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而却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大学所学专业说不上讨厌,也说不上超热爱。经过各种考虑后,还是决定转行。小时候盼望快快长大,然而当那一天来临时,父母却已老。所以当下最希望能够做一些比较赚钱的事情或职业,父母是农民,作为儿子,希望他们能早点享福,不需要再为生计奔波劳碌。
以往在大学时,时不时听到身边的同学在做职业规划,学校也有职业规划的课,然而更多的是形式主义,老师传授的多为枯燥的理论,无趣且不知如何实践。这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一直在想,如何我们的教育加入一点“功利性”,多点实践,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学习获得“收益”的话,或许他们会更有动力学习。相信很多人在小学、初高中学习时多抱着反正这些知识不知道如何应该于生活中,而只陷入仅仅进行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而非思考运用上。
外界因素以及自身内在的因素,总觉得做职业规划作用不大且很耗费时间,所以一直都没为自己做过职业规划。但在真正工作之后,且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兴趣是什么后,才发现职业规划,或者为自己做一个中长期的人生规划很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不时产生焦虑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能让自己坚定执行的目标,时不时会出现迷茫,甚至怀疑自己这样做究竟是不是对自身未来最有利的,又或者希望短期内看到巨大的收益然而现实总是骨感的。
有一颗向上的心,然而如果是没有目标的追逐是可怕的,因为在这过程中很容易迷茫、失去初心,也会担忧当下所走的这一条路在未来是否会难以达到自己的预期。因此,为自己做一个中长期的规划很有必要,也可以减轻自己的焦虑和迷茫。
然而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描述。例如我要赚很多钱、我要生活过的更好,然而对于赚多少钱,如何才算过得更好却没有很明确的定义。不过,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问题也不是很大,这可以在后期的工作中和生活中会找得到并明确的;所以只要在大方向上明确,那大概率上,未来一定不会令自己失望的,也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看了知乎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回答,也与身边的朋友,甚至工作中的同事和上司交流了很多想法。我总结了以下几条。这也是关于“25岁时做什么,可在5年后收益”问题的思考。
1、学会取舍: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无论是最好的朋友,还是技能的习得,甚至职业中,都需要进行选择。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没有最好,只要尽可能做到不后悔就可以了。另外,在技能习得上,如果自己并没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掌控能力,那么选择精通一项技能比什么都懂一点但就是不精通会更利于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要懂得方法论,在学习上,知道“如何高效学习”很重要。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思考找问题最优解,比只知道蛮干会更有成就感。要明白知识和技能,是为自己而学的,学到了就是一辈子,学习并不是为父母甚至其他人而学的。
3、万事皆有可能,不要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只有具备成长型思维,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甚至难以想象的高度。无论是做什么事情,要相信总有人比你更优秀。
4、习惯很重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你把生活过得更有节奏感,也能够更好把控自己的时间。
5、健康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注重自己的健康,少熬夜,有体检意识,而不要在得病后才后悔。
6、珍惜身边人,因为我们难以知道意外和明天那个先到来。另外,在不知不觉间,父母已老,如果有时间,建议多陪陪家人。“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不要因为前半生的忽视而导致下半生的愧疚。
7、多与他人交流,但也要减少无用社交。与他人交流,可了解他人的想法和生活,有时候,一个困扰自己多时的问题,或许在与他人交流中才发现原来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此外,无效的交流不仅浪费时间,还很容易失去一个朋友,尤其是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的,社交软件上与朋友交流一直在说“你好”、“在干嘛”或者在聊毫无营养的问题,又或者不断向他人输出负能量,很容易让人生厌。本来工作以及生活中的烦恼事已经有那么多了,那有时间听你的唠唠叨叨。
8、真诚和诚信在生活和工作中会让他人觉得如沐春风,能让你与他人相处得更舒服。
9、有一项兴趣爱好会让生活更充实,也会觉得更有意义。甚至有些兴趣能够为自己带来额外的收益。
2019年尽管差不多已过去一半,但无论何时,改变都不晚。多点沉静,少点浮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找到能为之奋斗的目标并勇往直前,相信总有一天目标自会达成。共勉!
文:沐曦。关注个人成长、职业规划、高效学习。
文章首发于个人公众号“学点什么”,欢迎关注!可在公众号中找到提升工作或学习效率的“神器”,也可了解完整的个人成长&职业规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