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谈话2022.3.31
1你为什么愤怒?2儿子目前的状态3做什么?怎么做?4育儿之前,先育己
晚上儿子跑到我们床上,我们一家四口在床上有一搭没一搭陪弟弟玩。爸爸突然叫了一声哥哥的名字,然后说:换衣服,太脏了,妈妈刚才叫你去换衣服你为什么没有换?换来的是哥哥一记白眼,以及我换了啊的回复。爸爸说,你没有换啊,你的裤子!我不记得白眼是在哪儿出现,此时还是刚才。总之不欢而散,我也生气了,好好说不行吗?满脸不耐烦的神情,哪个愿意接受?所以我也没好气地走了。现在发现,我们家的模式都这样,一个没好气说话,一个扭头就不理人。在此之前,爸爸教哥哥学陶笛,也是满脸无奈,觉得这么简单,这么基础的按住孔洞吹音,这么简单的事情,儿子却怎么都做不好,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儿子为自己辩解,我没有基础,老师也不会跟我讲,他们都学过了。爸爸说,每节课都会有练习吧,上过几节课就应该会了啊!【背景:哥哥这个学期刚刚转学,陶笛是新学校的特色课程,每周一节课。哥哥没有接触过,目前就上了2个月8节课。刚开学时,老师有跟哥哥说,可以问问家长,是否到校外培训一下,这样跟得上。不过爸爸说没有必要,很简单的,跟着书学就会了,所以一直没有私底下找校外老师培训。】学了几分钟之后,爸爸也乏力灰心了,哥哥也兴致缺缺了,于是爸爸挥挥手,让哥哥走了。于是,开始了我们之间的对话。我说,我很生气你这么对待我的儿子,你没有考虑过他是什么样的孩子,他如果有能力自学的话,还需要我们操什么心呢?我们需要要做的鼓励跟帮助一点都没有,反而在这里落井下石,对他满口满眼尽是职责跟恨铁不成钢。要喷薄而出的那种。儿子怎么会看不懂呢?破罐破摔的心态在他身上上演,挣扎着想要表现向上好好学习的姿态,也是帅气不过三秒。我于是开始跟爸爸罗列哥哥最近一个月的行为表现。越描述爸爸越震惊。首先,哥哥的行为已经从外显性转化为内隐性(不知道这样用对不对)。转学前的哥哥比较乐天派,每天回来都嘻嘻哈哈,正常吃饭。现在哥哥一进门就唉声叹气,口中念叨压力好大,我想要回我的母校。不吃饭,嫌弃阿姨做的饭菜。想尽办法看ipad。最要命的是,巴不得妈妈陪弟弟睡觉,爸爸加班永远不用回来。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多么需要他爸爸,每晚等他爸爸回家,抱着他爸爸睡。爸爸没有回来,厕所都不敢去。
这两个月的哥哥就像刺猬一样,浑身长满了刺。浑身都是爆点,哪哪儿都可以踩到雷。一言不合就生气,生气不过三秒,然后又生气。循环播放。比如,饭前吃香蕉,我说等吃完饭再吃,摔下香蕉就跑回房间,走之前不忘对我吹胡子瞪眼,用手肘撞我。最后,说到哥哥在学校受到的惩罚跟指摘,在家里受到的批评与管束。没有正向激励,没有正向循环。最近在学教育心理学,赶快给哥哥套个阶段:目前处于寻求快乐正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插播:这两天没有管孩子的作业,昨天中午就好奇地对我说,妈妈你怎么了,你好奇怪,你怎么好像不怎么理我了?其实是我想要休息了,我也不想要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尤其是在跟冬冬聊完天以后。不过后果就是,哥哥昨晚也好放松,9.30写完英语校本作业之后,跟我说你走吧,我要画数学思维导图了,于是我就去洗澡了。等我洗完澡,跟爸爸聊完天,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再次进到他房间,发现他还在画思维导图的那颗书,还在描边。我震惊了,但是我压制住我的震惊感,跟他说,一个小时了,你的导图还没有画好,你是在偷偷看ipad吗?他满脸羞愧地点头,我说妈妈跟你说过,不要瞒着妈妈做这些事儿,对吗?我想你应该懂得,学习作业是你的任务,你在没有完成作业前提下,看了一个小时的ipad,而且是在瞒着妈妈的情况下?这样做是不是不对呢?他低下头,承认是他做得不对。我说这次先这样,我要把你ipad收起来了,在周末之前不会再给你。你继续把你的作业完成。她点点头表示赞同,并且跟我强调不要告诉爸爸,不然爸爸会揍死他。我把ipad放在一边,答应他的请求,并且跟他一起完成了粗制滥造版本的思维导图,最后赶他睡觉去了。写到这儿,我就觉得哥哥现在是个一颗超级大混沌,哪吒呀。)
我问爸爸为什么如此愤怒?是因为挫败自己掌控不了自己的孩子,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如此表现,期待值一再跌破。没有上小学之前,看着孩子,满眼都是星星。上了小学之后,满眼的星光暗淡了,只剩下零星点点的光斑与无尽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