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根深蒂固地烙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抹之不掉。其实,我也希望这样,永远年轻多好。
库诗,是彝族年的称谓。“库”即年,“诗”即新,“库诗”亦即新年。按彝族的历法“太阳历”计算,每年的农历10月是彝族年时节。彝族年要过三天,即:库博吉、朵博、波吉。
库诗的第二天,也就是新年了,与春节的大年初一相似。这一天,叫“朵博”,是新年月首的意思。朵博这一天,可以说是我们小娃娃们的天下了。
头一天在杀过年猪的时候,大人们会备上一只煮熟了的猪前蹄,是专为小娃娃们预备的。朵博,有个重要的活动,叫作“切猪蹄”,这是小娃娃们日思夜盼的活动了。朵博当天,大人们挨家挨户地轮流着去“支依波”了(讨各家剩余的酒喝),而我们这些娃娃们则各自拿着大人为我们预备的猪蹄子,另外还要带齐诸如熟猪肉、豆腐、各种调料、荞馍馍、刀具等一应物品,当然不用说要用编制的网兜背上那只猪蹄了,然后迫不及待的向约定的地方出发。
娃娃们呼喊着奔向约定的地方,叽叽喳喳的热闹非凡。共同推选出一个年龄稍大而且有号召力的出来当指挥,带领大家开展这天的活动。
小头人一声令下,大家立即找到一处较平整的地方,开始修灶。灶,是用三个石头围成的锅庄,叫三锅庄,虽然是象征性的,但也有模有样。“捡柴来”,小头人命令道,于是娃娃们齐喊一声“是”,跑去捡拾来一些干了的树枝树丫,放进三锅庄里点燃,把锅儿放到三锅庄上,开始烧水做饭。小伙伴们有的找来平滑的石板当菜板,在石板上切猪蹄、切豆腐,有的负责炒肉炒菜,有的负责烧烤猪肉,叽叽喳喳的吵成一片,却也各行其是,紊而不乱。所有彝族年的过程,都在这里演示一遍,疏而不漏。娃娃们嘴里吃着肉,边吃边高声念诵着大人们教的谚语:“库诗三天吃饱饭,饿饭的时候会跟来”,围着锅庄转圈圈,尽情宣泄一番心中的快乐。
小的时候,等待库诗时节的到来,等呀等,等得十分煎熬。那日子,好像特别长、特别慢。每每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两只小手抱着头,幻想着库诗朵博来到时应该怎样花样翻新。慢慢睡着了,梦里还是库诗朵博那美好的愿景。
现在过年大鱼大肉,鞭炮轰鸣,焰火连天响,还东家吃西家请,压岁钱应接不暇。可我还是怀念那久远的儿时库诗朵博的年味,虽然没有得过大人发的一分一厘压岁钱,没有放过一发炮仗,心里却感觉很快乐、很满足、很幸福。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什么都忘得差不多了,就是那儿时的年味,却始终缠绕脑际,都是满满的记忆和甜甜的回味!
投稿:#羽西X简书红蕴新生#
传送: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