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李大钊在他的《今与古》中说:历史的演进,常是一盛一衰,一治一乱,一起一落。
它犹如起伏不断地山峦,构成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就是历史的每一天,每一个人。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你看,是什么在历史里循环往复呢?是时间!
我们习惯了宏大的历史画面,但如果推进历史的镜头,从微观历史的角度读一读这些历史中的每一天是不是会有另一种收获?
《微观清史100日》的作者刘澍就是将清史细化到天,从1644年清军入关至1912年清帝退位,这268年的历史中选取100天来做显微镜下的剖析,管中窥豹,从横截面的角度一探清史究竟。
明亡:亡的不是没道理
崇祯皇帝在临死前,曾有一句“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他觉得大明王朝亡在自己手中,属实有点冤。
不过通过作者刘澍的“微观”,已经用最小的角度把明亡清兴的历史趋势剖析出来了。
1644年的正月初一,1644年的正月初一,崇祯皇帝煤山上吊自尽,大明就止步。
就在两个月前,内阁辅臣向崇祯提出国库空虚,谁知这位自认为“中兴之君”的崇祯皇帝却说:今日內帑难以告先生!
要知道,在当时这位皇帝手中还有3700万两白银的內帑呢!
确实,彼时的大明王朝的民心已不再,就在这年李自成的大顺军占领北京后,百姓们欣喜若狂,连官绅地主除了极少数死心塌地效忠朱明王朝,绝大多数都认为明朝气数已尽,转而寄希望于大顺政权。对于这个现象,明史专家顾诚在《南明史》中给了四个字:望风归附!
苟延残喘的南明小朝廷就更有意思了,君士坦丁、亚纳、玛利亚,这三个外国名字的主人却是中国人,而且还是南明朝廷永历皇帝的太子、皇后和太后!他们通过全家洗礼皈依天主教的方式,向葡萄牙搬救兵。这还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就在永历元年,清军攻陷肇庆,南明朝廷就去澳门找葡萄牙人搬兵求援,“澳门葡萄牙当局发兵300人,携大炮数门前来助战,击退了清军。”
然而这种引狼驱虎的方法并没有让南明朝廷能继续偏安一隅,事实上没过几年,南明政权彻底成为了历史。
当一个时代落幕,自然会显现出各种颓态,就算是皇帝也在所难免,崇祯皇帝的守财奴心态本身就暴露了他对这个国家的绝望;而南明朝廷的做派恰恰是最后无助的挣扎。
“卷皇”雍正:扶朕起来加班
另一个时代的兴盛,却是通过几代人的持续接力。
就如缔造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而雍正帝在位时间不长,但他却用燃爆小宇宙的方式,助燃了这个盛世。
雍正皇帝在位只有13年,和清朝的另外几个皇帝相比,确实不算长。他的短命或许就是“沉迷工作”而造成对生命的透支。
作者刘澍选取了他在1732年3月28日这一日的作息,和历代帝王相比,雍正帝的“卷皇”名副其实!
凌晨两点多,当我们还处于深度睡眠之时,雍正已经起床看奏折,准备召见大臣,开始繁忙的一天。
只要没有常朝和大朝,雍正在上午七点到下午两点半都是在批奏折,两点半到到三点多才能吃上午饭,如果忽略他皇帝的身份,还以为是一个被资本家压榨的打工社畜!
对于批阅奏折,雍正在位13年批阅了2万多件,相比乾隆在位60年批阅5万多件的效率确实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朱批也动辄几百字,并不是像他儿子乾隆皇帝一样简单的“知道了”、“是”寥寥几笔了事。
吃完饭继续批奏折或者读书,工作一下午后,晚饭要到晚上8点左右。十点到凌晨两点才是雍正的睡眠时间。
十三年,基本上每天都是如此,繁忙的工作使他无暇临幸后宫,导致他子嗣凋零。
对雍正而言,临幸后妃代表着要牺牲他的睡眠时间,从而影响他第二天的工作!
如此算下来,雍正平均每天工作16.5个小时,这位皇帝“卷”起来连我们现代人都望尘莫及,从没如此这么有背景,还这么努力的皇帝!所以作者评价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勤奋的帝王,确实不为过。
康乾盛世持续了115年,经历了三个皇帝,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但历史上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中间作为发动机的雍正。若没有这位“卷皇”,康乾盛世的持续时间或许会被腰斩。
“腹黑”乾隆:盛世背后的阴暗
康乾盛世到了乾隆手上,已经到达了顶峰,所谓盛世修书,乾隆希望通过修书,作为文化事业,传之于后代,好让后代人知道他重视文化。
于是1772年2月7日,乾隆皇帝公开下令求书,这套浩大的《四库全书》就此拉开帷幕……
为了鼓励民间上交各种善本,乾隆还制定了一项奖励政策:上交图书500种以上的,赐给《古今图书集成》一部,上交图书在100种以上500种以下的,奖励一部《佩文韵府》。
但在征集过程中,乾隆却下令销毁大量他认为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累计全毁2453部书,抽毁402部书,毁版50部,销毁石刻书24部,还要求对没有收录《四库全书》的书目,只能登记在册,不得刻印传播。
鲁迅对此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树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骨气的人……
这是其实就是对中华文化的阉割!
当然,与此同时开始的,还有文字狱。乾隆朝的文字狱是最为严重的,尤其是在《四库全书》征集图书的过程当中。
但文字狱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作者说其实大多数都是汉人打小报告,揭发检举后,乾隆再借题发挥的。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江浙、徽州一带的学子考试能力较强,朝堂上江浙皖出身的人占相当一部分,所以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就去买他们的文集,从中找问题,来打小报告。
这也是乾隆乐于看到的一面,毕竟下面斗得越欢,他皇帝的宝座也就越稳定。
确实,对于这位自认为文治武功全才的“腹黑”皇帝,着实让人爱不起来!
结语:
我们度过的每一天,古人也一样在经历,平民百姓如此,皇侯将相也是如此。
任何民族的今天都是由过去发展来的。现实中有历史的影子,历史是现实的镜子。
在这王朝的兴衰过程中,我们或许也能够从中读出对个人、家国成长的应该借鉴的东西。
而这也是我们读史所追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