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平 子涵
2007年夏天,我在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被一幅美丽的景象所震撼——在蓝天落日,白墙金顶的映照下,一位老僧正慢条斯理地扫地,满地钱币犹如尘土和垃圾,被扫入簸箕之中。我的心中突然一阵发紧,敬畏情绪油然而生,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我仿佛找到了人生真实的意义,它不是金钱、权势、地位,而是心灵的敬畏、宁静和快乐。这样奇妙的体验令我沉迷其中、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这样奇妙的心理体验就是一种幸福的终级状态——一种澎湃的福流
人们关于幸福的一些常见误解:“幸福是虚幻的,是种忽悠”,“幸福就是满足”,“幸福就是我比你好一点点”,“幸福就是为人民利益牺牲自己”,“幸福就是看破红尘,与世无争”,“幸福就是给与的”。
讲了幸福不是什么,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案例向我们讲述了幸福的科学定义,最早是由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1)幸福是种积极态度。(2)幸福是种乐观的性格。(3)幸福是快乐的心情。(4)幸福是种愉悦的感受。这里提到了幸福的表情是“迪香式微笑”,有三个特征:产生鱼尾纹,两颊抬高,眼周肌肉的变化。研究表明,迪香式微笑和婚姻幸福有很大的关系:迪香式微笑上镜的学生,30年后,结婚的比例高,离婚的比例低。“迷走神经”的新发现,迷走神经与人的爱、幸福有很大关系。当我们的迷走神经是张开的时候我们体验到的是幸福。福流体验(FLOW),“福流”意即延绵不断的幸福感,具有这些特征:全神贯注,物我两忘,驾轻就熟,目标明确,主动积极,发自内心。他认为,专注地沉浸在某一项工作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主动且目标明确的行动,就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福流”。并且“福流”事件越多人越容易找到幸福的感受,“福流”经历越丰富,人也越容易培养幸福的习惯。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何能一直有这样的福流体验呢?妙招——幸福的五施:(1)颜施——笑的重要性。建议大家经常微笑,这样生活会更加幸福。(2)身施——行动的重要性。除了微笑,参加体育运动、听音乐、欣赏大自然、参加社交活动等,也能带来愉悦的心情。“接触能带来愉悦的心情”。(3)言施——说的重要性。在交往中遵守五句好话,一句坏话的定律。(4)眼施——观的重要性。(5)心施——正心的重要性。
在福流中,一个人所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奖励,一种享受和回报,不需要更多外界的激励,也不需要完成之后才获得奖赏。这其实是许多人需要学习的一种心态,从所做的事情中找到乐趣和意义,化被动为主动,那样收获的不仅仅是成就,还有整个过程之中全然而极致的幸福。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1]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2]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与东亚研究终身教授[3]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北京积极心理学学会理事长
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
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博士
心理学畅销书《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的作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