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小伟找我,聊起最近打算开展一个新项目,聊着聊着,不觉把事情聊到了一个社会通病怎么破的问题上。
首先,我建议他,自己做为项目运营的主导者,必须清晰的评估一下,合作的项目前景如何,投资规模多大?不能光凭对方的凭感觉的期望和掏钱投资的慷慨,就让自己半推半就答应了这个项目,而且,投资的规模预算也要客观,不能夸大,也不能过份的缩小,目前可以利用其他资源节省的开支,都是项目的成本,不能忽略不计。
第二,项目的获利模式怎么设定,因为这种项目一开始就是烧钱的,或者说,至少是需要一个培育期才能获利的,那么,大概预计在什么时候盈利,在多少个月可以收回成本?这个一定要双方达成共识,不能凭感觉也不能走一步看一步。哪怕最终项目运作起来,结果与预计有误差,也得知道误差了多少,该怎么消化这个误差。
第三,既然一方是投资为主,一方是运营为主,双方的工作权限和责任范围,应该有个大概分工,不可过份互相干预。虽然干起来之后也会有变化,但是双方必须知道,大家是在一张什么样的草图上来做修改的。而不是干了三个月半年后,大家都还分不清当初的草图是怎么画的,甚至是一张白纸,谁该做什么,不用管什么,都没个谱,这样必定会造成相互依赖而造成的失误。
第四,虽说一开始大家都没想要怎么样分钱,可是合作一件事情,能否干成功,衡量的标准就是赚到钱了没有?既然有赚钱,利益分配怎么考虑,就得有个约定。万一经营不善或者市场变化,使得项目需要追加投资,双方应该怎么分担?
第五、由于对方不是做生意的人,对于财务管理认知模糊,你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更加需要把这些摆出来摊在桌面,双方一起来聊,投资的比例怎么定,利益的分配比例不是按照投资比例的,而是根据工作内容和职责来定的。包括一些容易模糊界限的事情,哪些费用需要拿到公司来报销,哪些费用各自负责,比如汽车的费用,业务应酬等等。要有大概约定。
因为说起朋友合作生意,环顾四周,合作后朋友翻脸分家的比比皆是,而你们之间的友情是非常特别的交情,怎么在合作中维护好,是一个重要课题,甚至是比项目能不能做好还重要。所以,大多数人都是羞于启齿去谈清楚这些问题,都在朦胧中开始,然后逐渐发现问题,又不善于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就都藏着掖着,于是开始各自心里打着算盘,问题不断积压,包括财务上的问题,哪些费用该私人承担,哪些费用该公司承担;管理上的问题,哪些事情应该按制度按流程,哪些事情可以自作主张;双方关系上的问题,哪些场合该让谁出位等等,都没有好好沟通,积重难返,最后都是在财务上出了问题才新帐旧账一起算,最后一拍两散。
大家都没弄明白一个事实,所有的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说一番话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大家合作的项目八字还没一撇,谈这些过于具体的什么分成比例啊制度管理啊,都显得为时过早,或者无从谈起,没依没据。这时候谈的,主要是双方对于项目的评估,包括盈利模式,投资周期,发展规模等等的预计,双方有各自的角度,各自的目的,各自的想象,这个一定要缩短双方各自理解的差距,把目标渐渐谈清晰,把双方的需求的目的都弄清楚。
第二步,有了前期的这些沟通基础,在项目走到合适的时候,总有一方必须提起来,谈谈钱都事,这时候双方都明白,不是谁贪钱,而是一开始就需要谈的那些问题,现在时机到了,该继续谈了。
第三步,在项目继续运行了更多的时间以后,双方的实际感受逐步明确,工作分工的清晰度渐渐形成,大家对于项目运作的实际情况有了真实的依据,再不是纸上谈兵,于是有了更进一步磋商调整的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调整后确定下来的关系和操作习惯,就基本成熟了,后面合作才算度过磨合期,进入自动化模式。
我们需要在开始之前,就认真的思考和沟通,郑重其事的聊,这才是真实了解双方的最有效的方法,不能靠默契和忍让。
从一开始,就要想到分手的时候该怎么弄,才能化解潮汕人合作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