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变成自己想成为的那个冯小刚,他用了20年
分析:
1)热门词:冯小刚,是导演,也是演员,还是最近上了《朗读者》的热门关注对象
2)挖掘冯小刚不为人知的成名之前的故事,“20年”,有点类似于月薪3000文案和月薪30000文案中间查了一个xxx。结构分析:
我以为的结构——采用正序,将冯小刚从寂寂无名到名声大噪的经过写出。
1)冯小刚出生在什么家庭
2)怎么走上拍摄电影道路的
3)中间经历过哪几次标志性的事件/遇见什么样的贵人,具体事情是怎么样的?
4)冯小刚在这一路上,他和别人不同的努力在哪里?他想达成的目标在哪里?人物结构:
1)导语:人物特征——他和很多人撕,外界评价——没有电影大师的气度,结论——他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2)背景引入:在朗读者上出境的冯小刚他讲述电影启蒙故事。
3)故事叙述——正序
- 冯小刚的童年——要在人才济济的大院二代中做有出息的人
- 冯小刚如何进入电影行业,经典角色举例
- 冯小刚如何认识他电影事业的重要对象——王朔、郑晓龙,开拍电影失败
- 事件转折,开拍甲方乙方,大获成功
- 冯小刚成功的原因——会做人,这一点冯小刚自己怎么说,对待王朔怎么样,对叶京怎么样,其他朋友怎么评价
-事件转折二,倾尽全力拍《1942》,(对比天下无贼的容易放弃)却票房惨淡,引出自己过不去 - 总结,和自己过不去的冯小刚
- 如何塑造人物?
1)有明线:冯小刚与自己过不去,心中有骄傲
例:从小开始母亲告诉他要有出息,不愿自称“屌丝”,大院二代中混出人样,长得丑却追到徐帆,为了做成事不惜一切讨好别人,不满足现有成功转型拍不同类型的电影。
2)冯小刚情绪外露描写
例:
冯小刚是个爱哭鬼:
- 电影第一次给院线、影院工作人员试映时出了问题,声画不对位。冯小刚当时急疯了,在现场放声大哭,眼泪鼻涕都下来了,自己临时租车,非要拉着院线的人到其他影院去重放。
- 冯小刚特别在意朋友王朔对自己的看法。电影《一声叹息》拿下埃及某电影节的奖项,有记者问王朔的意见。王朔说:“在我的印象中,埃及电影节就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企业奖。”听到这话,冯小刚的反应是——哭了,真哭。
- 2012年11月29号,《一九四二》上映。首映礼上,冯小刚刚开口就哽咽了,说了好多遍感谢。
- 据说冯小刚后来自己也哭了,因为“他过不去”。
3)朋友眼中的冯小刚和自己眼中的冯小刚
- 因为冯小刚曾经在韩三平面前这样描述自己:天性里有和观众沟通的畅顺通道。
这给当时在场的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留下极深的印象:“之前冯小刚的作品已经连续几次中途夭折,一般的导演要是经受这样的打击就一蹶不振了。可冯小刚不服输,当时是拼命要冒这个尖,像那种大石头下面压一个小苗,压着出不来,拼命从旁边钻也要钻出来。” - 他曾对媒体公开承认,自己是一个重视人际关系的人他甚至会说自己善于逢迎,善于抓住机会。冯小刚特别在意朋友王朔对自己的看法。
- 冯小刚这个人“没壳儿,真是可爱,喜怒哀乐,他都有表达,绝对不藏着掖着。”他受到表扬时,装着谦虚,很快绷不住了,小孩一样手舞足蹈;生气了,在片场摔东西骂人,拂袖而去;酒过三巡,时常掉泪诉衷肠。总之一句话,“小刚值得你天天跟他在一块。”
- 张国立答应主持春晚,也是因为冯小刚。张国立在春晚剧组有意多参加会议,“不是给晚会起的什么作用,只是因为我这个兄弟在那儿,让他不会有一种孤独感。”
这是我最欣赏冯小刚的一点,无论拍了多少部喜剧,心里真正惦记的却是另一种格局的故事。他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是希望从电影的本质上证明自己。 - 但这一次,冯小刚没放弃。他第一次没有预测自己电影的票房,也做好了输得精光的准备。如果票房不好赔了本儿,他会再拍一部喜剧片把钱挣回来。
3)对比
·和其他同类人群对比——大院二代
想在大院孩子里做最有出息的那一个,并不容易。听听这些名字你就能感受到其中的难度——王朔、叶京、郑晓龙、赵宝刚、粱左、王中军、王中磊……
和他们相比,冯小刚的确是个屌丝。或许,这也是他极度反感“屌丝”这个词,并数次在微博上吐槽的原因。
·对待电影,不同片子不同冯小刚的对比
泰囧、天下无贼、1942
·荧幕上的冯小刚和真实的冯小刚对比
常常和人撕的老炮儿形象和用力讨好朋友的冯小刚
大多数人每见过的和朋友也会产生矛盾、爱哭鼻子的冯小刚
- 如何推进文章节奏?
1)关键语句和实例:
·出息和屌丝
·时间引入事件
“1985年的某天”“还好,时间到了1997年。”
“时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的韩三平拍一部反映下岗工人社会热点的电影,先后找了张艺谋和陈凯歌,都没谈成”
·第一阶段的冯小刚叙述:“此时的冯小刚,远远谈不上出人头地,打击却接踵而至。”
·用朋友评价或自我评价进行人物总结或开头:“这给当时在场的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留下极深的印象”“曾有文章如此评价冯小刚。”“他甚至会说自己善于逢迎,善于抓住机会”
·加入作者主观评价:“这是我最欣赏冯小刚的一点……”
·用反问和质疑引入案例描述:“怎么办?妥协吧!你又不是没有妥协过……”
2)接续词
令人倍感讽刺的是,一份调查显示,就这样,据说,他的确……突出表现在……,其实,在中国人的习惯中,但不幸的是,但无论如何,但这一次,从那以后,起初,并不……而是……你可以说……但……,只是后来……,这是否是……旁人不得而知……对此……他曾对……公开承认,曾有文章评价他……,听到这话……他的反应……,被坊间传的更广的……
- 默仿:
冯小刚是这么对王朔的。他请郑晓龙和王朔吃饭,尊称王朔为“王老师”,从此便“王老师长王老师短”,经常把王朔夸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编辑部的故事》王朔丢了台本,他能一字不落的背下来。有坊间段子传言,冯小刚陪王朔吃饭,在酒席上敬陪末座被撵来撵去,吃残羹冷炙也在所不辞。
冯小刚是这么对王朔的。他请王朔和郑晓龙一起吃饭,尊称王朔是“王老师”,从此“王老师长王老师短”,经常把王朔夸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编辑部的故事》王朔丢了台本,冯小刚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坊间段子甚至说冯小刚为了讨好王朔,“在饭局上被撵来撵去敬陪末座,吃残羹冷炙都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