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25岁是年轻时的一道分水岭,这个界限前,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个孩子,享受某些权力和包容。
仿佛过了这个年岁,我们需要快速长大、成家,成为某种人,成就某些事。
这些都无可厚非,人嘛,长大是必然,懂事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二十五岁后,我慢慢在寻找一种力量,让自己适应年龄带来的变化和不变,也让自己更加笃定,脚下所走的每条路,即便不完美,但至少没那么遗憾。
这条路上,每个人的岔路口都各不相同,我们要学着舍弃一些东西,迎来一些蜕变。
这其中,我越来越想掌握几种能力,在不断成长的时光中,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01
共情力,是通往人心的桥梁
从前的我,是个说话特别木讷,甚至情商有些不高的人。
不爱与陌生人打交道,更不喜欢和自己看不顺眼的人产生联系。这种特质让我失去了很多机会,也得罪了很多人。
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聊到一个我并不感兴趣的话题,我试图找一个理由结束这场谈话,但用的方法却很“愚蠢”,因此我和这位朋友之间产生某些隔阂。
这种现象在我与家人的沟通中更是如此,我和父母的聊天方式几乎都是自我和自私的,我不太懂得换位思考,这与我从小被家人宠着长大有很大关系。
这种情况下,我不会想别人的感受,只要自己舒服,就够了。
慢慢地,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我已经为此付出了一些代价,甚至被职场中的同事挑明过,我沟通能力和共情力真的很弱。
前几天,我去樊登书店参加读书会,领讲人提到了父母和孩子沟通时的一个要素:共情力。
这个我很早就明白,但却很难做到的词语,在二十五岁后,我想要拥有它。
当我发现,我开始因为公开写作打开了与外界联系的大门后,我也开启了自己共情力的学习。
与人沟通,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收起一些锋芒。
起初,我很不适应,习惯了自我表达的方式,很难在短期做到这种共情力。但我知道,自己必须迈出这一步,很多瓶颈逐渐打破。
我开始做采访专题,做公开演讲和分享。
语言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当有一天,我在做采访时,对方和我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才发现,原来我已经成为了一个学会倾听和理解的人。
他告诉我:“达令,你知道吗?你是少数能够懂我的人,这很难得。”
在那之后,有很多人都说我在某一个时刻,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我觉得很神奇。这或许就是共情力的一种体现吧。
愿意了解,愿意理解,更愿意拥抱对方的心,这是我所拥有的共情力。
所谓越长大越懂事,也许就是越来越懂得为别人考虑,不再活得那么自我了。
我最喜欢听到的一句话是:谢谢你能懂我。
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安慰,因为我在学着共情,学会倾听,学着长大。
这本身就很不易,不是吗?
02
学习力,让我和很多人不一样
在我的印象里,我是个不太喜欢学习的人。小时候,只要看到书本就头疼,为了不上学,我想过很多方法,都以失败告终。
熬过了小学中学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后,学习成了一种没有约束力的事情。
学习了不喜欢的专业,以致于焦虑未来的生活。
不爱学习,成了我最大的成长障碍。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学习的?
确切说,不是爱上学习,而是真正接纳这件事情,并且愿意为此付诸行动和努力。
我想了想,大概是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开始。
那个时候,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白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意涂鸦,但最难的也是不知道该画些什么。
因为岗位需要,我倒逼着自己学习。
学习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学着如何制作预算,如何控制成本,甚至需要学会工作中的某些暗黑技能。
这些都是职场带给我的学习经历,虽然是倒逼,但我发现,学习后的结果很棒。
那些我不具备的能力通过学习慢慢掌握,完成任务,也收获了很多本领,这些本领是属于自己的,无论从事怎样的工作,都可以运用。
比如沟通力,比如学习的意识。
从工作后,我开始明白学习的好处,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自己去学。
当人有了这个意识,才会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接触新媒体写作后,学习成为了我的一种能力。
想做得更好,想走得更远,学习是必然的。
从小白学习摄影和视频,学习做图和排版,这些还只是技能的学习,有很多学习是无形的,更是某种软实力的体现。
这些软实力,让我慢慢变得和很多人不一样。
看待事物的角度,通达情感的能力,应对变化的方式,这些变化,都是学习带给我的积累。
很早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普通二本毕业两年后,我才开始真正的学习》,两年后再看这篇文章,略显稚嫩,但我还是很喜欢其中的一句话: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事情,遇见了在这条路上一同前行的伙伴,最重要的是,我开始了真正的学习,看到了努力的自己。
两年后回味这句话,多了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真正的学习或许不是今天我捧起了一本书开始阅读,也不是我决定做一件事为此付出的努力,而是当我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意义,明白学习背后的底层逻辑是持续性地成长。
它带给我的是不断量变后的积累,所谓走得更远,不就是量变吗?
人一生的质变总会有那么几次,而量变往往比质变更重要。
那些过程中的体会和成长,或许是我们学习真正的意义。
03
平衡力,是得与失的一味良方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经常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当发现想要什么之后,又不知道如何取舍。
这仿佛是一个很难攻克的话题,每个人都知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但却鲜少有人能够做到。
吃水果的时候,我想在盘子里放上喜欢的葡萄和火龙果,这看似并不难,只要盘子够大,放几种水果都可以。
但生活的选择却没有挑选水果那么简单。
在工作中,我想和共事者达成某种默契,但也想坚持自己的主见。
在生活里,我想拥有一些朋友,但更想找到志趣相投的人。
在情感中,我想找到互相喜欢的,又彼此独立的。
你看,我总是在“为难”自己。
明明知道有些选择不能同时获得,但我还是想,或者每个人都想吧。
谁都想要两全其美,顾全大局,也不让自己失望。
但事情往往不会太顺利,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其实就明白,但却很难说服自己。
年纪越大,越明白这个道理背后的意义。所谓舍弃,就是放弃一个暂时的次要条件,抓住最想得到的东西。
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那个次要会变成主要,再次拥有。
选择并非永远地放弃,只是我们都先要做出最大的努力,得到当下最好的结果。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每天不都在舍弃和得到吗?
今天,我买了一件很喜欢的外套,但放弃了那个比较昂贵但很喜欢的包包,因为我知道,冬天我更需要一件保暖的衣服,而不是那个只是看起来好看却不能收纳的包包。
今天,我没有写东西,即便我制定好了写作计划,我和朋友去吃了饭,因为我知道,朋友难得见一次,写文明天也可以。
你看,舍弃有时候并没有那么困难,只是我们什么都想要,最后却什么都得不到。
舍与得的平衡中,我们都在做着同一件事:让自己内心平和。
无论你选择什么,我们都不要感到抱歉和遗憾。
因为没有完美,只有适合。
有时候选择遵从内心,有时候为了大局。怎样都好,最重要的是找到这份平衡力。
有些事可以明天做,有些东西可以不必那么在意。
因为做就是得,得就是最好的回馈。
04
感知力,让我更喜欢周遭的一切和自己
我是一个天生很敏感的人,对人、对事、对语言。
敏感并不是一件好事,有时候会为我带来困扰,因为我的过度敏感,时常会让我感到心力交瘁。
别人的一句话,我会揣摩背后的意思,他是不是在针对我?对我产生了某种不好的想法?
我不喜欢这种神经质的敏感。
这几年,我慢慢变得没有那么敏感了,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词:感知力。
感知力更像是“敏感”的朋友和对手。它趋近于好的一面,至少让我不再那么不舒适。
所谓感知力,是我与外界搭建的一个平台。
我喜欢没事去逛街,并不是买东西,而是看看大街上的人和小商小贩,大家的表情和沟通时传递给我的信息,很有趣。
有一次,我去逛街,和一位卖顶顶糕的大爷聊了很久,我喜欢听,听他说自己的故事,更愿意从他的故事中感知他的情绪。
时而高兴,时而平静。
写东西越久,我的感知力也越强,对于文字的敏感度,让我更愿意走进文字背后的世界。
看书,不仅仅看文字,我喜欢看作者的自传,观影,我更愿意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
感知,与其说是洞察生活,不如说是我更想靠近生活。
那些带着浓浓烟火气的存在和酸甜苦辣的人生百态,真的很有意思。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毕业工作后的我们,总是在被身边的事情推着走,很难再去留意一些存在了。
你有多久没好好看过晚上的落日了?
你有多久没好好吃过一顿喜欢的饭菜,看看你周围的人了?
我想,已经很久了吧。
下班回家,只想躺下来,刷刷手机,没有太多精力在意周围的一切,那盆窗台上的绿植,也许落下了片片残叶,那个很喜欢的人也很久没有联络。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遗忘生活,习惯性地回忆过去。
想起来的时候,看看照片和聊天记录,但却忘记了那时的感受。
白岩松老师在《对白》中的一次演讲,说到一段话,大意是:我们最好的感受来自于当下,比起拍照留念,为什么不能用心感受下风景的美好呢?
感知,是感性与知晓的结合。
我们一边感性地触碰着生活的林林总总,一边将这些感受留存,这本就是一件美好又可爱的事情。
25岁后,做一个愿意感知生活的人,真的很好。岁月的齿轮从不会和我们打好招呼再来临,在这种无声无息的变化中,我们都在慢慢长大。
25岁后的人生,我想活得更通透,更豁达一些。
我喜欢在送给别人的书上写下这个词:自在独行。
这几种能力,让我越来越靠近这个词的真正意义,所谓自在独行,就是拥有自己的生活特质和欢喜,随心一些,自在一些。
这样的生活,我始终向往。
图片来自图怪兽/网络
你好呀,我是羊达令,一个会唱会画会写的轻度女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