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毛姆,如果您觉得这个名字还有点陌生,不妨去书店买一本毛姆的《短篇小说精选集》,相信你一定会被上面那些译者的名字惊艳到,傅惟慈、陆谷孙、冯亦代……都是一些看到名字就令人马上立正站好的翻译家或学者。这批中国最优秀的翻译家,在那个精神最贫瘠的时代,像持灯的使者一样把毛姆的作品带给了国内的读者,让国内的读者可以与世界上优秀的灵魂相遇。而《月亮和六便士》可能正是其中最富盛名的一部。
《月亮和六便士》讲述了一位世俗意义上非常成功的英国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在40岁那年突然舍弃所有世俗的身份、地位、金钱,甚至家庭,转而去巴黎、去塔希提岛追求心中的明月——去绘画的故事,在这期间,他的行径无人能够理解,在异国他乡,他承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甚至遭到了文明社会道德上的唾弃,但最终,他在宁静的塔西提岛上,画出了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找到了心中的月亮。
毛姆通过讲述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的一生,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眼前的苟且“和“诗和远方”这种永恒话题的思考。舞台剧《月亮和六便士》将这个故事搬上舞台,以具象化的形式还原了思特里克兰德的传奇一生,令观众通过舞台剧那种强烈的感染力和观照性,在思特里克兰德的身上照见自己心中的某种特质,体会出一种思致的意味来,从某种程度上抚慰了人们的心灵。
毛姆不愧是那个“最会说故事的人“ (香港作家董桥语),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我们看出毛姆对他笔下的人物的臧否保持着相当的克制和冷静。尤其是在“艺术家”已被功利社会妖魔化的当下,我们看毛姆这部近一个世纪前的作品,更是为这份冷静与克制所叹服。
他像个外科医生一样,对思特里克兰德的一生进行了游刃有余的切割,每一段都既精准又冷酷,且不掺杂什么浓墨重彩的个人情感。从某种程度上,思特里克兰德这位为艺术出走的天才,与毛姆的这份特质很像。毛姆通过书写找寻存在的意义,思特里克兰德在绘画中找寻心中的月亮,他们都是纯粹到极致的人,心中已有日月,就不会被任何世俗的情感所桎梏,所以我想也只有毛姆这样冷酷的笔触才能写好思特里克兰德的一生,从而免于陷入或道德上的谴责或艺术上的讴歌的任何一端。这也是剧本不流于世俗,不拖泥带水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舞台剧《月亮和六便士》之所以能带给观众震撼,并不只是因为毛姆擅长说故事。作品的震撼一定是源于对意义和价值的追求,而非对故事的追求。这一点是《月亮和六便士》区别于国内很多原创剧本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
很多国内剧作家把自己定位为“编造故事的手艺人”,甚至觉得这是一种至高的追求,他们太喜欢“匠人精神“这个词了,却从来都没弄明白艺术创作与做手工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满足于生产让观众哭哭笑笑的故事,却从不肯承担思想的重负,也许他们并没有这方面的格局和观念,他们的作品中的人物多是靠原始的欲望活着的,比如对女人的欲望,对成功的欲望,对权力的欲望,对活着本身的欲望………这些人物呈现在舞台上,就像小动物一样,生机勃勃,却又单调无比;他们就像单细胞动物一样,仿佛没有精神上的困惑、痛苦或成长;他们当然是真实的,我也承认这很可能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粗糙和野蛮导致的,但从艺术角度来看,其格局不可谓不局限。说真的,但凡一个对精神有点追求的人,谁又在乎一个还处于野蛮状态的人到底吃什么喝什么跟谁睡觉怎么活的更有钱一点呢?
《月亮和六便士》之所以令人惊喜,甚至震撼,正是因为它超脱了观众所熟悉的这种“靠原始欲望来推动剧情”的套路,它有一种对更崇高情感的孜孜追求,它在书写史诗般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自由,比如人性的孤独等等。它不是那种沉迷于荒诞与小人物命运的作品,而是充满饥渴地寻找存在的意义的戏,甚至带有浓烈的英雄主义的色彩;在这个粗糙的、野蛮的、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这样探求“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戏,显得那么精致,那么超凡脱俗。
但是,小说精彩是一回事,搬上舞台后不损原著神韵,且能将之发扬光大并不容易。小说原著中,作者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借“我”之口来叙述整个故事。舞台剧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想最大程度上还原思特里克兰德的传奇一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对话的成分极少,更多的是大段大段的独白”,这是相当考验演员的台词功力和表演水平的,同时也给舞美灯光的设置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旦处理不好,就很容易让那些对剧情至关重要的独白变成一出出单口相声。
令人惊喜的是,演员们的台词功底很不错,演的也相当投入,舞台剧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斯特尔克兰德这位极致的艺术家还原度很高。而且剧组各路人马的项目协同作战能力很强,他们通过多道屏风恰到好处的切换,与大段的独白的出现完美契合,产生了一种巧妙的舞台间离感,使得那些大段的独白变成了承接剧情一种方式,表现手法非常巧妙。这种把难点变亮点的手法体现了相当高的专业技能,也体现了剧组高超的项目管理水平。任何一部作品的完美呈现,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一定是因为有一套复杂的精准的程序设置在里面的,《月亮和六便士》带给人的不只是艺术上的震撼,技术上也同样令人激赏。
唯一令我不解的是舞台剧对原著结尾的处理。我觉得戏里结尾那几位总结帝对思特里克兰德的点评显得有点多余,这是 “总结中心思想”式的中国特色语文教育导致的总结控,虽然因为有前面通篇的独白做铺垫,戏尾的独白不至于太突兀,但这些“总结陈词”却抹杀了原著结尾所呈现出的那份悠远思致。
原著的结尾,画面停留在了“爱塔”给思特里克兰德生的那个孩子身上——一个活泼、开朗、快快活活的小伙子,在“我”的想象中, 在一艘双桅大船上干活的画面;他浑身赤裸,只在腰间围着一块粗蓝布;天黑了,船儿被清风吹动着,轻快地在海面上滑行,水手们都聚集在上层甲板上,船长和一个管货的人员坐在帆布椅上自由自在的抽着烟斗。思特里克兰德的孩子同另一个小伙子跳起舞来,在暗哑的手风琴声中,他们疯狂地跳着。头顶上是一片碧空,群星褶褶,太平洋烟波淼茫,浩瀚无垠……
这样的画面结尾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呈现,几乎没有任何难度,这种留白式的结局可以带给观众“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 的意境,比僵化的总结陈词似的收尾要美的多。纵使舞台剧对原著有删减,没有涉及思特里克兰德的这个孩子,但如果能在思特里克兰德死后,他的灵魂在他的那部遗作中,望见明月升起之时令戏落下帷幕,或许也比目前的总结陈词似的结局处理要好的多。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
百年传奇文学《月亮和六便士》改编
舞台剧《月亮和六便士》上海站
2017.9.14—2017.9.17
美琪大戏院
舞台剧《月亮和六便士》北京站
2017.9.9—2017.9.10
梅兰芳大剧院
带你重温经典传奇
-THE END-
本期作者:蓝贝
空间戏剧责编:丸子
空间戏剧,留个空间,给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