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天6岁半还差14天,看着他熟睡的样子,我特别安心。晚上,我们之间的关系是特别亲密的,因为他喜欢坐在我的身边听我讲故事,喜欢我陪着他入眠,兴许因为依偎在妈妈身边有种美好和安全感吧。而白天,我们的关系却时好时坏。因为,白天我们之间会因为彼此不能接受的或不符合彼此期待要求的事物和情绪的出现,而画风突转,彼此关系变得不那么和谐。
当刚收拾整齐的儿童房和客厅不到十分钟就可以变得像是被扫荡过一样时;当眼看上班都要迟到了,孩子还在默默唧唧地不愿吃早餐拖延出门时;累了一整天,到了睡觉时间孩子还不肯上床睡觉时,我总是在努力地告诉自己“控制情绪,不能发火”。可是,那些被理智压制的焦虑情绪并没有自动消失,它只是被深埋,而从来没有机会被处理。
儿子长大了些,比较机警,即算我强压住心中怒火,或者在冥思苦想计策和方法时,儿子还是能从我的表情中觉察一二。所以他近半年来,经常性地偏着头问我:妈妈,你怎么啦?不开心吗?或是,妈妈,我让你不开心了吗?
在资讯发达的今天,父母们每天都在学习怎么去培养好自己的孩子。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不断提醒自己打造高情商的孩子,首先要学会做一个会用”共情“ 和”接纳力“ 的父母;我们要最大化的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在孩子面前做到不急躁不发脾气,才能让孩子心平气和地长大。
可是当我们努力地学习怎么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时,却没有了时间和精力好好消化自己被压抑的情绪,或是没有办法试着接纳自己的好与坏。
我们告诉自己因为我们是大人,所以应该有情绪自控力。但是,这种情绪自控力应该是控制自己不因为情绪的变动而做出出格的行为,而不是试着控制自己不可以有消极情绪。行为是可以被控制的,但是感觉是不可以被控制的!当自己有了不好的感觉时,可以向别人掩盖,可是却无法向自己掩盖。
试图向别人或是自己掩盖,压抑自己的情绪,最后只能让自己陷入消极情绪的积累中;我们唯一能为自己做的就是去接纳自己的那份“不好的感觉”,当被自己接纳后,我们会发现原来那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相反,没有被接受的坏情绪只会越变越强大,像力的反作用一样。
或许有时候我们根本不用去深究自己想要什么,怎么样才能快乐起来,当有了不快乐的情绪只需要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它就是你的所有感官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