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都想把孩子养成聪明的孩子,希望他懂得多,会学习,有特长……我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却忽视了情绪。其实我们都知道情绪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非常大,处理好负面情绪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对孩子而言,他们关于情绪的认知大多是从父母身上学会的。他们通过观察我们对情绪的处理方式习得他们对待情绪的方式。我们对孩子情绪的回应,会对孩子一生处理情绪的方式有深远影响,包括孩子自身的情绪以及他与别人的情感联结。
那么,怎样让孩子学到正确的处理情绪的方式呢?即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父母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在提出正确的做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目前父母普遍做法,以及这些做法对孩子的影响。
1.压抑
一些父母很讨厌看到孩子的负面情绪,他们非常苛责,见不得孩子哭闹,他们不仅是忽视,还会否定、贬低甚至压抑孩子的负面感受。孩子常常因为表达悲伤、恐惧、愤怒等情绪会被斥责或惩罚。
比如很多男性都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情绪,因为童年时常被教育“不要哭,要像个男子汉”,否则就是懦弱。
2.忽视
忽视型父母认为消极情绪是有害的,出于保护孩子的本能,他们希望孩子尽快忘掉这些负面经验或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他们关注焦点的通常不是情绪本身,而是希望能够尽快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有些父母习惯逗笑正在难过的孩子,或者把正在生气的孩子的情绪当成笑料;或者拿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去玩玩具等等。
这些孩子长大后很可能学会用替代品来逃避情绪,比如酗酒,吸烟,甚至吸毒等。
3.放任
放任型父母一般采取“不干涉”的原则,认为情绪释放掉就是完成任务。没有指导孩子怎样跟负面情绪共处,在情绪释放完之后没有帮助孩子从情绪经验中学习和成长,以至于孩子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来表达情绪。比如,生气的时候用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的方式发泄愤怒;伤心的时候无节制地哭闹而无法平复心情。
不过纯粹的放任型父母不多,因为很少有父母能长时间忍受孩子哭闹时的一些行为,转而采取压抑型或忽视型父母的一些做法。
压抑型和忽视型父母通常是因为害怕局面失控,而选择否定或忽视孩子的情绪。他们会用“火爆”、“发飙”、“无理取闹”等字眼来形容孩子的情绪。对他们而言,孩子强烈的情绪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因此希望尽快从中解脱。
这两种类型的父母并不知道他们的做法实际上给孩子传递出的信息是:“你现在的感受是错误的,你不能相信你的内心。”
研究显示,这两类家庭的孩子常常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在被父母教育了无数次自己的感受是错误的、不恰当的或不被认可的之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相信,自己之所以有那些感受,是因为自身存在某种问题,导致他们的自尊感很低。他们也不擅长调整自己的情绪,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
为了从根本上摒弃我们的错误做法,让我们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一下情绪。下面是一副简单的大脑结构图:
大脑中与情绪最有关系的区域是杏仁体,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杏仁体的反应是比较强烈的(年纪小的孩子比较没有抵抗天敌的能力,生存能力比较差,因此需要借由强烈的情绪反应,来强化自身的生存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杏仁体的反应会趋缓,一方面是过去的经验让孩子知道不需要有这么强烈的危机意识。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因为大脑额叶的发育。
额叶是大脑发育比较慢的脑区,与理性控制功能相关,在有情绪时,额叶就扮演抑制者的角色。研究发现,杏仁体与额叶间的相互牵制关系,杏仁体在遇到恐惧、愤怒、悲伤等情绪启动后会阻断和前额叶之间的神经通路的连接,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额叶不能工作了,大脑没有办法做判断、思考,无法做情绪调整。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小小孩常会闹脾气,其实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无理取闹,而是他们的大脑还不会做情绪调节。所以,当再次看到孩子哭闹时,请多一些理智吧--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人类大脑就是这样的!
因为额叶的发育是很慢的,在25岁以后才发育成熟,所以越小的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越低。孩子的情绪发展与大脑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杏仁体与大脑额叶的发育,以及两者间的调控机制。一些经历创伤的孩子,就是因为杏仁体变得过于敏感,以至于他们在情绪处理上产生了偏差。
所以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在孩子哭闹时跟他讲道理,提建议是不起作用的,在讲道理、提建议之前我们要做的是平复孩子的情绪,已让他的大脑额叶启动工作。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不是解决问题的时机,而是在杏仁核平静下来,与前额叶之间重新连接起来的时候。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接纳情绪。允许孩子体会自己的感受,给孩子时间和自己的情绪待一会。陪伴他们并让他们知道,他们可以从那个情绪中走出来,一切还会好起来。
对于小小孩,当他们哭时,只要抱抱他们就会好很多。当他们还不会用语言表达感受时,我们说出那个情绪,例如“你生气了”,“你很难过”,“你想爸爸了”等等,这时他们就认识了自己的情绪。而大一点的孩子,聆听他们的感受,回应他们的感受会让他们平静下来。
当然,一些孩子在发泄情绪时会伴有不良行为,我们不能接受,但仍然要理解他们—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感受都应该是被接受的,之后才是告知一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这里我们不要把感受和行为混为一谈,在看到不良行为时就否定他的感受。
也许有时候你并不认同孩子的感受,但我们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不能用我们的感受代替孩子感受,而且孩子有时候也不是非要我们认同他的感受,而是回应并了解他的感受,也就是有人倾听。
其实我们大人也常有一些负面情绪,理智上我们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情绪仍然会有,我们也想发牢骚,或是通过别的方式发泄并希望有人能理解。我们常说“理解万岁”,正是因为理解是那么的难,那么强烈地被需要。所以当孩子向我们表达感受,甚至有强烈的情绪时,先理解他们吧,我们应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很好的容器,容纳孩子,只有当孩子感到自己被接纳,才能开始集中精力改变自己的情绪,进而改变自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