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敦刻尔克》,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想起了这本斯蒂芬.茨威格最后完成于1940年的一部历史特写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对于饱经主旋律电影洗礼的我,观影之前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是一部宏大叙事的战争片,但是我忘了,导演兼编剧是克里斯托弗.诺兰,这哥们儿在此片中坚决地贯彻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教导: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就像茨威格为《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立传确立的标准,诺兰从宏观上就选择忽视甚至抛弃了敦刻尔克大撤退背后的英雄史观,仅仅从单方视角刻画了英国陆海空几个普通军官和士兵的形象——敌方阵营几乎都没露过面,也恰恰是细节性地表现这几个人物在战争中行为,才让我觉得历史真实得让人信服。
人类在战争中的第一要务是生存——面对一场大溃败,军队士气低落、无心恋战,人人心中想的就是怎么活着回家。法国人偷偷拔下穿上英军尸体的衣服,和英国人扮成抬担架的护理人员,最后假装沉船上的落水者,无非都是想早点登船离岸,逃出生天。在生存和毁灭面前,大多数人没有泰坦尼克号上绅士的翩翩风度和温情脉脉,只有争先恐后和惊慌失措的夺路而逃。连英国上层优先考虑的也是抢救出本国士兵。所以那个在海上被救起的炸弹综合症患者抢夺方向盘,甚至误伤一个17岁的小男孩性命的背德行为,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才显得合理。
那有这么多微言大义,只不过一瞬间的逆向而行——诺兰英明地抛弃了振臂一呼,唯马首是瞻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方式,果断选择了群像的集体塑造,所以我们才能从英国民众驾船集体出海、法国人扭开了船舱大门、汤姆.哈迪放弃返航、海军上校拒绝登艇,体会到一种更接地气的主旋律。看到英国民众驾驶着各类船只靠近敦刻尔克时,海军上校说看到“祖国”,英军士兵开始欢呼。汤姆.哈迪迫降海滩点燃了座机,被俘后的平静。当败退的士兵灰头土脸、垂头丧气靠岸回国,国内民众用热茶、毛毯、啤酒和鲜花,像迎接英雄凯旋一样欢迎这些回家的孩子,才让后来的保卫英伦、角逐北非、登陆诺曼底显得顺理成章。
我没有经历过战争,只听说过故事——很久以前,我听一位参加老山轮战的连长讲过一个故事。一个连队的炊事班长给阵地送饭的时候迷了路,被越南人抓走当了俘虏。这人后来投降娶了越南婆娘,被越南人带到阵地上向我方喊话。我方好几次想把他干掉,却没下得了手,据说是看到那个越南婆娘大起肚子出现在越南人的阵地上。战争中的确会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不过大部分的故事将被尘封。
最后以一张海军上校的剧照结尾,在防波提上被德军炸了恁么多次,军服上灰都没沾点,还真尼玛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