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两天,重新翻看了《皮囊》这本书。
抛开一切个人意见,我佩服蔡崇达的勇气。他能够解剖自己的记忆,不顾里面的是非善恶,都来呈现,他说这是“挽留,告别,也是对内心惶恐的交代。”
诚实地说,我不敢,我不愿直白地呈现我的生活,不愿在读者面前展示最有痛感的记忆。为什么蔡崇达能?因为他似乎已经站到了一个可以谈论成功学的高度,摆脱和远离了曾经捉襟见肘的生活(不排除我这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我相信,没有一个正常人会在自己没有足够成功和高度的时候,毫不遮掩地和所有人讲述当下和过往的辛酸与艰难,这不完全因为痛感。
反过来说,我最大的感动也在这里:有人不是在向你讲故事,而是在向你呈现真实的记忆。这份感动,保留在读前五章的时候:《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这几章是作者在回忆阿太(外婆的母亲)、父亲和母亲,是全书最感动,最不会被挑剔的地方。读着读着泪水就滑落,更是不经意地掉入自己的回忆里。作者冷静的叙说,一刀一刀解剖着本已熬过去的不堪回首,让你的感动猝不及防,几乎没有招架之力。
-02-
阿太,那个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是个很牛的人。在自己女儿的葬礼上一声不哭,只是愤怒得忙来忙去,还帮厨房杀了一只鸡,她杀鸡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不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这俨然是一个超脱的老太太,让人折服。
阿太更是一个特别狠的人。切菜的时候很用力,不小心把手指头切掉了,还冷静地告诉众人:“没事,就是把手指头切断了。”一家人忙着送阿太去医院,阿太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唯一看到阿太哭是在她九十二岁的时候,她攀到屋顶补一个窟窿,不小心摔了下来,摔坏了躺家里动不了的时候。阿太简直太厉害,所做的事情都超越了年龄。
本书最精华的一句话,就是阿太说的:“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阿太的生活观,被放到了全书的第一章,而且名字也叫做《皮囊》,阿太认为皮囊是个包袱,真正的生命是轻盈的,肉体才带来了污浊的欲望。作者似乎也是以阿太的生活观为本书命名。
作者很熟悉读者的心理,这一章我认为是写得最好的。
母亲是一个很倔强的人。她不仅有坚强独立的童年,而且嫁给父亲之后也是一昧地付出,全心全意地维持着不断出现变故的家庭。母亲的倔强不只在于这样的辛勤和隐忍,更在于那常人不能理解的虚荣心。在父亲病重的时候,却坚持要造小楼。之后在家里穷困不堪,连学费都没有的时候,还一定要按老家习俗宴请亲戚。
母亲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这口气比什么都值得”。这样平凡苦难的人,偏偏坚持着最不可理喻的傲气。在得知房子不久会被拆掉之后,依然坚持修建完成。
后来,作者才领悟到:母亲坚持要建好房子,更是为了让父亲发起的家庭看上去更健全和完整。
这背后,原来是母亲对父亲没有说出口的爱情。
后来我想,正因为这口气,才让母亲撑过了那么多艰难的岁月吧!
父亲,当出现在作者笔下的时候,便是一个残疾人的形象。父亲中风半身偏瘫,后来严重到不能动。而且这是一个脾气不好的父亲,在疾病的拖累之下,经常骂人、打人,甚至抱怨亲人的照顾。
可是,父亲也是有可敬的地方的,那就是同样的倔强。在中风偏瘫之后,起初不相信自己不能好起来,坚持出去锻炼,盲目地乐观,相信自己会再次扛起自己。尤其是有一次的台风天气,父亲都拼了老命地要出去,一天都不能荒废掉,抗争得执着又惨烈,足以见得父亲的固执和倔强。而这些倔强,大概因为他也害怕自己永远好不了吧。
父亲是一个被病痛困住的人,一生好动,生气勃勃,却注定要被束缚。这是悲剧,在这悲情的氛围中,作者也感受到了父亲粗糙暴躁背后的爱:他看到自己的大头贴被父亲摸到发白;父亲像孩子一样拉着不让远行;后来每年只有两三次回家,每个大清早必定会喊很多次“我”的名字。
那份亲情,被诉说得那样清晰,痛也好爱也好,总之都能读出来——那是至深的感情。作者早年奋不顾身的拼搏,就是为了扛起风雨飘摇的家,为了给父亲看病,为了恢复一家的团圆安宁。
-03-
可是之后的十章,除了《回家》这一章依旧真挚感人,其他的篇章都有点凑字的嫌疑。让人在刚刚读过了那样饱蘸着苦难的深情笔墨之后,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读下去愤怒起来。
这是关于蔡崇达的词条简介:作家、媒体人、创业家,国内非虚构写作的践行者,"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曾任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24岁担任《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现任《中国新闻周刊》主编; 2013年创办男装品牌"单农",已成为国内最具艺术质感男装品牌;首部作品集《皮囊》于12月9日全面上市。
通过简介和作者自身叙说的家庭过往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从底层社会爬上去的少年得志的人。这里没有任何贬义的色彩,因为作者足够努力,足够现实,能够清晰地一步步为自己开辟出一条路来,几乎没有停止过与生活的搏斗。可是,我也是无法接受作者那样的以自我为中心,还有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自我标榜。
在这里就《厚朴》这一章说说吧,作者笔下厚朴那样荒诞的人,真的很像小说。厚朴,hope,这是一个会被人耻笑的名字。作者是这样认为的,在他的眼里,热血和幻想都是可笑的。
作者说:“不清楚真实的标准时,越用力就越让人觉得可笑。”这是在形容家乡小镇的父母们骄傲地送孩子们到镇上最好的中学上学时的情景。父母精心打扮孩子,小孩在紧张和骄傲中进门,却惹来哄堂大笑。作者说,那时小孩和父母的内心,都破碎了。用力会让人觉得可笑?这话真的不顺耳,也让我觉得作者是因为有了成就而嘲笑自己曾经的过往,并且其实无法释怀。
这章里的厚朴是作者大学时的舍友,是一个很张扬的人,成天把梦想挂在嘴边,做着各种叛逆的事情,无时无刻不想要凸显自己,而且很用力地要活出青春最好的样子。作者不只一次用到了“可笑”这个词,嘲笑着厚朴,认为厚朴不了解真实的世界,所做的一切也并没有意义。
厚朴看上去放荡不羁,组建了一个名叫“世界”的乐队,做各种另类的事情,不断地换女朋友,总是召集着一群狐朋好友在一起狂欢,这样的生活延续了四年,喊了四年“要摆脱庸俗”的厚朴,最后被学校勒令退学,却去求是高干子弟的前女友。作者说,其实厚朴才是一个活在旧世界的人。
不可否认,厚朴是很荒诞没有智慧,可是作者标榜自己是厚朴“最好的朋友”啊!为何看不到一丝丝理解,因为毕竟是要好的同龄人,难道作者没有过一点青春热血的时候,做过任何一件傻事?况且厚朴能够考上和作者一样的学校,肯定是有能力的,不是纯粹胡闹的小混混。
我的感觉是,作者站的高度太高了,而且挑剔,冷静得有些可怕。在本书里,作者也在承认自己精明计算,对人生的每个环节都在精明地计算着,因为输不起。作者叙述自己一直在一刻不停地努力着,现实而理性地奋斗着自己的青春,和厚朴形成鲜明的对比,自己的人生映衬了厚朴的失败。
-04-
我能理解,一个从底层奋斗的人,如果有太执着的渴望,会变得非常狠,同时也会失去正常的生活。可是这些冷嘲热讽,以别人做主角实际上标榜自己,实在无法认同,同时更读不到感情的色彩。
在后面的章节里,似乎都读出了相似的怜悯式的“自大”。这些和前面写亲情的章节相比反差很大,让读者很难适应。那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少了更多的真情。
总之,读《皮囊》,读出了批判性思维。任何意识都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或许是因为前面章节写得太好,后面的才会显得那样不顺眼吧?
我相信:皮囊之下,只有真实平等的真情才是打动人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