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早接触善良这个词,是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那时教我的老师说,每一位小朋友都要乐于助人,做一个善良的人。
读小学的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我说,我想做一个善良的人。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说我没出息。
初中的时候我转了学,在一次作文大赛里,我以“我想做个善良的人”为题,拿下了全市第一。
读高中时,因为“善良”我被强行冠上小偷的名义,并因此被排斥了两年零四十天。
大学时,因为我针对“善良”进行的演讲,我当上了学生会主席。
很多人问我,善良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我说,为有需要的人买单,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东西,这就叫善良。包括脸。
02
我听过很多关于善良的故事,不管是正版的还是山寨的:A和B是朋友,在B需要钱的时候,A借给了B两千块钱 —— 在她也没钱的时候。B很感激她,说她真是个善良的好人。
有天A急用钱,就对B说,可不可以把钱还给我?我有急用。B说,我现在也没钱,下个月吧。
好不容易捱完了一个月,B又对A说,我现在真没钱,过几天吧。几天之后,B同样以没钱的借口拒绝还钱。就这样,两千块钱拖了整整一年。
B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就两千块钱。
B说,你太没人情味儿了,我是很感激你借钱给我,觉得你是个好人。但我现在这么困难你还这么逼我,根本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会做的事啊。
是的,她把钱借给你的时候,她是个高高在上的好人,是神;但当她理所应当地向你要钱的时候,她就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你在朋友圈里啃着龙虾囔囔着没钱时,她就着榨菜丝儿吃了整整一个月的白饭。你挥霍掉了别人的钱,也挥霍掉了自己的人品和人际资源。
明明是得不偿失的买卖,却还是有人对此乐此不疲。但对不起,我们的善良既不是为小人而生,也无法为不要脸买单。
03
当年因为《论语宪论》我还和语文老师吵过一架。原因就是当她让我用一句话概括对 “ 以德报怨 “的看法时,我则说了以德报怨这种事根本不该存在。
直到现在我依旧不知道当时我究竟说错了什么。那句出自《论语宪论》的古话被流传了千百年,却也被曲解了千百年。
大概很多人都忘了书里所记载着的原文了吧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你看,明明报之以怨的是“直”,我们却非要给它冠上“德”的名义。明明是我们曲解了原话,却还要把对方的牙打碎后让他咽下去。
我们伤害了别人,却要他们对我们笑脸相迎;我们羞辱了别人,却要他们对我们无限包容。他们是人,不是傻子,更不是圣人。
世界是很公平的。
你打了我一巴掌,你就得承受double巴掌的力度和疼痛;你朝我的脸吐了一口唾沫,你就该忍受一桶用口水积攒而成的洗澡水的恶心。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思量如何对待你。善良虽然好说话,却不容被侵犯。
每个善良的人都有一颗正直的心。
善良当然只对同善的伙伴隐身可见,对于伪善和打着善良名义横行霸道的混蛋,除了在线隐身他们别无他法。
04
曾经有个同事在看完一则杀人抢劫新闻后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不是一穷二白的,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会去抢劫啊?其实他们也挺值得同情的。
可能我的同事理解能力有点差,搞错了同情对象。我的数学就更糟了,因为她不是对我说了一句而是两句话。
如果穷就可以理所应当地被原谅,如果穷可以被当成为非作歹的借口,如果穷是受道德保护的,如果善良可以泛滥,特么的我明天就去抢银行。
05
一小伙子因为没给一老人让座就被车上的人指指点点:一点爱心也没有,太不懂事儿了!现在的年轻人呐,连这点善心都没有。
真好笑。
什么时候我们的善良和爱心,被强行贴上了义务和责任的标签?
什么时候我们原本出于道德和情感范围内所做的事,全都变成了义务范围内的必须和应该?
如果这不是绑架,打妖妖零也没用了。
06
总有那么多的人,完全不问事情的起因缘由就自行站在了看上去比较弱势的那一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别人对我们的爱心和善意。一旦稍有差池,他们就被收回好人卡,从此被列入了黑名单。
对于这些人,我只想说,谢谢你拉黑我,谢谢你放过我那可怜的善良。
世界上最大的恶,就是以善良的名义做着泯灭良心的事。世界上最不要脸的人,总会以君子的名义干禽兽的事儿。如果善良的衡量标准等同于三观不正,老娘儿就把杠儿拆了,当一辈子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