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多菲有一句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人们被桎梏在阶层的牢笼里,内心想如空中的鸟般飞翔,所以自由尤为可贵。他们希望有一个自由的身体,随意地想跑就跑,想笑就笑。而现在的人们拥有了自由的身,更想要一个自由的心。
读林清玄的《星月菩提》,其中有一篇关于自由的文章。
文中说日本近代的禅学大师山田灵林,把世界上的人归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淳朴未开发,不受任何知识上的苦恼,能和平生活的人叫做自然人;第二种是头脑清晰,智能发达却反而受知识的烦恼,导致神经过敏,始终无法与他人相处,过着不愉快的生活的人叫知识人;第三种是超越了知识的苦恼和情谊的苦恼,能任运无碍过活的人叫自由人。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人,他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
某家五人居住的前廊上,一双拖鞋没有摆好,且翻了过来。这家的下女正好几次出入主人的房间,办好了主人的指令差遣,她却对翻过来的拖鞋一点都没有注意到,还是如常做着被吩咐之类的事情,对其余的一概不管。所以她每天生活的非常的快乐,能吃能喝,能睡就睡,没有任何的心事,这样的人就是自然人的表现。
这家的少奶奶是一个大家闺秀,她出身名门,读过大学,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当她看到翻过来的拖鞋时,想要翻过来,却因为有一件紧急的事情要处理,没有来得及去做。后来她来来回回进屋好几次都觉得拖鞋有些碍眼,但是却没有及时的纠正,所以她这一天里忙忙碌碌的同时,还把心思系在拖鞋上,导致她心神不宁,焦虑不安,这就是有典型的知识人。
另一个是这家的老太太,她去屋里找儿子,看到翻过来的拖鞋,随手就把鞋翻正了,然后也没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她是一个沉着应对的人,善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处理好,还能够马上把这件事情给忘掉了,心静能一直保持平静稳定,这就是自由人的典型。
我们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人?其实我们可以把拖鞋看作是烦恼的一种象征,自然人他从来不知烦恼是何物,也从来不会为烦恼忧愁。
知识人却往往因为自己的知识丰富,想的事情多,而陷入了烦恼中,像在一个激流中的漩涡打转,找不到出去的路。在紧张和焦躁的状态里,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反而没有实现它应该有的价值,成了困住自己的牢笼。
世上有多少像老太太一样的自由人呢?他们把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收集起来,面对着各种问题,用经验来解决,从而达到心性的自由。
我们都是凡人,有多少人希望能够做到像自由人一样来去轻松?
对中年后的我们来说,看惯了人世间的烦恼,经历过了人世间的风浪,把欲望看得淡薄,崇尚田园归隐,希望有天能够达到身心自由的境界。
希望在乡间,有一处僻静的小院,整日与泥土草木打交道,远离人群,远离嘈杂,让心情平静下来。
有一句话叫大隐隐于市,能做到像真正的隐者一样,身体虽在红尘,心却脱离俗世。在热闹的红尘里,能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实现了身心自由。
可见,自由的道场并不在于环境,也不取决于环境的安静与否,最主要的还是依心而定。
一个内心纷乱的人,即使走进寂静山谷,田野平原,心灵也不会有所改变。相反,对于一个拥有平静心的人来说,即使是住在红尘万丈中,也不会乱其心性。
自由的环境不在于人迹罕见的山野,也不在晨钟暮鼓的寺院,其实就取决于自己的心意。心是自由的,自由就无处不在,无处不安,那么你住在什么地方,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想像老太太那样参悟到人生真正的智慧,那就我们少一点贪念,少一点物质的纠缠,多一点淡泊的自由;少一点怨恨纠葛,少一点痴情离恨,多一点平静沉重;少一点思念牵扯,多一点清明自由,心灵得到了超脱,不就是我们渴望的自由吗?
正如林清玄先生在书中的结尾:摆正了拖鞋,再不要放在心上,如此而已。
22年度写作营第125篇(主题文) 1505字 累计20688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