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以前也不大读书,总觉得时间和精力有限,读完一本书要花很长时间,而且读了书之后,生活和工作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直到我遇见《这样读书就够了》,我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彻底改变了。我不再以读完一本书为目的,不再给自己读完多少本书的压力,我开始觉得只要能从一本书的一段文字中获得一点启发,能促使自己的行为发生一点改变,就值回书价和读书付出的时间了。
去年11月底,我加入了“i读书”群,开始和一群爱读书的小伙伴们持续地读书,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21周了,回顾这段时间的读书经历,我发现要做到持续地读书只要3步就够了:
- 找爱
- 分享
- 践行
1.找爱
“找爱”这个词是我在今年的AHA大会和来自台湾的91学的。找爱的意思就是找到你读书的目的,想清楚你为什么而读书,你为什么爱上读书,读书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甜头?如果找不到爱,你就没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很容易半途而废。
比如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后,我学会了如何在不使用“武力”的情况下轻松应对无理取闹中的女儿,让她乖乖听我的话;读完《习惯的力量》这本书后,我养成了晨跑和平板支撑的习惯,在没有改变饮食习惯的情况下,体重从75公斤减到了68公斤。读书让我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这可能就是我找到的爱吧。
2.分享
i读书群的小伙伴们不仅要读书,还要每周输出一篇读书笔记或文章,分享自己的收获。今天是我加入i读书群的第21周,这篇文章是我在简书上的第21篇文章,没想到从小就怕写作文的我竟然能每周写出一篇文章。借着这个机会,要感谢一下i读书群里所有小伙伴的陪伴;感谢所有给我打赏过的读者尤其是第一个给我打赏的微信好友;感谢所有接受(或者拒绝)我的专题投稿的“版主”尤其是第一个接受我投稿的版主南柯斯摩;没有你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给我鼓励,没有这些爱,我是不可能坚持写到这篇文章的。
“老师们常说,他们第一次真正理解教学材料,是在自己去教学生的时候。”
这是《学习之道》里的一句话,通过这半年的写作经历,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因为心里想着要分享,读书的时候会更有目的性,会带着淘金思维去读书,心里会想着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分享;因为要分享,读书的时候我会在书上做笔记,读完书后会主动回忆书中讲了哪些对我有用的知识(《学习之道》里面提到的主动回忆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因为分享,我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书上的知识,把书上的知识和自己的经历和行为结合起来,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经常分享的人更容易做到知行合一。
3.践行
自从看了《这样读书就够了》,我认识到读了多少本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知识已经内化成你自己的知识,有多少知识已经转换成你自己的能力,有多少方法和经验已经应用到你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了。比如我看完《习惯的力量》之后,就开始设计我的晨跑习惯,开关是什么,惯常行为是什么以及奖励是什么,(具体可以看我之前写的用习惯思维制定行动计划)设计完成之后就立马实施,现在我已经真正养成了晨跑的习惯,一天不晨跑就难过,每当想起晨跑的时候不再是“起不来”的痛苦,而是跑到篮球场投篮的兴奋感和“瘦成一道闪电”的渴望。
只有践行,你才知道书上的方法对你是不是有用,用了之后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好处,越践行越能体会到读书的爱。
总结一下,我的读书之道就是寻爱之路,通过分享和践行不断地找到爱,不断的爱才是持续读书的动力和源泉。你也试试吧,你也一定会发现读书的乐趣,改变自己的行为,让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