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那个什么牛仔裤借我穿穿啊”?
“哪个啊”?
“就是有洞的那个,你上次穿被你妈骂那个”。
“怎么了奶奶,你这想不开要去乞讨啊”?
“隔壁小区跳舞的那帮老头老太太,最近总越过界到我们这边来,我和你刘叔合计着去和他们比划比划”奶奶说的时候俨然一副江湖大姐大的气势。
我苦笑,看了一眼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爷爷,“随她去吧”,爷爷笑着说道,一脸的宠溺。
奶奶涂着口红,戴着墨镜,嘴里还叼一根烟,穿上我的破洞牛仔裤,手里提着音响就出门了,她要是再扛一把刀就可以出去混社会了。
“爷爷,奶奶都这样了,你怎么就不管管呢”?
“管什么管,我觉得她这样就很好嘛,活泼、好动、年轻有活力,起码呀,比你这个好吃懒做的家伙强”。
“还年轻,天呢,奶奶今年都快85了”!
“嘿嘿嘿嘿,爷爷,那在您眼里奶奶小时候是什么样子呢”?我故意问道。
“你奶奶是你太爷爷用一顿饭换的”爷爷冲我挑了挑眉毛,放下报纸,开心地像个在路上捡了一包糖果的孩子。
1942年河南大饥荒,据说那时候死了300多万人,饿殍遍野,吃饱饭在当时是一种奢望。奶奶是河南平顶山人,一家五口,爸妈带着三个孩子逃难,又饿又渴,在隔壁家门口休息,隔壁吃的也不多,只给了碗水喝,最小的孩子也就四五岁的样子,实在饿的受不了了,放声大哭。
太爷爷听到哭声就出门看,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瘦,实在太可怜了,有一个稍微大点的,也是皮包骨了。
太爷爷是陕西宝鸡人,而爷爷当时在国民党的部队中当厨师,而宝鸡正好处于关中的粮仓-关中平原,爷爷又在部队供职,所以家里吃饱饭是没有问题的。
爷爷就从家里拿了几个窝头,分给他们一人两个,狼吞虎咽。
吃饱了后那个妈妈摸着眼泪说:“这三个娃娃俺们不一定养活的了,俺看您家还能吃饱肚子,求您收留一下俺们大女儿吧,给娃一口饭就好,跟着俺们可能只有死路一条”说完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太爷爷面前。
而那个三个孩子的爸爸则在一旁偷偷抹着眼泪,其他两个小点的忽闪着大眼睛瞪着姐姐。
太爷爷膝下无女,看着骨瘦如柴的一家人,心一软就答应了。
“花娃儿,是爹娘对不起你啊,今生无缘做母女了,跟着这一家好心人谋个生路吧”,说完跪下来给女儿磕了个头,一家人拿着太爷爷给的吃的又上路了。
这个女孩就是我奶奶,那年她15岁。
太奶奶死的早,太爷爷和爷爷相依为命,家里有三亩地,种点粮食,平时弄点野菜拌拌饭,凑合凑合也够一家人一年吃的了,爷爷平时不在家,有个女儿后,太爷爷便找到可以说话的人了。
奶奶刚开始怎么都不能理解为什么爹娘不要自己,话也少,太爷爷就带着她去地里挖野菜,和着玉米面做饭团子吃,去庄家地里拔草,慢慢地奶奶身体恢复了,人有了精神,话也多了。但一直闭口不提自己爹妈。
爷爷所在的部队就在村子附近驻扎着,也常常回家,一来二去便和奶奶有了感情,奶奶天生性格活泼、经过了生活磨炼,她不消沉,反而乐观了起来,最后在太爷爷的主持下,他们结婚了。
在那个年代,生活从来都不是轻松的。
结婚那天,得知奶奶从没有吃过白面馒头,爷爷去部队偷了两个。
“太好吃了,太软了”奶奶哭的像个孩子,同时还不忘大口大口地吃。
第一个孩子出生,爷爷为了给奶奶补身子,去部队偷猪肉,被抓了,一些军官拿他取乐,最后爷爷被剁去了一只手,放了。
其实他偷了两块的,另一块藏在了裤腰带里,他关心的不是自己的手,不是自己的痛,而是裤腰带里的那块肉,回去煮了给奶奶吃,奶奶含着泪吞下,然后嚎啕大哭,爷爷却开心地笑了。
伤势好点了之后,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在奶奶的劝说下,爷爷参加了八路,跟随路过的部队去了井冈山,爷爷走的时候,奶奶没哭。
“你要跟着八路好好干,把日本人赶出中国,结束这兵荒马乱,咱们经历过的事情,让娃娃不要经历了,太苦了”奶奶边给爷爷背包里装干粮,边说。
“放心,一定把小日本赶出中国,我向你保证”,爷爷意志坚定地说完,便带着奶奶的牵挂和嘱托消失在了队伍里。
一天下暴雨,赶着收庄稼,祖孙三代一起忙活。
到了半夜,孩子睡不着觉,发起了高烧,找村里的医生开了几副药,高烧一直不退,奶奶知道,这时候小孩子最容易夭折,她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整宿不睡觉,边用扇子扇,边用湿毛巾一直敷孩子的额头,孩子的呼吸渐渐微弱了。
“娘,我好难受啊”,这是娃儿说的最后一句话了。
第二天早上,孩子手脚冰凉,她强忍着泪水,用个小木匣子装着,埋到了自家的祖坟里。
“和祖宗们在一起,即使没有爹娘在你身边,你也不会孤单”。
她回家后悲愤难泄,用刀扎伤了自己的手,太爷爷知道后,晕倒了。
老人身体本来就差,怎么能受的了这样的打击,为了给太爷爷需补充营养,她大冬天去河边抓野鸭子,掏鸭蛋,夏天去河里捞贝壳,打野枣,秋天去给别人家掰玉米,割麦子来换取鸡蛋,那时她还不满20岁。
她偶尔会收到爷爷的来信,她不识字,只能由太爷爷读给她听,着是她持久的忙碌和悲伤后唯一的慰藉,也是最开心的时刻。
抗日战争胜利后,爷爷带着军功章回到了家,一只耳朵被炸掉了一半,他当初答应奶奶的,说到做到。奶奶开心地拍着他的头,含着泪:“人在就好,回来就好”。
爷爷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包白糖递给了奶奶“部队发的,以后不会有战争了”。
奶奶带着爷爷去了祖坟,他们抱头痛哭。
次年他们就有了孩子,也就是我大伯,家里的吃穿用又紧张了起来,奶奶应征去了县城的缝纫机厂工作,下工后,奶奶将一些大片的废料收集起来,给家里人补衣服用,大片的还可以做尿布用。
爷爷则去了大队当上了饲养员,喂猪、喂羊,那时候为了防止猪胡乱交配,小猪是要被阉割的,割掉的睾丸,在爷爷眼里那也是肉啊,他舍不得扔,就捡回家,煮了吃,对家人来说那可是一顿大餐。
接着爸爸就出生了,接着是小姑,那时候爷爷奶奶都很忙,太爷爷带着三个小孩,在爸爸的回忆中那时虽然很穷,但超级快乐,他们去探险,去摘野果子吃,太爷爷教他们识字,家里的大黄狗豆豆是他们忠实的伙伴。
生产队解散后,爷爷奶奶就开始养猪,卖肉,供孩子们读书,盖新房。
爷爷奶奶用他们的坚强乐观影响了我们这两代人,小姑是一名教师,大伯是工程师,爸爸则跟着爷爷学手艺,是一名出色的厨师。
“现在的生活多好啊,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梦寐以求的,真没想到我们这把老骨头了还能亲眼看到这一切”这是奶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用妈妈的话说啊,奶奶现在是家里最潮的,她和很多老太太不一样,她爱捯饬,爱旅游,爱逛商场,爱K歌,爱跳舞,爷爷就陪她疯。
我们出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狼烟战火,没有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当遇到挫折打击,就意志消沉、郁郁寡欢、有的甚至一蹶不振,而奶奶从战争年代一路过来,却满怀希望,坚强乐观,这样的盛世,正如她所愿。
“你奶奶是不是刚才说和隔壁老刘头一起下去了”?爷爷冷不丁问了我一句。
“对啊”!
“你腿脚快,跟上去给我盯着,我随后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