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圆桌派》,刚好点到的“眼花缭乱知识控”这一期,讲了知识付费这一块。
蒋方舟说,知识付费这么流行,不是因为人们爱知识了,而是人们爱付费了。
因为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家的焦虑直线上升,总觉得应该象征性地学点东西,于是很多不同类型的课程就上线了。
有些人抓住了大众的心理,利用大家的“名人焦虑”,便就出现了一波标题党课程,“马云也在看的课程”、“听完十节课你就可以成为郭敬明”、“十分钟了解欧洲史”等等。
大家纷纷购买,觉得这是离马云最近的一次机会,仿佛只要买了这个课程就可以出现第二个阿里巴巴。就像女孩子看到别人的口红色号这么好看,就想要拥有,这就是所谓的在场焦虑,只要别人在的时候我也在,我就好像已经拥有了全世界。
她说,付费只是为了能得到某种知识的优先权,知识付费在某种程度上恰好是反知识的。原本在学校10节课搞定的知识,分成100节课来讲,因为你付费了。
好像的确是这样。
我是一个补习班的老师,每节课两小时,因为没有赶课时的压力,所以当孩子们想胡扯的时候,也会陪他们唠一会嗑。
上节课,讲到作者被贬时期作品的特征时,因为涉及到官与民的关系,就从李绅的生平讲到《三国演义》中108位好汉被逼上梁山,几乎串讲了整个中国古代史,而我是个语文老师。
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可不知不觉两小时过去了,一个知识点没讲完,只能下节课再讲。虽说他们也获得了知识,可他们没学到语文知识。
汪丁丁说:收费的知识不是一流的知识,是三流的知识。因为这是一桩买卖,收了费就得想办法迎合他人的需求。而像《圣经》这种一流知识,是免费送的,因为是你走向我的问题,而不是我走向你的问题,
之前,因为想像大咖一样通过写作实现财务自由,就报了一个老师的写作课,课结束很久以后,才想起来看。
大概看第二期的时候,老师说了一句话,听课的人数越来越少了,已经从第一节课的500多人到现在的100多人,成功的这条路其实不拥挤,没你们想象中那么多人。
是啊,很多课卖得很好,打开率不高。所以,我们获得的知识到底定义是什么?
之前,我为了学画画就报了网课,新鲜劲没过的时候,乖得像学生一样按时上课做笔记,但画得时候还是随心所欲地一通乱画,理论知识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后来干脆不听了也不画了。
后来,我又报了手机摄影的课程。课程结束,老师说了一句,理论终归是理论,还是得多拍,经验知识都是来源于不停地拍。我当时想,报名的时候你不是这么说的啊,你怎么不早说?
朋友因为肥胖导致的身体不好,医生建议她减肥,于是她就瑜伽私教、游泳、健身房报了一堆的课程,结果一斤没减下来。瘦二十多斤,全靠自己每天坚持跑步加上控制饮食,白白花了两万多块愿望钱。
她问我,你说我图的啥?
我说,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们到底在干嘛?
看完这个节目我想明白了,我们只是习惯花钱买心安,因为这是最容易办到的事情,只用花个几十甚至是一百多块钱,连现金都不用,直接手指头点点,安全感就来了。
那种怕被时代淘汰的恐慌,那种无所事事的焦虑,那种出人头地的着急,仿佛就在那一瞬间完全消失了。
可是之后,马云依然是马云,比尔盖茨依然是比尔盖茨,没有出现第二个,而我依然是我,只是账单里多了一份花费,其余的什么都没有改变。
如果只是随波追流,而并不考虑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我们就都是时代的牺牲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