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我们会写下很多的新年愿望!我想要今年好好读几本书,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同时将运动计划提上日程,我要好好存钱去更多的地方。
这完美的年初计划,在制定那一刻下了非常大的决心,但最后的结果是常常坚持几天后,就已经打回原型。
此时又开始重复365天=1天的生活。而我们在日复一日中陷入更深的迷茫及否定自我的状态中。
001
很多人不禁自问:难道读书、运动、学习这些好习惯我真的难以养成呢?难道我真的有那么差劲吗?真的什么事都坚持不了吗?
不,你并没有那么差劲,你也并非真的难以坚持,你只是没有找到"方法",或者说你没有了解"自我"及"人性"。
这里引入黄金思维圈:
我们做一件事情,常常首先关注的是"结果"及"现象",即what的层面。
而对设定的目标,很多人同样停留在这一层:改变你的结果。
比如减肥、读50本书、日更365天等等。
也会有些人关注"how"这个层面,即方法和过程。
比如想要减肥,定下一周去三次健身房,每次健身房运动1小时。比如50本书,一周读一本,然后每天读几页,固定在哪一个时间段阅读等等。
这一层是改变你的过程和方法,这涉及到日常习惯的培养和建立。
而最后一层即"why"的层面,这是你的信念、价值观,你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只有少部分人会思考自己的"why",当行为转变从"why"的层面思考,这意味着你在思考:成为什么样的人?即身份。
结果关注的是"得到了什么",过程关注的是"你做什么",而身份则关注到"你的信念"。
那关注"what"和"how"不好吗?它们并非不重要,相反它们都很重要!但是没有你的"why",你无法做出真正的改变!
002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常常是先聚焦在结果上,或者聚焦在方法及过程上。
唯独忽略了你的why。你为何要做这件事?为何想要读书?为何想要运动?为何想要学习?
当你基于why,基于你的身份去培养习惯,这个"习惯"才真正打动你的内心,让你不断去坚守。因为你所建立的"习惯"是"投票"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如果单单从结果来看"读书"、"学习"、"运动",没动几天就会不了了之。
而当从身份来去看,你的焦点不再是读书、学习、运动这个结果,而是通过读书、学习、运动帮助你成为哪种人。
曾国藩在30岁时,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为"圣人"。"不为圣人,变为禽兽。"这是他的决心。"圣人"这个身份是他立定的终生之志。
所以他所有的行为都会朝着"圣人"这个身份而走。那"圣人"需要怎么做呢?而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修身齐家平天下。
所以他从修身开始!此时他去请教他的朋友唐鉴,问了关于如何修身。
唐鉴告诉他,让他学习倭仁,倭仁每天从起床到就寝,期间的每句话、每个行动,读书、写作、饮食、起居,皆有记录。包括心有私欲或者在外的检点不够之处,也都写在日记里。
所以曾国藩为了成为"圣人"修身自我,跟倭仁学习,养成记日记的习惯。
从历史人物曾国藩,我们来反观自己,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这是你的原动力,你的所有习惯建立都是基于这点。哪怕你某一天遇到困难、挫折,生活压力很大,但依旧也会坚持。
003
当确定了why,我们则要思考如何去实现这个身份。这里就引入"how",即改变你的过程和方法,对日常习惯的培养和建立。
我们每天大部分的选择并非都是深思熟虑。其中有40%或者更多是习惯的产物。当习惯形成后,我们面临同样的选择时,完全是自动化模式,大脑也更省力。
"一心不能二用"所以大脑总是需要集中注意力关注在当下最根本的问题上,再有意识的把一些任务交给无意识去自动完成。
所以"习惯"的建立尤其重要,怎样建立读书、运动、学习这些习惯呢?
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其实有这样的4步: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
提示会触发你的大脑启动某个行为;
渴求来自你的内心需求;
反应也就是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回应;
奖励满足自己的渴求,这是通过反应所带来的回报。
比如我早上上班路上,门口看到自行车(这就是提示);
我不想走路,想要舒适省力(渴求);
于是骑上自行车(反应);
最终骑自行车到达目的地,满足了舒适省力这个需求,所以将舒适省力和自行车建立了关系(奖励)。
所以如何培养好习惯呢?
让它显而易见(提示);让它更有吸引力(渴求);让它简单易行(反应);让它令人愉悦(奖励)。
你在建立读书、学习、健身这样的习惯时是否有满足以上这几个点呢?如何少了其中一个点,习惯都非常难以建立。
这里非常推荐去读詹姆斯·克利尔的《掌控习惯》,这也是「老娘就是牛」推出的第3期共读书单。这本书对于“习惯”的建立非常有帮助,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