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两天看了个知乎答案,答主说如果形成一个生物钟,那么即使偶尔熬一次夜第二天依旧可以按时起来。本来不信的,但是昨晚熬夜到三点半,今早7点半还是醒了,本想在班级群里报了体温立马睡个回笼觉的,结果被老妈生生拽起来吃早饭。
熬夜到三点半,本就是一件亏心事,自然不能说出来,只好打起精神把早餐吃完。想着老妈上班后就去睡回笼觉的,结果一刷手机竟然精神头不错,也没再去睡。
很久没有熬这么晚的夜了。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和念大三的舅舅家的姐姐来往甚密,天天问她一些大学的事情,这家伙自小就爱交朋友,性子和我完全相反,做着学生会书记,社交玩乐游刃有余。有时半夜问她,她也秒回,一问,必是在蹦迪,并且对我11点左右就上床睡觉的行为感到鄙视。
我总是回她一句小心猝死来表达我的不满。
后来出了《奔跑吧》高以翔事件,正好那段时间我在读《问中医几度秋凉》这本书,里面就有提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激发潜能这件事本身就很危险,相当于你把后几年生命的能量提前用了。还举了《慢跑大全》的作者自己年纪轻轻也死于运动的例子。
当机立断!我默默决定以后上床睡觉的时间要改到10点半。
02
还记得初中时候不懂事,有时放了寒暑假会经常熬夜到凌晨4点。有过两周刷完500集《守护甜心》历史。白天爸妈不让看电脑,晚上就偷摸开着看,初二开始配上了眼镜。
有时候我想起一些事会很有感觉。比如熬夜刷剧和看小说,似乎是那个时候、那个年龄段里最开心的事情。
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初中的那段时期是大家流行看小说的高峰期。有一幕我印象很深,《非常完美》的女嘉宾让男嘉宾猜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男嘉宾回答:宅在家里看小说。女嘉宾问你怎么这么了解我,男嘉宾回答,“因为我也是。”两人相视一笑,互生好感。
想来,那个时候小说的普及度就像现在的短视频吧。
那时没有wifi,网络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白天我用数据线把小说从电脑导到手机上,晚上躲小被窝里悄悄看,那时没有app里的“书架”功能,看得是txt版本。
有段时间几乎把有名的小说都看完了,实在找不到好看的,就把《盗墓笔记》下来看了一遍,一边惊叹于作者描写的盗墓世界一边害怕。因着每次看都是在晚上,总觉得有鬼随时会出来。
上了高中以后“专注于学习”,很少再看小说了,所以早期的《花千骨》《微微一笑很倾城》《盗墓笔记》翻拍时我还能认出来是小说改编的,现下很多我都是先看到剧才去搜了小说。
比如去年的《知否》,恰逢过年前播出,正值期末考试。我收拾了几本书跑去二食堂占座复习,那里网流畅些,可以在晚上第一时间蹲到知否的更新。
原著和影视总归是有些出入的。尤其是流量泛滥的那几年,很多电视剧把原著小说改的不成样子,所以就出现了“原著党”这个词。电视剧做不到让满足每个人的幻想,但小说可以、文字可以。
03
不过近两年我发现,无论是《知否》还是前段时间大火的《庆余年》,我个人都更加偏向影视版。在等待知否更新的日子里,急于知道剧情的我去翻了小说,尚且能够看得下去吧,但可能是电视剧先入为主,看小说的时候总觉得不是同一个人,有些接不上趟的感觉。后来放弃了,乖乖等电视剧更新。
《庆余年》就更不必说了,翻开小说第一眼完全看不下去,除了人名相同,故事情节相似,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略翻几眼,记忆有些不太深了,大致是感觉小说更加阴沉严肃,像是阴云浮于上空,压抑得很。
但电视剧却以一种轻快、荒诞、紧凑的节奏和出人意料的出场方式吸引着观众一集一集着迷地看下去。
我本以为随着剧情越来越权谋化,后面一定会越来越沉重。出乎我意料的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欢笑一点没少。只是那些笑与泪还有人性的刻画,越来越明显。
或许得益于编剧王倦的功劳,又或许是整个团队的功劳,总之,庆余年算是成功了。虽然我坐等《大宋少年志》第二部,但我更希望《庆余年》第二部能更早出来。所以王倦大大请你努力填填坑,填不了两个就把《庆余年》先填上吧。
04
前几天在b站刷到了《清平乐》,从弹幕和评论中大体了解了“公主徽柔和内侍怀吉的故事”,凭借短短几句“影子在公主脚下,怀吉在徽柔心里”“陛下岂可独爱公主,而将其余子民抛之脑后”“你是不是觉得,爱恨嗔痴都是有罪”“怀吉,我们都被困在这里了”“公主是怎样的的妹妹,怀吉就喜欢怎样的妹妹”“守着公主哭,陪着公主笑,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我就脑补了一堆故事。
于是我兴冲冲地跑去看了小说。没错,昨天熬夜把小说翻完了。
和我想象的故事完全不同,这篇小说是以怀吉的口吻从进宫到跟随公主出嫁对整个国家生态的所见所闻。开篇几近乎用大篇幅的文字来描写北宋仁宗皇帝在位时的政治、风俗、规矩,用怀吉的眼来看整个大宋。
作者无疑是翻了很久的史料,准备充分才写了这部小说,里面很多人物,比如司马光,比如欧阳修,又比如范仲淹,皆被串联起来,一场政治斗争风云铺展开来。由于篇幅过长,怀吉和公主的情感在前面也就是随手一提。
由于急切地想知道两人发展的剧情,我直接跳到了公主出嫁后。预告片中的公主展示出的是小公主的娇羞神态,但是也更加温柔软糯。可是原著中的公主,前期活泼天真,后期有些几近癫狂,情绪十分不稳定。
小说中怀吉的口吻自始至终都很平静,仿佛他不是故事中的人物,而是一个旁白。即便是和公主的情感,也像是机械地描述。
公主与怀吉分分离离,最终只隔一面宫墙,再也不见。在与怀吉分离的第八年,公主逝世。
印证了公主小时候开玩笑说过的一句话,“怀吉,我们都被困在这里了。”
这座孤城,有怀吉,有公主,有皇帝,有皇后,还有秋和,还有更多更多,他们困在体制下,他们困在孤城里,爱不能,求不得。正如网友所说,“长烟落日孤城闭”,孤城闭更能体现这本书的意境。
05
以前的我看小说总为自己挖到了一部宝藏小说而感到欢喜,沉浸在他们的爱恨嗔痴中,跟着哭,跟着笑,有时还爱去翻翻大家对人物的见解。现在有些懒了,无论他们是个怎样的人物关系,谁对谁错都不重要了。人无完人,事无绝对。
我在高二的时候接触了《非正式会谈》,这个小破综艺靠着仅有的几个不出名的金主爸爸撑到了现在的第六季。早期关注是看见一群外国人讨论中国的文化,觉得很是有趣,后来沉迷于大左的控场力、杨迪的幽默、陈超的恬静、陈铭老师的独到见解。
现在陈铭老师变成了大忙人,辗转于各个辩论节目,但是我唯一看的,还是非正式会谈。或许是恼于陈铭老师后来经常缺位非正式会谈吧,也或许是对其他节目不感兴趣,总之陈铭老师在其他节目的英姿我很少刷,记忆里的他,依旧是那个被大左和杨迪调侃油腻,却在最后的总结环节散发着耀眼的知识光芒。
非正第六季第一期是有关原著党or影视党的讨论,各国代表有人认为书看不下去,图像更好理解,有人认为看书是与作者最直接的心灵沟通。
甚至一个代表拿出了“现代版”的红楼梦(就是那种简易版)说四大名著很难理解,现代版更容易理解,一个星期就能看完。
杨迪接过来读了开端“这天起床后,黛玉觉得精神异常地好,想到好久没有到外祖母那去请安问好,走到半路突然发现忘了带东西,便让丫鬟回去拿,一个人先走了。走过去打算看一看,结果发现是个丫头,觉得好笑,又怕伤了丫头的心,问她,丫头,你在干嘛?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在这儿哭……”
杨迪感叹:“哇,红楼梦真正的意境没了。”
最后由熊浩老师总结(没错,陈铭老师又请假,所以熊浩老师代班),熊浩老师的话让我记忆很深。
他说:
“我在听大家表达的过程中,脑子里就在快速地晃动那些文字当中的片段和电影当中的画面。我由衷地在想哪一个是不是比哪一个更加高级。答案是没有。
我知道你们会认为文本很高级,刚才提到《红楼梦》,它的文本当中一定会对这个碰面做极致的渲染。
他会说黛玉的那一天情绪不是特别好,心里面就像刚刚初春的雪化开, 有一点点兴奋,又有一点点忧愁。出门的时候往外走,跨过园林的拐角,突然看见万亩荷塘。
一切的那个荷花还是枯萎的,从中她看到春天即将到来的生命。然后在拐角看到一个正在看哭泣的丫鬟,她试图上前去揣度她的心意,但她不知道自己能够解读几分。
这是文学给你的画面。文学给你最大的画面感就是你可以停顿,然后去参与这个想象的建构。所以为什么有些人说看了电视剧、看了《哈利波特》拍出来整个人就不好了,不开心了,因为它冒犯了你的想象。你觉得那个城堡可以更曼妙的。你觉得那个古桥可以更苍老的,你觉得邓布利多可以更智慧的。
那些演员怎么可能还原出我心目中最伟大的想象。因此原著党的想法很坚决,我能理解。但是看电影的人,我想替他们也说几句话。
我听过一个说法,我由衷地赞成。它说如果一个人他看50本伟大的作品(书),一定可以完整地改变他的一生;一个人,如果看50部伟大的电影作品毫无疑问也可以完整地改变他的一生。
我能够接受一个人说原著多么地好,我也会同意说电视剧拍的多么精彩原来那些特别奇妙的东西现在居然变成了在画面当中涌动的一切。只有一种人我不能接受,就是强迫我认同和接受他认为的高级。每个人不一样,我们各取所需,拥有自己定义的高级,这个比较高级。”
听完这一段话,我和弹幕的观点一致:陈铭老师,位无,勿归,勿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