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外地培训,少了很多工作上的繁杂,空闲之余,可以多思考自己,了解自己。
今天重读《菜根谭》,看到一句“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感触颇深。近来遇到以前一些看不起、看不惯的人,但是不去沟通交往又会影响工作推进。
思来,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像“管宁割席断交”固然使人钦佩,但是按照佛家的说法,这仍然是一种执着,不能让自己做到身心自在,也恰恰说明自身的修养还不够。不要以为只要不与人交往便是清修,或自傲清流而绝于世人,这都是自身格局不够的缘故。作为一个社会人,修行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与人交往。管宁虽富有才华,但是一辈子只是一个隐士,并未建立任何功业,也没有为当时的社会创造任何福祉。
我是一个执着的人,这种性格用在做事上可以,但是与人交往上就会产生问题。一直以来,我认为值得交往的就视为知己,我认为不值得的就很少搭理,这样虽然有很多很好的朋友,但是在日常交往中却常常碰壁。人是感性和理性双线程的动物,如果一直使用感性去做交往这件事必然比不上两者兼用之人。我们常常说对事不对人,对事就是理性,这也是我们办事的第一原则,毕竟工作中完成领导交代的事情是对一位的,处人是第二位的;当然,如果是与人交往,那又是反过来了。
那么如何去改变自己固有的行为模式呢?行为学派认为人们的行为是习得的,也就是说,凡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某种行为模式,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去建立一种全新的行为模式,从而放弃旧有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唯有通过实践。
实践的作用是巨大的。《菜梗谭》中有一句: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的清。鲁迅先生也说过:“临场你不会讲,只因为平时你没有多讲。”这些说的都是可以用实践去改变一个人的既定行为模式。我是一个临场不太会表达的人,所以这次培训讨论提问环节我都积极参与,抓住时机多表达、多实践。
还说与人交往的事情。我们该如何去实践与人交往,从而转变自己既定的与人交往模式呢?
一是观察。我们身边总不乏那些左右逢源之人,只要平时多留意,观察他们怎么与别人进行交流的、使用了什么技巧、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怎样达到他们的交流结果的,总可以学会他们的一些行事风格和处事法门。人是善于观察的动物,观察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这只是它的一个小小用例而已。当然,看影视剧、看书,同样是强有力的观察学习来源。
二是改变心理暗示。我常常有这样一种体会,就是看到一些人,明知道自己应该过去多交流,但是内心会暗示自己:过去有什么用呢?万一说的不好,弄巧成拙岂不更糟。这种临场退缩的行为是由你的自我暗示造成的。你要学会临场切换为积极主动的心理。“你不尝试,怎么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呢?”但改变自己的心理暗示,并实践自己的行为,往往会产生好的结果,得到好的正向反馈,从而激励你下次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