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够拥有超能力,你希望是什么呢?
或许是会飞,或许是能隐身,亦或是能够穿越时空,谁知道呢?估计小孩子才会仔细斟酌这个问题吧。
而在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畅销书《偷影子的人》里,瘦弱的小男孩居然能踩在别人的影子上,就把别人的影子带走,也就是“偷”走别人的影子,这多少为故事带上了梦幻的色彩。
小说从“我”的童年开始讲起,最初就渲染了忧伤却柔和的基调。
意外发现自己非凡能力的“我”,通过与偷来的影子对话,竟然能够触碰到人们深埋心底的创伤与秘密,于是开始默默守护甚至抚慰那些破碎的心灵。
在书中,影子代表留下的嘱托是“为每一个你所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为它们找回隐匿的记忆拼图”,而善良的“我”亦如是履行自己的承诺。
当“我”发现老是欺负我的男孩马格,虽然高大有力,但是却在家中受到专制父亲的压迫,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时,“我”原谅了他的所作所为,甚至为他感到心酸;
当“我”通过警卫伊凡的影子获知他的困境时,“我”帮助他免于被火灾吞噬,甚至为了让他走出童年的悲伤,伪造了一封他母亲留给他的信;
......
书中有纯真的童年回忆、两小无猜的爱情、见证彼此成长的友情以及从未缺席的亲情,而贯穿始终的却是作者奇妙而又真切的想象力,以及点到即止的温暖与爱。
作者用清新流畅的笔触,将这个关于成长、梦想与爱的故事娓娓道来。读完后,有小小的温情和感动,遂将自己撷取的三个感悟记录于此。
一. 所谓成长,不过是最终与自己和解
故事里的“我”一出场,便是与“孤独”相伴:无法融入的小团体、强壮的霸凌者、不可企及的暗恋对象以及抛弃家庭的父亲。
童年的一切,都带有忧伤的味道,于是“我”在“绝望中等待长大”。
然而,在经历了从火灾中救出警卫伊凡、从影子口中了解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成功竞选班长、帮助伊凡从童年的枷锁中挣脱出来等一系列事件之后,“我”虽不知,但真实而强大的自己正在慢慢破壳而出。
这个过程,就是成长。
成年后的“我”,面对母亲的离世,以及被母亲隐瞒的来自父亲的信件,“我”终究选择了谅解,因为“我”明白了来自于母亲无私的爱和来自父亲从未缺席的爱。
直到此时,“我”才真正与曾经的自己和解,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因为父亲离开而孤单的小男孩。
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一路走来,所有的跌跌撞撞,所有内心的委屈,所有儿时的创伤,始终如影随形,塑造了现在的你我。
唯有敞开心扉去接纳昔日的一切经历,无论美好与否,才能真正走出心灵的阴影,成长为真实的自己。
二. 梦想还是要有的,因为在追梦的路上你才能看清自己的内心
故事里,“我”的好朋友吕克虽然继承父亲做面包的手艺,但仍然心怀当医生的梦想。在“我”暗中的助推下,吕克也成为了一名医学生,开始了自己的寻梦之旅。
然而,在真正体验过做医学生的经历后,他终于明白“面包师”才是他一辈子想要从事的工作,因为能够在每天清晨,用自己的烘焙为人们带来快乐,才是他想要创造的奇迹。
如果没有在医学院进修的机会,吕克永远无法甘心做一名普通的面包师,他心底的“梦想”会只会暗自涌动。
当真正踏上旅途时,他才看清了自己的内心,找回了内心的热爱。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梦想。
一辈子那么长,只有不断去做,不断试错,我们才能发现自己擅长什么、究竟想要什么,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梦想,向真我出发,实现自己的英雄之旅。
三. 兜兜转转的缘分,终究会到来
童年时的“我”,为父亲的离开而感伤,看到父母年轻时的照片时,不禁感伤:
“爱是何时离开的?又去了哪里?爱情,莫非像影子一样,有人踩中了,就带着离去?
还是因为爱情跟影子一样怕光,又或者,情况正好相反,没有了光,爱情的影子就被拭去,最终黯然离开?”
那时的“我”,不懂什么是“爱”。
然而,当“我”在海滩上遇见了聋哑但美丽的小女孩克蕾儿,那个会用风筝在天空写出“我想你”的女孩,那个“可以用嘶哑声擦去天空的阴暗、有着大提琴般音色”的女孩时,却不曾想,她已经深深扎根于“我”的心底,成为“我”的曾经沧海。
纵使人生兜兜转转,抛下童年种种回忆的“我”成为了一名医学生,在结束了一段不痛不痒的感情之后,曾经青梅竹马的回忆再次被唤醒。
“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牢牢与过去连在一起。”
于是,“我”用尽全力去寻觅曾经在沙滩上邂逅的女孩,曾经用风筝写下思念的女孩。
命运的潮水涌来,终于在适当的时机,将“我”推向了她。
在故事的最后,“我看到我的影子倾身,亲吻了克蕾儿的影子。”
“于是,无视于我的羞怯,我摘下眼镜,模仿影子的动作。”
“就在这个早晨,远方防波堤旁的小小废弃灯塔里,塔灯仿佛又开始转动,而回忆的影子正低低向我诉说这一切。”
故事至此戛然而止,一切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