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199/200】《极简育儿心理学》拆除孩子的“情绪炸弹”,正向引导孩子的“怪行为”,勇敢和孩子“断舍离”,孩子会更有自尊心、自信心、自控力、抗挫力,轻松应对未来的挑战。
一、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一一极简育儿心理学的必修课
父母想走进孩子的内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有一个前提: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互相信任的关系。所以,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应该给孩子亲密的陪伴,让他感受到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如此,父母的一切教养才能行之有效。
1.从孩子出生到3岁: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期。3岁前,多给孩子陪伴、拥抱、爱抚,不要与孩子分离太长时间。父母不跟孩子分开住。在心中建立权威感和信任感。不轻易许诺,许诺了一定及时兑现。
2.接纳分离焦虑,陪孩子度过入园适应期。父母分离焦虑会加剧孩子的焦虑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心情,遵守承诺,离开孩子不隐瞒、不回避。及时接孩子,培养安全感和 信任感。
3.幼小衔接过渡期,陪伴和鼓励是最好的教养。多一分理解,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指导。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保护好奇心,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及时交流学校情况,分享校园快乐,分担遇到的困难。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必要的学习能力。专心听讲、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提供思路,给孩子做示范。
4.夫妻相亲相爱,才能给孩子健康的原生家庭。经营好夫妻感情,给孩子良好的家风的熏陶,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的观念。
5.赶走童年的阴影,避免给孩子补偿性的爱。不迁就孩子的无理要求,尽量每天陪孩子吃晚餐同时聊一天的见闻,给孩子制造惊喜,多陪孩子参加亲子活动。
6.给孩子无条件的养育,而不是有条件的爱。真正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无条件的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理解孩子。爱孩子的优点,也包容孩子缺点;经常肢体接触,满足孩子的“皮肤饥饿”,当孩子犯错时,不要跟孩子讲条件。
7.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也要教孩子遵守规矩。以爱和自由为基础,给孩子定规矩,不守规矩,先了解孩子意图,不要着急批评他。建立规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重复,家长耐心提醒和指导。
二、孩子的敏感期,教养的关键期一一关键期给孩子关键帮助
在孩子身体、心理发育的过程中,有不少智カ和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它们叫作“敏感期”。每个敏感期在孩子一生中只会出现一次,所以父母要把握好机会,给孩子有效的帮助。
1.感官敏感期,开启孩子的吸收性心智。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围绕主题想象,提供道具,玩想象游戏),提高孩子的记忆力(记忆内容,提出任务,调动多感官记忆),训练孩子的感知灵敏度(观察动物,听各种声音,品尝水果,摸不同材料物品)。
2.语言敏感期,培养孩子出色的表达能力。理解孩子的喃喃自语和唠唠叨叨,多引导孩子使用不同的人称代词,多刺激孩子开口说话,耐心倾听,不随意打断孩子表达,对孩子的提问要耐心地回答。
3.动作敏感期,促进孩子的身心协同发展。培养孩子对运动的兴趣,为孩子提供动手机会,锻炼孩子身体的平衡能力,培养孩子独立自理能力。
4.秩序敏感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有序的家庭环境,激发孩子的规则意识,在家居布置上给孩子营造舒适的空间环境。养成健康的作息时间,给孩子营造稳定和谐的心理环境。
5.社交敏感期,引导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鼓励孩子分享,引导与他人平等相处,孩子间矛盾自己解决。
6.自我意识敏感期,激发孩子的独立意识。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问题。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适当放手让孩子独自解决问题。
7.性别敏感期,教会孩子保护隐私部位。正视孩子关于出生的疑问,教孩子认识身体的各个器官,加深孩子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理解孩子的某些反常行为。
8.婚姻敏感期,给孩子健全的爱情观。正面回答孩子关于婚姻的问题,与孩子轻松谈论喜欢谁的问题,不要嘲笑或批评孩子。
9.阅读敏感期,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能力。给孩子提供感兴趣的书籍,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确保阅读是孩子自愿行为,尽可能陪孩子阅读,控制每次阅读时间,阅读注意劳逸结合,亲子共读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三、父母怎么说,孩子オ肯听——高效能父母的沟通法则
父母善于沟通,让孩子主动说出成长的烦恼,同时听得进去父母的引导,是一切教养行之有效的前提。父母应该放下家长的权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和孩子平等交流,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帮他赶走负面情绪,让他的心灵充满温暖的阳光
1.“来,让妈妈抱抱你。”一一肢体交流比语言更有效。多用拥抱孩子,三岁前父母必须每天抱孩子,三到六岁父母要经常抱孩子,6到12岁,放学后要拥抱孩子,12岁以后是具体情况拥抱孩子。撕掉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
2.“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别总是包办一切,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信地做决定;尊重孩子的决定,不要试图操控孩子的选择。
3.“你想要…还是……”——给孩子建议不是命令。用巴掌和棍子立威,注定是失败的父母要品行端正,给孩子做好榜样;父母要情绪稳定,切记喜怒无常;爱与严结合给孩子最好的教养。
4.“我想和你说句悄悄话”——不要当众批评孩子。别用善意的谎言培养爱撒谎的孩子正面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是非对错,教育孩子时要怀着一颗真诚之心,偶而使用美丽的谎言无可厚非,看出发点是什么?
5.“谢谢你,但如果……”——批评孩子的话要裹层糖衣。公平对待孩子,别有了二宝忘了大宝。事先跟孩子商量沟通,不慎忽视了大宝,应及时说明原因。切记说一些挑拨亲情的话。“如果别人也像你一样……”——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其实这也不杯……”——换个角度心情大不同。
四、孩子也要断舍离——懂得放手,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和父母成功分离,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父母应该懂得在恰当的时候放手,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负责。终有一天,孩子会怀着一颗强大的内心,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
1.孩子过度依恋父母时,请把他温柔地“推开”。当孩子愤怒时,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更不能采取暴力制止;不要急着追究原因,也不要给孩子讲道理;接纳孩子的感受,教孩子平复情绪;提醒孩子牢记愤怒是4个原则:不能伤害别人,不能伤害自己,不能破坏东西,不能说脏话。
2.听话不是好孩子的标准,太乖的孩子没主见。孩子焦虑时给他十足的安全感,给予同感三明治反馈。保护内在秩序,帮孩子建立安全感,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平和、乐观的父母。
3.哪怕孩子会失败,也要给他独立尝试的机会。孩子恐惧时,科学赶走胆小鬼。多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重建科学的认知;采用系统脱敏法逐步帮助孩子消除恐惧;培养孩子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
4.孩子向你求助时,鼓励他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孩子沮丧时,给他打足不服输的气。接纳孩子的失败,用“爸爸妈妈曾经也……”宽慰孩子;给孩子方法指导,鼓励孩子去争取成功;教孩子从失败中学习,让孩子明白失败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5.别再替孩子做决定,让他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孩子害羞时鼓励他大胆表达自己,充分接纳孩子,及时鼓励孩子;创造机会鼓励孩子大胆开口,鼓励孩子去玩勇敢者游戏。
6.别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为一句空话。教育孩子管理自己的生活,让孩子承担简单的家务。当孩子向你求助时,鼓励他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打消孩子依赖心理,让孩子学会做家务,给孩子解决问题的信心,教孩子一些做事的方法。别再替孩子做决定,让他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利用情境假设培养孩子的决断力,鼓励孩子虚心接受好的建议。
7.“是他先动手!”——孩子间闹矛盾别立刻插手。以平常心对待,切勿激化矛盾;把孩子从受欺负中解救出来,教孩子用语言表达不满和抗议,教孩子在挨打后正确的“打架”。
8.让孩子接受自然结果的惩罚,吃一堑长一智。自然惩罚完全是是公正的,避免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顺其自然,不要添油加醋,不要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来区别对待。
五、父母小转变,孩子大改变——正面管教的心理技巧。
每个父母都有自已的性格特点,从而有独特的教育方式,其中有一些方式对孩子“有害无利”。父母应该及时觉醒,避免用错误的爱伤害了孩子。其实,只要父母做一些小小的转变,孩子就会有很大的改变,取得巨大的进步。内个
1.“别说孩子了,他还小。”——袒护型父母,要“狠心”和孩子定规矩。
2.“你给我好好听着……”——领袖型父母,有话不妨蹲下来和孩子说。
3.“再闹就把你屁股打开花!”一一棍棒型父母,孩子要的其实是言传身教。先进行自我教育,再去教育孩子孩子。
4.“你怎么总是把饭弄洒了!——抱恕型父母,批评十遍不如夸奖一遍。
5.“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恐吓型父母,请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
6.“你怎么这么笨啊!”——打击嘲讽型父母,别轻易打碎孩子的自尊。多看孩子的闪光点给孩子信心;多对孩子表达信任给孩子勇气;多对孩子表达期待,给孩子力量。
7.“你怎么总是比某某慢……”——攀比型父母,别总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认识孩子之间的差异。
8.“你自己玩吧,我忙着呢。”——忽视型父母,别关上和孩子交流的窗。每天聊天,享受外出时光,带孩子参加趣味活动。
六、拆掉孩子的“情绪炸弹”——疏导孩子负面情绪的心理技巧
孩子的负面情绪犹如滚雪球,终有一天会在孩子内心“爆炸”,使孩子的成长道路变得坑坑洼洼,甚至改变了方向。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父母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帮他及时消除负面情绪,让孩子乘风破浪前进。
1.孩子一生气就大喊大叫——安抚愤怒情绪有诀窍。正视孩子发脾气是一种情绪宣泄,耐心地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再给他讲道理。
2.“不给我买我就不回去!”——4招治住任性的孩子。安静缓和法,不予理睬法,注意力转移法,通俗讲解法。
3.孩子见到小猫小狗就躲——赶走孩子内心的胆小鬼。多带孩子参加挑战性活动,多陪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当孩子受委屈及时安抚孩子,支持并协助孩子去探索,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创造温馨的家庭,有意识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习惯,教孩子如何照顾自己,遇到困难先鼓励引导后协助。
4.孩子失败了就不愿意再尝试——巧妙把握挫折教育的度。接纳孩子的挫折和失败,帮孩子分析受挫的原因,鼓励并陪孩子再试几次。
5.孩子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用分享赶走孩子的孤僻。
6.“我怕我做不好。”——别让担心和焦虑压垮孩子的肩膀。从生活点滴中让孩子树立自信心,陪孩子去尝试他不敢尝试的事情。
7.孩子见不得别人比他强——让妒忌心悄悄地来悄悄地走。帮孩子找到自身的优势,引导孩子把嫉妒心变为进取心。
8.“我不想上学!”——给孩子心灵松绑,化解厌学心理。
七、正确对待孩子的“怪行为”——破译孩子的行为心理密码
孩子总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行为,让父母疑惑不已、担心不已,于是见一次阻止一次。其实,有些行为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表现,父母如果过度干涉反而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因此,要懂得区分,正确对待。
1.一个故事讲了十遍还要听——为什么孩子喜欢重复?重复行为有利于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和意志力,重复代表熟悉,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锻炼孩子的生活技能。读懂孩子的重复行为,不要粗暴斥责或横加干涉,讲同一个故事是可以变着花样来点新鲜的,给孩子准备逻辑严谨、情节有趣、富含道理的故事。
2.“别碰我的东西!”——孩子这么凶,并不是霸道。尊重孩子的不分享,切勿强迫孩子分享;通过引导沟通,逐渐地培养分享的观念,向孩子灌输轮流、借用等观念。
3.孩子喜欢打人——他并没有恶意,只是想和别人亲密。及时制止孩子打人的行为,找出并消除孩子的模仿源,教孩子正确地释放不良情绪,让孩子释放过剩的精力,都用故事和游戏引导孩子。
4.孩子三句话不离“屁屎尿”——爱说脏话的孩子并不坏。别太敏感,避免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净化家庭的语言环境,不给孩子模仿错误的机会,教孩子学会表达情绪,正确的发泄内心的不满。
5.孩子喜欢一个人待着——别打扰,让他享受独处时光。
6.孩子喜欢乱写乱画一一别埋汰他用想象力创造的杰作。
7.“不、不、不是我做的。”——孩子爱撒谎,不必当面拆穿。控制好情绪看透不说透教,孩子明辨是非黑白,不要因孩子撒谎贴标签。
8.孩子经常欺负弟弟妹妹——生了二宝后别冷落了大宝。
八、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一一孩子更自党、父母更省心
个人的性格决定着他的命运。在孩子情、行为、心理发展的可望期,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孩子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无异于为他种下了一颗成功的种子。这颗种子将会在孩子一生中不断结出丰硕的成果。
1.自信的孩子,永远不会失去挑战的勇气。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肯定孩子的努力,发现并赞扬孩子的优点。
2.乐观的孩子,从来不会被消极情绪左右。创造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和孩子一起练习微笑,接受缺陷,把缺陷变成美好;拥抱挫折,微笑面对错误,微笑面对孩子。
3.独立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照顾好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
4.勇敢的孩子,能够不断突破人生的上限。
5.坚强的孩子,从来都不会被困难吓倒。
6.负责任的孩子,オ能真正管理好自己。教孩子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7.诚实的孩子,能够和自己内心好好相处。
8.懂得合作的孩子,不会孤军奋战。培养孩子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