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说“学历案”这本书就挺好,我当时心里很好奇:刘老师不是一直不赞成各种模式、框架下的课堂吗?为什么还这样推崇这本书呢?我带着好奇心翻开来这本书!一路看下来,结合最近的工作,有以下几点感悟颇深:
一、从考虑”怎样教"到考虑“怎样学“
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从考虑”怎样教"到考虑“怎样学“!文中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尤其深刻:“学习永远是 "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习需要亲力亲为,教师既不能"替学",也不能"虚学"。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前几天的一件事:期末复习期间,以前我们会把知识点总结,让学生填空——对答案——记忆,但是有很多同学背到最后发现答案还是错的,于是今年我们填空版和答案版各印了一份,但是这两版怎么发给学生效果会更好一些,我还在摸索。于是我先将答案和填空同时发给学生,叮嘱学生的是先背完答案,然后自己在填空版默写,心里的预期是有一部分学生能够照做,一部分学生可以照着答案抄一遍。
但是学生的一番话让我感到了深深的绝望,他们说:“老师,我们就喜欢发答案,大家都是照着答案抄上!”我说:“那如果后发答案呢?”学生们继续说,那就会先胡乱写上,然后等着答案发下来的时候再抄!还特别认真的对我说,“老师你放心吧,除了王某某和李某某,其他没有人背!”
我当时就觉得心灰意冷!每年到期末的这个时候,都是如此:老师急的要死,绝大多数学生都悠哉悠哉地像在逛风景!
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了:是我们“替学”了!本应该是学生着急的事情?为什么他们现在没有我们着急?
(一)课堂是老师的课堂。
虽然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写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其实在我们的意识里,考虑的还是课标要求什么?考试要考什么?我们在备教学活动的时候,想的也是怎样把知识讲明白了,这个“明白”的主题却是老师,老师认为的明白,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学生怎样才能学明白!写教学目标如此,设计教学活动也如此!因此才会出现:XXX我已经讲过n多遍了,为什么学生还不懂?
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多问自己一句:“如果我是学生,通过这样的问题或者活动,我能不能学懂这个知识?”
(二)学生内在动力不强
这是一个亘古的难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学生的过去我们无法参与,当我们接手这些学生以后,我们能做些什么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呢?
如果我是学生,我为什么会喜欢一门课呢?我想第一是有意思,第二就是能用的上。还好我们生物课本身就具备这两份特色,那问题就转变成了,我们如何将这两份特色展示给学生?
1.守住课堂。
将知识融于有趣的生物学案例,或者是生活的具体情境当中讲解,并且有意识锤炼自己的语言,使之生动有趣。
2. 拓展课外。
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录制微课,开创公众号,打造朋友圈等手段,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又有趣的生物世界!
二、我们缺失了反思学习
学历案体现课程教学方案必须具备的目标——教——学——评一致性特征,学历案要设计学后反思的路径,引导学生养成反思学习的习惯。
我们习惯性的认为:我要讲的知识讲完了,顶多再让学生做点练习,这节课就结束了。但其实,这个关注点还是落到了“教”,并没有关注学生的“学”!学生到底学进去了多少?并不是坐在那里听了45分钟,你45分钟讲的知识,他都学进去了,只有经过思考之后内化的知识,才能纳入到他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才算他学会了!因此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反思学习的习惯。
怎样才能反思学习?我觉得可以借助学历案中的多种形式,比如:提出开放性的思考问题,或者结合预先设计好的评价体系!除此之外我觉得也可以让学生建构思维导图,学生能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知识重构,那一定是理解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重构的过程中,已经将知识内化了!
综上所述,我觉得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即使他忘掉了我们教过他的书本知识,他也可以凭借他的学习能力,去获得任何他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