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邂逅,是你不去追求就不会实现的。光靠自己一人努力育儿,不免出现问题而不自知。与很棒的人相遇,接受好的刺激,进一步提升观念,交流分享方法,岂不美哉?昨晚线下参与吴晓颜老师讲座《如何培养好习惯》,便是一次美好的分享会。
特别羡慕目标明确的人,从小就清楚自己的志趣所在,并孜孜不倦钻研。吴晓颜就是这样的人,就读护士专业,但不满足一眼望到头的工作流程,毅然决然辞职。至今,身兼数职,刺桐棋院执行院长,家庭规划师,两个孩子的妈妈。特别提到,棋院要求老师每天与电脑下一盘棋并打卡,深以为然,每个人都需要积极推动。因为懒惰是容易的,而进步是不容易的。世人常选择简单省事而避免精进。
历时两个小时的讲座,吴晓颜老师分享了很多身边的亲历案例,亲切又切中要害。父母问自己:“多年之后,我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将时间的长度拉长,便会预见到坏习惯的危害,开始注意起生活细节,重视习惯的养成。
案例一:追着喂饭 与 固定位置自主吃饭
吴老师举例自己女儿(小学二年级)对食物并无感觉,常常到饭点却充耳不闻,吃饭会挑挑捡捡,最终进食不多,体形相对瘦削。而儿子(幼儿园小班)却截然不同,一喊吃饭总屁颠颠,自己动手,胃口好长得也虎头虎脑。
为什么会差别?小时候长辈总追着女儿喂,一顿饭追下来长达1小时。女儿和食物的关系便是你追我跑,从不曾专注品尝。儿子则固定位置吃饭,并且一岁就开始自己动手吃饭,使用筷子。附加福利,自己动手,锻炼手指肌肉,心灵手巧。
可见,从小良好的进食习惯会影响数十年,很多成年人都无法准时好好吃饭。
关于此点,我还联想到武志红所阐述的,当下孩子与食物关系,可以追溯到婴儿与妈妈母乳或奶粉的互动关系。比如说,妈妈喂养女儿或儿子是否有不同?不过,这点并没有提问。如果吴老师看到,可以分享下。
案例二: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假装做那样的人,装着装着就成真了。
身教言传。孩子是家长的翻版,也是站在家长的肩膀上认识世界。如果你希望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你至少得假装爱看书。耳濡目染之中,孩子也会越来越爱阅读。
吴老师分享,从小跟女儿就开始进行指读书本了。现在,睡前女儿都会自己主动阅读。
培养孩子良好作业习惯。作业前先解决喝水上厕所洗手,保证作业的连贯流畅性。作业之后,孩子自己检查,家长只负责签字。适时适机让孩子承担面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案例三:我们是孩子的镜子
之前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世上居然有人会打骂双亲,不孝也罢,但居然动手动口,实在刷新认知下限。羊有跪哺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难道人还不如动物吗?
吴老师分享,很可能小时候你用打骂对待孩子,指责辱骂孩子,孩子不能反抗,压抑愤怒到潜意识,长大之后,他便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你怎么对待孩子,当你老去,孩子很可能就怎么对待你。
案例四:爱要大声说出来
这是讲座结束后,主任做的分享。爱,要大声说出来。孩子会因为你的无条件的爱,不管遇到什么挫折,生有可恋,不至于做出极端的事。当时聊到这个月泉州地区三名中学生以跳楼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不禁唏嘘。
父母的身教言传是最重要的
讲座题目是“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但更多探讨的是父母如何身教言传。为人父母,是世上伟大的职业,需要注意自己的思维理念,行为,语言。
理念
注意你的思想。李嘉诚说,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事。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身为父母,要时时注意自己的思想,摒弃陈旧过时观念。要知道,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子女与你亲近,也就那么几年光阴。
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家长要尊重老师,信任老师,更不可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不是。父母希望孩子养成的习惯,自己也需要做到。
语言
注意你的语言。孩子是爱面子的,不在外人前指责孩子,不做孩子的拦路虎。家长经常无意识地充当孩子成长路上的拦路虎,包括负向教子,包办代替,急于求成。
家长要信任孩子,知道自己孩子的优点特点,每天的进步点在哪里。不要轻易给自己孩子贴标签。几秒贴的标签,可能一辈子孩子都生活在标签阴影下。自证预言理论,孩子很可能就按你所给的标签去生活去长大。
技巧:运用“电影回放”跟孩子交流,口头复习今日所得,保证亲子交流时间。
电影回放举例:
孩子,今天上学开心吗?
今天你们第几节课是数学课?
数学老师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老师讲了什么?
留了什么作业?
.......
结尾:
我们开车时,会根据路况调整方向盘,会固定公里数保养车辆。养孩子,也需要根据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愿在育儿道路上,妈妈们持续努力,跟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