说明这些谈资的保质期非常短。与其花时间去搜集马上就变质的谈资,不如把注意力花在保质期长且能增值的知识上。
时间和注意力转瞬即逝,尽量不要把它们浪费在迅速贬值的信息上去。
"父母的期望是最大的枷锁"的本质是"顺从父母给你带来的安全感"。这个时候,父母的阻碍可能反倒是最好的检验。它考验你是否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决定,最重要的是为这个选择负全责。
害怕被嘲笑的人,更有可能成为"表现型人格",过分关注别人的评价,通常是为自己进步挖的第一个坑。而克服这一点的方法也很简单:不要嘲笑别人。不但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彻底的要做到把"嘲笑"这个概念从脑子里清除出去。
每当想要追热点的时候,问自己两个问题:上周的热点是什么?上个月的热点是什么?
关于第一点,生活中有太多的例子,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工作的时候,很不情愿跟同事讨论,因为一讨论我的缺点弱势马上暴露。我以前觉得是自己自尊心强作诡,其实本质上是自己缺乏安全感。
第二点深有体会。昨晚去参加一个演讲俱乐部的会议。会上我做了人生中第一次正式的有准备的公众演讲,短短几分钟,但真的很享受那种放开自己,自由表达的感觉,虽然过程中许多地方做得很不自然,但第一步迈得怎样,真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已经迈出去了这一步。
第三点的感受不是特别明显,我从来对于这些热点没多大兴趣,我以前以为是自己反应迟钝,也曾怀疑过是不是自己对这个世界漠不关心,或者是自己压根就是个内向不善表达所以很少表达所以就几乎不关心热点的人,因为即使掌握了这些所谓的谈资,也没有用武之地。
另外给自己的一个启发是,用保质期这个概念去描述热点的时效性,角度很好,顺着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思考经典作品的保质期。
第四点,真的是说到切身之痛上了。不是大学以前因为信息闭塞鲜少有发生思想启蒙的机会,从上大学到现在,差不多九年时间,真的是赤裸裸的一事无成,注意力和时间都不知道花去哪了。现在回想这九年,非常心痛,我竟然那么肆意地挥霍自己的宝贵的注意力资源。
第五点也讲到我的痛处。父母是小学初中学历,都是安安分分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人,一辈子耕耘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从来没想过做什么冒一丁点风险的事,他们怕风险,他们也没有能力承担风险。他们给子女的忠告就是,老老实实做事。我每次打电话回家,那头总是不忘告诉我,晚上不要玩太晚了,早点回去。
第六点,我以前就是一个十足的表现型人格的人。我做什么都害怕旁人的评价,每次想做出行动,但一想到别人可能对自己说出的各种话语,一想到自己因为做不好而在众人面前出丑,又退缩了。所以一直很痛苦,一方面自己确实很想做,一方面又碍于面子不敢做。
对于嘲笑别人,刚毕业出来工作的那两年,我真的很喜欢吐槽别人。当时经常干的事情是,晚上下班了去吃宵夜,就一边喝酒一边说某某如何如何,极尽吐槽之能事,似乎所有问题都是别人的,自己都是对的,自己就是神,神是不容置疑的。现在想想,这有意义吗?搞得自己真像个怨妇一样。最近一两年有了很大改善,很少在背后吐槽别人,因为深知这实在是一件浪费住一两句浪费时间浪费口舌的事情。
写了这些,但并不足以把我身上的根深蒂固的毛病一下子根除了。持续思考,持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