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戈特曼在其著作《幸福的婚姻》里,曾提到过这样两组数据:如果健身爱好者每周从他们的健身时间里匀出10%的时间,来锻炼他们的婚姻而不是他们的身体,他们在健康方面获得的好处将是在跑步机上跑步的3倍。
不幸婚姻的承受者患病概率大约增加35%,并且平均寿命缩短4年。相反,与那些离婚或身处不幸婚姻的人相比,生活在幸福婚姻中的人活得更长久,更健康。这两组数据放在一起,赤裸裸地揭露了一个扎心真相。
那就是最好的养生方式,其实就是跟一个舒服的人在一起,拥有一段舒适的亲密关系。你的身体健康,取决于你的心情,而你的心情好坏,往往取决于能否跟身边的人相处舒服。人与人之间的磁场,沿着三观向外辐射。三观相合的人互相吸引,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而三观不合的人,说句话都似在翻山越岭,疲惫又心累。
的确,两个人如果三观不合,永远不会是一路人,相处起来只能是互相折磨,身心俱疲。就像有句话所说的那样,比起贫穷等其他因素而导致的不相爱,三观不合导致的不相爱才最为致命。相爱看五官,相处看三观。三观相合,才能相处舒服。
在一期《奇葩说》里,柏邦妮问:“心里苦的人,要多少甜才能填满啊?马东说:“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需要一丝甜就能填满。”感情里的一份懂得,恰恰就是那一丝甜。杨绛和钱钟书是出了名的文坛伉俪,两人相知相守,恩爱数载。
有一次,杨绛给钱钟书写了一封信,信上只有一个字:怂。相信这样的一封信,任谁收到,心里都不好受。但懂杨绛如钱钟书,他很快便给杨绛回了信,信里同样只有一个字:您。杨绛收到钱钟书的回信之后,就瞬间明白了他的心意,甚至为两人的心有灵犀感动落泪。那么,这封被称为史上最短的情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杨绛写的“怂”字,意思是问钱钟书心上到底有几个人?而钱钟书回的“您”字,意思是心里只有你一个。果然,彼此懂得的两个人,哪怕寥寥数语,也能明白对方的心意;而彼此不懂的人,就算千言万语说尽,也是鸡同鸭讲,比搬砖还累。有人曾这样形容过人与人之间的相知相懂:你在水里自由自在,我在岸上心情澎湃,哪怕没有相见,也能懂得彼此的真心所在。
感情里,相遇,相识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彼此相知,互相懂得。懂,无关风雨晴天,无关时间长短,它是两个人相爱至深的最好证明,也是彼此之间经过岁月的沉淀,修得的最大福分。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相处就是,欣赏彼此的好,懂得彼此的苦。顾城曾在诗里描写过这样的唯美画面:“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彼此懂得的两个人就是如此,哪怕只是静静地站着,一句话也不说,也足够美好和惬意,足够很安逸和舒服。
什么叫情绪一致呢?不是你们永远都悲喜相同,而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做到巧妙共情。你高兴的时候,他不冷言冷语打击你;你伤心的时候,他不咧着嘴取笑你。有句话说:知你冷暖,懂你悲欢的人,才能更好地给你幸福。
两个情绪可以一致的人,你快乐的时候,他为你开心,你悲伤的时候,他替你难过。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即使这世上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这回事,也能内心得到慰藉,心里感到舒服。而两个情绪无法一致的人,你都悲伤地要上吊了,他却在旁边喜滋滋地以为你在荡秋千。
这样的一段关系,对谁来说都是一种身心上的消耗。人与人之间,从来都是相遇容易,相处难。处得舒服,心情愉悦,精神焕发,不用依靠补品都能很好地养生;处不好,内心焦躁,生活看不到希望,日子看不到奔头,对身心都是一种摧残。
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彼此之间不会因为三观不合而矛盾重重,不会因为彼此不懂而冲突不断,更不会因为情绪总是不一致而内心凉凉。“摄生之道,大忌嗔怒。”跟相处舒服的人过日子,清净自在,内心安宁,就是最好的养生;和不舒服的人在一起,鸡飞狗跳,家烦宅乱,无异于互相投毒,慢性自杀。
一段关系最好的结局,不是两个人突破万难走在一起。
只有在一起后相处舒服,才是感情的圆满。
《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