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做: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便是那个读了很多书,却依然养不好孩子的人。我雄心勃勃地想从书里找寻育儿的灵丹妙药,可是读得越多,越发现迫切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是我自己。
我清楚地记得,当我读到徐浩渊博士的《我们都有心理伤痕》时,一下子看到,原来我自己心里积攒了很多伤。我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很多负面的情绪,简直就是母亲的翻版。在那之前,我会被许许多多的负面情绪带着走,却从来没有觉察到我在这些情绪里。我读过的育儿书籍都在告诉我,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可是,我不知道什么是内心强大。我甚至不知道,我自己的内心也是不强大的。读完那本书,我第一次认识到,我有心理伤痕,使我无法养好孩子,无法给出孩子那个崇高神圣的字:爱。金韵蓉有本书,叫《先斟满自己的杯子》,自己的杯子满的时候,才有可能分享给别人。十年前的我,自己的杯子是空的,处在向外索取而非给予的状态,然自己竟不自知。那些育儿书籍教会我的知识,究竟成为无法落实的死知识,孩子的状态不好,我的状态更糟。
2008年是我的转折年。那一年,我的人生跌至谷底。也是在那一年,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畅销。当我翻开书,读到老人问主人公若凌:你是谁?时,若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也同样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几乎为零,所以即便这是一本以故事形式阐释心理学基础知识的书,我依然读得很吃力。合上书,我似懂非懂地知道人的意识是受潜意识支配的。艰难地理解了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是什么意思。即便初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的收获,但我那被层层包裹着的心灵被撬开了一道缝。第一束光照进来后,成长便真正开始了。
依然是顺藤摸瓜的方法,陆续读了张德芬的三部曲,她推荐的加拿大心理学家克里斯多福·孟的《找回生命的礼物》,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拜伦凯蒂的《一念之转》,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心灵上的厚重的壳裂开的缝隙越来越大,感觉自己的心终于苏醒了。
萨提亚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也是一本对我影响极大的书,它让读者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认识自己和别人,第一次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低自尊,以及身别人那种普遍存在的指责型人格。书里有句话有醍醐灌顶的作用:接受我不能改变的,改变我能够改变的。他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托利在《当下的力量》里提到的“臣服”的概念。臣服于当下已经发生的事实,不做无谓的抗争,只关注于可以改变的那部分,努力去改变。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更是让我开始了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改变。我用记日记的方式觉察自己的情绪,深挖产生情绪的根源。通过记日记,我的对钱的不安全感、拖延症、受害人情结等等病灶,通过具体的事例呈现出来,一次次的被我记录下来,反复地问自己问题,问自己表象下面到底是什么,当真正的原因被自己带到阳光下的时候,绝大多数问题竟不治而愈了。2009年一年里,我几乎每天都会把本子拿出来,在激烈的情绪波动中奋笔疾书,写下心底里最真实的声音。在随后的几年里,我拿出这个本子的频率越来越低。记录的内容,从负面情绪的发泄到如何进行自我建设能够过得更好,我渐渐的成长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大人,也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内心强大。
在这几年自我治疗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读武志红的书,看他的博客文章,跟踪他的微博。武志红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位本土成长起来的心理学家,虽然他的理论来源源自于国际心理学大师,但他有极强的知识整合能力、卓越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对人对事非凡的理解能力,如同心理学界的小巫一样,他把那些艰深的心理学知识化为一个个的观点和案例,好读易感知。他的《为何家会伤人》为我治愈自己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微博上的碎碎念也每每击中我的痛点,让我扒开自己的伤口,探视内心的真相。
当我成长起来后,再去管理孩子的时候,我真正做到了心态平和,而不是像从前那样易被激怒。孩子小的时候,我从书上得来的知识是: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要温和而坚定的教育他。我总是强压怒火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静,交易不成便会失控暴怒,意识到自己暴怒后再强行复归平静。以什么结局收场全赖自己的克制能力。等我自己真正成熟起来后,才发现面对孩子的挑衅,我根本不需要克制,而是深深地理解他的处境,看得见他的行为模式,容得下他的狂言妄语。我与他的互动,即便是管教,也充满了母爱,足以化解他的戾气。我深深地感谢我人生路上的这些导师。没有他们,我也许会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而成熟一些,但是肯定不会像我的今天这样活得清醒透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