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社会有这么多的“鸡娃”家长或“直升机父母”?除了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外部环境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家长太过依赖“管教”的力量。他们认为孩子的表现是家长教育的直接投射,只要家长付出的时间、精力与金钱越多,孩子就会更加出色。
如果你是这样的家长,当听到《不管教的勇气》这本书的名字,一定会诧异地想,“管教孩子”难道不是家长的天职吗?如果家长不认真管教好自己的小孩,那社会上得增加多少熊孩子甚至不良青少年?
《不管教的勇气》是日本哲学家、阿德勒心理学研究者岸见一郎“勇气三部曲”之一,之前我介绍过最著名的《被讨厌的勇气》。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有一个章节已经谈到了父母与孩子的课题分离,这本书则完全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出发,告诉家长一些比“管教”更有效、更恰当的干预方式。
这本书的内容并不多,读得快的话大半天便可以结束。全书分为三个大主题,我按照书中的顺序依次给大家做简单介绍。
1.
第一个主题是“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式”。记得早些年,“赏识教育”的理念深得人心,“少批评、多表扬”几乎是所有妈妈耳熟能详的育儿观,也有很多育儿文章提供了一些表扬孩子的技巧和方法,比如一定要具体、要走心等等。
但本书却提倡对孩子“既不批评也不表扬”,哪怕孩子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父母也不用特意表扬孩子,因为即使不表扬,孩子也能够从取得好成绩这件事情中获得满足感。
作者认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作出自上而下的评价,一般发生于上下级关系中。但亲子关系并非上下级关系。如果孩子总是被表扬的话,那么容易陷入“不被表扬就不好好做”的模式,容易把外界的认可当作自己前进的动力。
那我们应该怎么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呢?作者建议的方式是“向孩子表达感谢”,比如对公共场所没有吵闹的孩子说“谢谢你这么安静”之类的语言,让孩子获得一种对他人的贡献感。一旦拥有贡献感,孩子就不会再盲目地渴望得到表扬了。
对于孩子的学习,作者坚决反对家长时时盯着孩子学习,最好“什么也不说”,因为家长的过度关注会让孩子失去了“自我”的存在感与价值感。家长应该信任孩子有独立面对困难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没有收到孩子的求助,父母绝对不能妄自采取行动。”
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喜欢"盯"着孩子学习的妈妈,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间,因为白天上班不在家,她们担心孩子不用心学习,所以不仅会给孩子拟定详尽的学习计划,晚上回到家逐一检查;还会在家里安装摄像头,“监视”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
这种要明确“看见”孩子在学习才会安心、倾注全力为孩子负责的背后其实是对孩子深深的不信任,不相信孩子会管理好自己,认为孩子必须要在自己的监管之下才会有好的表现。这样的确可能会在短期内获得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却不利于培养孩子应该承担的自我管理的责任。
而避免做一个唠叨型家长更是父母的必修课。生活中大部分家长都有疑问,为什么我们的话越有道理孩子越不愿意听?那是因为他们认为听了我们的话就等于输给了父母。这也是为什么父母越唠叨越催生了孩子不学习的决心。
不管是批评、表扬还是催促,都是家长过度干涉孩子的表现。家长应该摒弃“必须为孩子做些什么”的想法,把重心放在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上面,因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坚实的地基。
2.
第二个主题是“会学习的孩子和不会学习的孩子”。在这个主题中,家长应该注意的两个方面是:不过分重视考试结果,尽量让孩子体会到获得新知识的喜悦;让孩子明白学习并不是完全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将来对社会有所贡献。
过分重视考试结果的孩子,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如果只是为自己而学习,即使是头脑聪明、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尖子生,也有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
书中还提到父母经常告诉孩子的一句话:只要现在拼命学习,以后就能轻松生活。或者只要你现在努力学习、成绩优秀,就一定有美好的未来。这句话几乎每个家长都对孩子说过,认为是鞭策孩子的一句良言。但很可惜,这不是一句实话。
孩子从这句话中得到的真实信息是:学习是非常辛苦的;等上了名牌大学后人生就轻松了。很多孩子逼迫自己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努力学习,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获得解放。但在上了大学面对更加繁重复杂的学业时,却产生被欺骗的感觉,完全失去了学习热情而放任自己。
所以,家长必须正确理解学习:学习原本就是为了获得新知,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不是令人望而却步或必须拼命忍耐的苦差事。同时,学习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持续一生的事情,而不是仅限于青少年时期的艰苦任务。
所以我们要少给孩子喝诸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考上名校人生就一帆风顺”之类的馊鸡汤。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获得幸福感和贡献感的主要渠道。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有形的回报,而是成为有价值、有利于社会的一员。
另外,当面对孩子“不太自觉”或未完成拟定的学习计划的时候,家长也不必进行指责与干涉,而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孩子总会慢慢懂得不应该辜负信赖自己的人。
还有些父母把家中的“考生”看作拥有家庭“特权”的人,不让孩子承担一点家务,这样会令孩子缺乏合作的能力和贡献的机会,不利于孩子成长以后解决比考试更加复杂的课题。
书中也讨论了父母如何应对“沉迷于游戏”的孩子,作者认为“玩不玩游戏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即使沉迷游戏荒废学习导致成绩下降,也只能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父母只需要静观其变即可。”
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父母能做到“静观其变”。作者建议用“好好沟通”替代强硬措施,在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寻找解决办法。
而且父母还要去识别孩子玩游戏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孩子可能会用这种方式故意惹父母着急生气来获取关注,或者为“成绩不好”找一个理由,他们在幻想:如果不玩游戏,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所以,父母应该尽量避免对孩子说“你这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肯定能取得好成绩”之类的话,这样只会令他们长期活在幻想之中。
书中还建议家长不要因为临近考试就为孩子提供特殊待遇,这样不仅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也会让孩子误以为他们是家庭的中心。即使孩子临近考试,父母依然可以享受自己的人生。
3.
第三个主题是“赋予孩子勇敢面对人生的勇气”。这个篇章主要讨论如何帮助孩子建立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勇气和独立解决课题的自信。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孩子获得“自己对他人有用”的价值感,要让孩子成为生活的共同体中的一员,成为一个不仅知道索取而且更加懂得给予的人。
最后,作者强调了父母不要总关注孩子的短处或缺点,比起总试图通过批评来纠正孩子的做法,家长可以尝试“把看似短处的地方当作长处来看待”,即用投以光明的方法驱逐黑暗。当孩子的长处得到重视,自然能学会扬长避短。
总之,作者认为父母应该从“管教者”的角色中脱离出来,赋予孩子勇敢面对人生中诸多课题的勇气,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一个自立的个体。
虽然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内心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但我也深知自己在行动上无法跟作者的建议同步。在“鸡娃”已成为主流教育观的现代社会,此书究竟有没有一些现实意义呢?我认为是有的。
至少它可以帮助我们认清教育的“真正目的”,帮助我们识别平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哪些行为太过疯狂。帮助我们在焦虑失控的边缘学会刹车、回归理性。
当我们无限制地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频频越过亲子关系的界限,过度干预到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当我们在满腔鸡血的育儿道路上一路狂奔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停下来认真思考片刻:我们是否在代替孩子去经历本该他们亲历的种种体验?
就像书中前言所说:迷茫、失误、痛苦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过这些也不是毫无益处。每个人都要通过这些经历来得以成长。除了培养孩子成功的能力,我们或许更应该赋予他们成长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