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春晚,苗阜、王声的相声《这不是我的》爆出金句:曾子曰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乍听只觉得有意思,细琢磨才品出其中的味道。我们用自己构建的只是体系来认知这个世界,心里还告诉自己世界是这个样子的。台湾作家张德芬有本畅销书《重遇未知的自己》里面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句话或许就是对金句的另一种更深层次解读。因为自己又何尝不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2-
第二件事本来是准备写一个儿时看到的小故事,但是在搜资料的时候看到群里的小伙伴就写作的理解产生了分歧,A小哥认为写作要一气呵成,如滔滔江水似的一泻千里,想要那种顺畅痛快的感觉,不想东拼西凑来做毫无意义的码字,虽然已经有几篇可以交作业了,但是并不满意,而且已经心生放弃之意。
C姐劝解他要保持笔感,现在即便是感觉困顿,也可以将自己的真实体验或自我剖析写下来,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强行凑字,但是也不能因为要求过于完美而放下“写”这件事情。
更有D姐搬出大师:朱光潜说,两类人对写作有误区,一种是认为自己没天赋,干脆不去尝试,还有一种是觉得自己特有天赋,干脆不练习。两个的结果都是懈怠和放弃,仔细想想其实都是心态的问题。
-3-
前几天一篇《你的知识是如何阻碍你成长的》进入我的视野,从神经元层面解释了学习的本质。大脑通过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来学习一件事物。我们看到鸟就想到飞,存储着“鸟”和“飞”的两个神经元被另一个神经元搭建起了某种根深蒂固的关系。
一个农夫拉着一车猪去送货,路上有一辆车超过他时探出头跟他说“猪”,农夫勃然大怒,踩死油门就想追上他,但苦于载重太沉,速度追不上只好悻悻的作罢。但是当他到了送货地点才发现,后面的开关没有关好,拉的猪丢了好几只。这时农夫才懊恼的想起路人的话,他并不是在骂自己,而是提醒自己后面拉的猪掉了。
可是这就是人的惯性思维,或者说是两个神经元的连接已经太过于紧密了。
如果是接触新的事物,那么只需要存储它们并且给它们建立一种连接。但是当你已经知道1+1=2的时候,下一次你遇到了1+1>2或1+1<2你都会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因为这就意味着你要先打破一种连接,然后重新建立一种新的连接。
-4-
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发生了太多本不该发生的社会事件,每一次都让人们本就紧绷的神经更加如惊弓之鸟般的震颤。
医患纠纷、红黄蓝校园事件、公务员服务态度恶劣,我们看到了太多医生不负责任、老师为图省事,用打骂来“照顾”不听话的孩子、公务员仗着自己手里的芝麻大点儿的权力,刻意为难老百姓,增大了我们办事的进度不说,还造成了极大地不良影响。
但是抛却这些我们从头条上看到的信息之外,仅以我们个人曾经遇到的或者说身边的同学朋友,他们也有身处在这些职位上的。我看到的不乏认真关心病人的医生、也有好多当上幼教的同学,他们工作之认真,对孩子之负责、更有一则新闻,一个客服人员的屏保上写着:我是小仙女,不能跟他们生气,我叫不生气,多大点儿事......让我渐渐收起了对某个群体的指责,而是更加理性的分析问题,更加能够就事论事的给出解决方法。
-5-
每天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都被我们忽视掉了,真正留下来并且影响到我们的信息都是我们经过自己挑选而留存下来的。反过来经过多年的信息筛选,这些信息也塑造了我们自己。
近些年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心理学越来越流行。心理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思维习惯,在当下这个临在观察你自己,自己亲自考量一下自己的想法,不是为了评判对与错,而是对自己多一份观察,对世界多一份感知。
一个没吃过榴莲的人,他永远只觉得榴莲有味道。吃过之后就会是另一种感受了。
-6-
保持一颗不先入为主、不盲目批判、不自以为是的心,全身心的观察世界、观察周围的环境、观察自己的内心。 韩大爷的读写训练营 今是_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