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兄弟单位的办公室负责人打来电话,就我两天前发布的新闻信息中模糊带过的关键字眼探讨了一番。同是单位新闻信息发布人,对方寥寥数语却分量十足,直击要害却又隐晦谦逊,说是请教实则提醒。
放下电话,各种念头纷至沓来,一是顿生谢意,毕竟在不熟的情况下,能在别人想不到地方出言提醒而不是看笑话,实在是功德无量;二是暗恨自己没把蹊跷处当回事,只顾贪快而导致思虑不周、行为失当。
最近都在强调规矩,若无伤大雅,对方何必善意提醒?虽则双方均有所犹疑,但自己是个傻狍子,当时无所知也就罢了,此刻再不当回事那真是该走人了。
于是打电话询问稿件的审核领导,一番比较,最终决定还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再参照着集团公司的新闻,客观地描述出来。尤其还将有更多的人参考我们这个先吃螃蟹的,毕竟那蹊跷处人人都得决定怎么处理,跟着集团公司的新闻方向总是没错的。亡羊补牢,能补一点是一点。
事情貌似结束了,可做办公室的人,出了错,弥补了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知道事为什么错,人又为什么做错?弄不清,错误还得犯,很可能还犯大错牵连旁人。不用想太多,最明显的错就至少有两处:
第一错:处事风格冒进,贪快图先却少警醒。这个新闻,领导事先透露了疑问处,自己却未上心,只贪图抢在其他单位前发布,以抢个先提高浏览量,殊不知,此时此刻,稳妥当为先,贪快贪名,必然对异样之处失察觉少见地。所谓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说得就是自己这脾性。
第二错:凡事当有度,自身心中无深浅。对于蹊跷处,自己一是没有足够的敏感性,二是有疑问却没有往深处考量,直接点就是智识浅陋却不自知,最重要的,往常有新闻会找老大审核,这次因为前两个因素连带着把稿件当成了普通信息,也没找老大审核就发布了。环环相扣下,事就出了。如果自己事先将新闻分类,明确哪些可能隐含重要因素,哪些完全没有纷争的可能,那么即便自己分不清,领导可眼明心亮,犯错的几率可就大大降低了。
古人云:闻事不喜不惊者,可以当大事。听谤不怒不怨者,可以处烦嚣。遇难不避不畏者,可以担重任。用心不忮不求者,可以举大略。做人不浮不躁者,可以固根本。比对下来,自己真是汗颜得紧。尤其心粗性躁这一项,实在是频频出错,虽说比往常有所改观,但距离不浮不躁,还是相差甚远。还是要好好追根溯源,把这毛病改了才好。
毕竟,办公室,上传下达,一个指令,往往牵涉全员,不稳妥,简直就是走钢丝,早晚得摔。自己这毛病,以后事事可得长点心,凡事要多思量,若非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稳妥比速度可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