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起源和变革
词源
school,源自希腊文,原意是休息、闲暇时间,估计和我们现在的休闲娱乐场所差不多。
现代式学校的起源
今天我们熟悉的学校,则是另一个起源:
中世纪时,欧洲的书籍与阅读,都掌控在修道院及僧侣之手,欧洲最早的大学是给僧侣和神职人员进修用的。
1.早期阶段:满足传教需求
15世纪的宗教革命+活版印刷出现之后,圣经被译为多种语言版本,为了方便各地人民使用自己的语言来了解圣经,所以欧洲开始铺设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相当于教人识字的小学。
之后为了衔接文法学校和大学之间的差距,才有了中间加两级中学,中小学里再有逐年分级的办法。
2.工业革命后:满足技术分工需求
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学校制度又出现了一大变化。
为了适应工业革命,欧洲各国诞生了许多技术学院,大学开始出现十分细密的知识分科,中学和小学,也为此配套做了更精密的设计。
3.文凭的来源
中学的成立是很近代的事情,并且在当时算是不登大雅之堂,主要是社会底层接受教育的场所与机会,上层社会仍然是因人施教的私人教授法,之后直接进入大学。
社会上,为了鼓励中学这个体制出来的学生,想到可以给他们一纸文凭,证明自己所学并不差,文凭这个东西才出现。
4.体制化
至此,学校的概念才从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大学一脉相承,确立为一套社会上公认的体制。发展到今天,文凭跃身一变,已经不再是求人的凭证,而是傲人的凭证了!
真正说起来,在现代学校体制中,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所构成的中学,才是最重要的发明,欧洲近代用school这个词的时候,就早已和他的原意leisure相去甚远,到了我们这里就更是毫不相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