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母女来到咨询室,让他们一起选个自己喜欢的沙具,讲讲自己的看法。女儿选了美人鱼,妈妈各种不满意。还不断解释:我也喜欢美人鱼,就是这个颜色、这个造型、这个搭配、放的这个位置不大合适,也没什么别的。再看女儿时,已从最初进门看到这些沙具的好奇变成了无耐的坐在一旁。妈妈最后一直在美人鱼前面加了水草后面加了两棵树,几乎把它档了个严实才罢。此时的女儿已经不再想玩这个游戏了。再接下来的故事在意料中了:妈妈说如何爱女儿,而女儿则想让妈妈闭嘴。妈妈说我不管你但是你得做到这个,女儿说好。妈妈说还得再做到这个,女儿说行。妈妈说你每次都答案并不好好行动,女儿此时情绪高涨:你想想你是怎样对我的,你根本就不明白我!妈妈很委屈:我都已经在家里说话很少了啊!
做为父母总是爱孩子的,在爱的同时,却一步步侵犯着孩子的主权。当孩子妥协一次,父母并没有看到孩子的让步,而是在进一步扩大战果---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此一轮轮下去,孩子将一直都会像木偶一样在控制下,无法表达自己----结果就是不愿跟父母表达。孩子越来越大,人成长的自然过程就需要人是越来越独立的,独立就意味着会表达自己,会与父母的意见可能不一样,但是如果父母一再不去听到他们的声音,结果可能就是你慢慢地就不愿再发出自己的声音,你也就很难听到。如果你要的只是她听话,那么你可以就再也看不到真实的他,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
坐在我面前的这位中年女性美丽、优雅,此时却是梨花带泪,她始终也不明白丈夫为什么提出离婚,而且那样绝决。“我都跟他道歉了啊!”、“那几件事说清楚了呀!他为什么主这么小心眼呢?还不如我这个女人呢!”、“他总说我不尊重他,两口子有什么事说什么事不就得了吗,怎么那么矫情啊!”“他就不能改改吗!”……一个小时过去了,她还在抱怨丈夫的错不知悔改,仿佛忘记了想要死死抓住婚姻的那个人是她自己。当我问她对自己的看法时,她叹口气说:或许我过去有些强势,可现在已经改了啊!再往下走,她又开始抱怨:就喜欢那样说好听话的女人,真是浮浅!有什么好的呢!
一边想挽回婚姻,一边没有打算做出任何的努力,只是想有一个招让对方回头认错,看到自己的付出。明明知道对方要什么,却不想给,认为对方的想法是错的。想起《鲁迅》中鲁迅劝萧红的话:大多数女人总是想按自己的想法改造男人的,但是也要注意事可而止。
形成关系时两个人是需要有一份互动的,需要彼此表达意见,这样才能是一份健康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家庭生活中没有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是只完全听一个人的----即使与新生儿也不会是这样。每一个对方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对孩子那么多不放心的妈妈,生活中也必须充满了不安、焦虑;对丈夫诸多抱怨的妻子常常会对环境对自己有很多意见;对孩子种种限制,自己希望一切都在规矩之内,害怕变化----而环境与周围的人总是在变的;认为对方自说自话让人不懂的妻子,恰恰丈夫也不明白她的表达,两个的表达不在一个频道上,而他们却听不到对方,只在自顾自话。
当我们与对方无法沟通时,是因为我们听不到对方内心的声音,或者耳朵听到了,但是却不想去承认、不想看到,就会想办法删除这个部分,对方的需要不会因为你的删除就不存在了。爱可以让我们包容,却不会让自己消融。
想要与爱人与家人有好的沟通,第一步:去听听他们说话,听到他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