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
早上继续上《古诗词三首》。
先手机连屏,给孩子们看《经典咏流传》,听霍尊的《山居秋暝》。然后引导孩子们背一遍,再开始看《长相思》。孩子们音乐素养不错,听一遍就可以跟着后面小声地哼。我鼓励他们,不管在不在调子上,跟着音乐哼起来!
我把音乐声音放大,让他们跟着唱两遍。
有不少人都会觉得,歌词比一般的文字要好记得多。这是因为歌词的记忆关系着旋律、音色、节奏,甚至所见到的视频画面。这些复合场景占用更多的脑存储空间,是复杂的关联记忆。如果是自己喜欢的歌曲,这种记忆会随着哼唱,被主动强化。这样的关联记忆不容易被磨灭,是因为他们更容易被强化。在反复的歌唱之间,孩子们会唱,自然就会读了。
《长相思》是纳兰性德的作品。对于这个鼎鼎有名的清代词人,孩子们其实是有点陌生的,我们简单带过他的生平,开始直接教学诗歌。这首词的上阙和下阙格式相同,吟咏起来有点循环往复的意味。在教学翻译的时候,我不喜欢让孩子们对着教参上尽善尽美的翻译抄,更喜欢口头带着他们翻译,先把每个字变成词,然后组合在一起,再按照现代的语法习惯变动一下顺序。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不觉得翻译太难,在后面“自说自话”的口头翻译中,也能敢开口,会翻译。
我问孩子们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孩子们倒是驾轻就熟,还没等公布答案就开始高喊“思乡之情”!
虽然能明白教科书上的术语,但是孩子们好像是不大喜欢这首诗的。
祚熙直接开启了吐槽模式:“纳兰性德还好意思说是满人的后代呢,从军打仗吃点儿苦就好意思写诗!”其他的孩子虽然不好意思插嘴,但是在读书的时候,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很努力地想读出这种离愁别绪,但是只是能把声音变低变轻而已。
是啊,现在的时代已经变得那么发达,不说“京城”到“榆关”,就是从一个国度到另外一个国度,也往往是朝发夕至。这样的便利,让从未离家也从未离开父母的孩子们无法感受张“此夜曲中闻折柳”的愁苦,也很难感受“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思念。
孩子们在课堂上读着《长相思》。听着他们的稚嫩语调,我突然想到了一位朋友。他曾经这样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地,用四十多个小时的时间,从万家灯火到日光昭昭,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探望我。这样的千里迢迢中蕴含的情意,大致是我突然喜欢上了这首词的原因吧。
博尔赫斯写的诗里,有一段我极爱——
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
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
看懂一首诗词,和诗歌里的感情产生共鸣,这往往需要自己的人生经历。亲爱的孩子们,有时候我想把我所有的敏感的心情传达给你们,告诉你们所有你们不懂的情感。但是,我又多怕你们能听懂。因为,我怕你们听懂了的时候,就已经长大了。
晨练的顺序
冬天了,越来越多的班级绕着操场跑起圈来。
细心的孩子们发现,有的班级顺时针跑,有的班级逆时针跑,这样有安全隐患。
不敢跟各个班主任交涉的她们,只能来求助我,请我帮忙。我去跟徐老师、费老师商量了一下,请他们哪个班先跑,大家就按照统一的顺序来。这样孩子们彼此之间不“撞车”,班主任们也能更放心。
画画
中午要足球赛,所以小饭桌的午课是上不了了。我拿了A4纸,让孩子们画房树人。
每到这样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变得特别投入,他们很喜欢“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的这种自由设定。
来交画的孩子,我有的就私下里问问。也有能猜中的,也有当下孩子们自己感受不出来的。这些孩子们透过画告诉我的小秘密,我都偷偷放在心里。
球赛
今天中午又是比赛。这一次,我们班对战五2班。
童老师身为副班主任,做的是没话说。全程跟在孩子们跟前,看他们踢球,给他们拍照,帮忙拿着球员们换下来的衣服。才刚刚认识孩子们半个学期的她,有不少孩子的名字都已经能叫得出来了。
今天孩子们表现得很不错。孩子们在场边蹦蹦跳跳,喊着加油。场上的队员们,每一个都做到了全力以赴。
看到五2班的女孩子们冲劲十足,欣欣也被感染了,成功救下一球,场下顿时不少喝彩响起:“欣欣,干得漂亮!”不知是不是听到了喝彩,星宇也开始动了起来,跟着后面跑前跑后,试着伸出脚去踢球。
亚杰原定下半场要上场的,把加绒的卫衣脱了以后,哨声响起,就冲向了球场,结果却在球场边缘站住了。我过去问:“怎么了?”亚杰回答我:“不知道是谁错上了场,场上现在的人已经满了。”他并没有一场球赛一次都没上的委屈,只是安静地在原地当起了拉拉队员。
郭豪今天每丢一球,场下就有队员在议论:“今天郭豪又要跑三圈啦。”童老师听见了,以为是我要罚跑,赶紧过来求情:“郭豪已经很努力啦!这次丢球也不是他的错,角度和方向都没问题,奈何球太刁钻了。”我过去问众人才知道,郭豪这是自己说要罚自己呢。比赛结束以后,我跟郭豪商量,胜败乃兵家常事,无愧于心即可,真要跑九圈,对于他现在来说难度太大了,要么分次跑,要么就把这个时间用来练球吧。
子强今天戴着队长的标。五1班的球队队员看起来是他的好朋友,下课以后特地来观战,在赛完以后拍一拍他的肩膀:“这场踢得不错!”身为校队队员,每天练习的时间不比人家少,奈何我班足球队队员只有他一个,没有办法打配合,也很难找到人能在他传球的时候进行接应,子强一直没有争辩过什么,只是默默地把从球队李老师那学来的知识一点点地教给其他人,稳重得像一棵小松树。
学校的老师们都知道,五班球队的这群,都是“傻孩子”。
明明面对着班级足球队员少,日常体育训练不足等现实情况,但是他们依旧不肯服输。没有人指导,就自己相互练。每个课间抱着球下楼练,每个午休的时间在大操场的中间练;每天晚上放学以后,操场被比赛和校足球队的同学们占领,他们就躲在操场最里面的角落里,用跑道和废弃的球门练。练到带训练的蒋老师把这个小球门附近开玩笑称作“五班的自留地”时,我才惊觉,孩子们在我不知道的时候,自己扛住了多少压力,又为此回家要熬夜写过多少回的家庭作业。
你们就是我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