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65天360天想要辞职,因为手里的活计,已经配不了内心的星辰大海。这是大多数离职的理由。
还记得90后辞职大潮浩浩汤汤,攒动着各种想要辞职人的心,同事们相互鼓舞助威,忐忑地看谁先踏出这一步,因为这是他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那么当初那个想要辞职的人,现在怎么样了?职场小职员逆袭成商业传奇boss?辞职后游历48国,寻找到了为之驻足的白月光?这些逆袭传记是茶余饭后啧啧赞叹的谈资,却永远不是大众的归宿。
2
在这个不仅仅是满足油盐酱醋,而是追求卡地亚的手表,椰子的鞋,新西兰的牛肉的时代。90大众已经脱离了低级需求,站到了追求精神需求的高度,找不到成就感,找不到尊重价值,他们会帅气洒脱地说走就走的。
这个时代社会贩卖焦虑,“你成功的速度要追得上父母衰老的速度”,“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迫使着社会人压榨自己的精力和仓皇不安的心。在体制内的,受了激地想跳出来,在各行业里的,不停折腾换工作,拥有五六年的工作经验却还是折腾成了职场新人。
实际上,第一批90后已经沦落到了“中产未至,中年将至”的艰难处境,房租、餐食费、通勤费,已经消耗大半,不敢生病,不敢看病,领着白领的薪水,过着搬砖的日子,用频繁的离职,掩盖没有目标迷茫的虚无感。
3
在抓耳挠腮的时候,感慨环境已经满足不了自己的时候,要么离开,要么看看自己需要做些什么吧。
职场,是个价值交换的贸易场所,自己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都一定是在职场中需要满足的吗?自己的需求都要满足,是不是太苛责职场了,毕竟出来混就是出来卖的,自己的时间价值值得这个价码吗?
虽然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改革的号角遍布五洲(官话),若是你的志向是发展成苹果、腾讯这样的头部企业,那么就自动忽略在下的叽叽喳喳了。
之前觉得一辈子做一件事,是件可怕无聊的事情,现在却很赞同在一个领域细耕,因为时间的复利,是每个人的财富,找到自己的地盘,低头深耕一个标签,是最快的迭代方式。
心流,这个词现在很流行,指的是当人们沉浸在当下着手的某件事情或某个目标中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精神状态专注,心流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要拥有这样的体验,就可以从专注于自己手里正在做的事情开始呀。
有些人适合创业,有些人就适合务实类的工作,为什么不在自己的领域精进,而去仰望他人领域的成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区,找到适合自己的。
白岩松在演讲中提到的,人生需要做减法,你不是所有的都适合,也不是适合你的所有的事你都该去做。八条线拴着你你能跑多远,它们可能会互相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