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曾发过:“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的感慨。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以前对于他的印象只停留在历史课本上的认知,剿灭天平天国、发起洋务运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拜读了张宏杰的《曾国藩传》。12小时11分钟读完了全书,对这位晚清重臣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厚积薄发,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大概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晚上,曾府进了个贼,这个贼想等曾国藩睡后下手偷东西。当时曾国藩在背书,左右背不下来,一遍又一遍的背,总是背不过。那贼在梁上终于受不了,下来对曾国藩说:“我还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人呢!” 说完把文章背了一遍,扬长而去。
曾国藩在同龄中不属于聪明的那种,考秀才连续六次失利,考卷还曾因文理不通被树为反面典型。成大事者,必有其成大事的原因。经过反思,曾国藩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头脑聪颖的人,并立下:要弥补自己雄心与头脑之间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不过,曾国藩并不是一个只知道用蛮力的人。通过与优秀范文的对比,他找到了自己文章的不足。懂得反思,这或许是曾国藩成功的一大要素。
五岁开蒙,八岁读完五经,九岁学作八股文。曾国藩父亲的教学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在这样笨拙地努力下,曾国藩九年未中秀才。一朝开窍,连中举人。两次失利,第三次高中进士。就这样,虚岁二十八的曾国藩成为了进士。
天赋和后天的努力,哪一个更重要?在这个话题中,从曾国藩的科举之路,我们可以看出,后天的努力尤为重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秀才之路的受辱,终于一朝开窍,曾经的努力也成为他的才思源泉。
上行下效,湘军一身暮气的根由
商鞅变法中,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故事大概就是徙木立信了,但我认为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却是太子犯法时,商鞅说的那句“法之不存,自上犯之”。
曾国藩大概是在部队进行思想教育建设的第一人。曾国藩把军队的训练,分成了“训”和“练”这两个部分。所谓“训”,就是“训话”,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练”,才是练习军事技术。“训”和“练”相比,曾国藩更重视“训”。他每逢三日、八日,就要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岳飞精神,激励将士,教育他们忠君爱国,严明军纪,不得扰民。为了达到效果,他还亲自编写了《爱民歌》,采用民间歌谣的方式,进行爱民教育。
《爱民歌》说: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
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人。
百姓被贼吃了苦,全靠官兵来做主。
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
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
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
……
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
日日熟唱爱民歌,天和地和人又和。
就这样,湘军建立起严明的军纪。更是因为如此,在面对席卷清朝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湘军有了一战之力,并逐步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然而,就在湘军逐渐占据优势之时,湘军的军纪却被败坏了,这恰是由湘军的高层引起的。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建立的吉字营,采用兵法所谓“用贪用憨”。在战场上,谁敢后退,杀;打了胜仗,抢。这就是曾国荃所说的“赏罚严明”。在曾国荃的指挥下,吉字营形成一个“惯例”:每攻下一座城池,都要以“搜剿”为名,大抢三天。特别是,在吉字营攻克金陵后,曾国荃纵兵焚掠屠杀,大火七天不熄。
据曾国藩秘书赵烈文记载:本地的老弱妇孺,因为不能挑担,又没有地窖可挖,就被杀死。沿街的死尸,十有八九是老年人。连不到两三岁的小孩子,也被湘军砍着玩,死在路上。四十岁以下的妇女都被抢走,四十岁以上的,都被砍伤,身上或中十多刀,或中几十刀,哀号之声响彻街道。残酷如此,令人发指。
自此,湘军被引以为豪的军纪被破坏殆尽。这种破坏,始于曾国荃,延伸至整个湘军集团。历史大抵如此,当一支部队弱小时,总会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而当它成长为庞然大物时,总会不可避免的变身为新的恶龙。蒋的国民革命军不正也是如此吗?北伐时,他们的枪口也挂着理想道义。后面也是走向腐败没落,而这种腐败通常自上层始。
最后的赤城
天津教案,被很多人视为曾国藩一生的败笔,这件事也让曾国藩积攒一生的名声、名望荡然无存。
普通大众总是容易被煽动的。在天津教会“诱拐孩童,挖眼剖心”的谣言下,没人去思考这句话的真假。他们聚拢到一起,打杀教会神职人员,引发天津教案。
当一个无脑的爱国愤青也是容易的。在当时,只要是在对外事件中采取强硬的态度,总会被冠以“爱国者”的头衔。反之,则为“卖国贼”。
曾国藩的“诚”,不仅仅是对于国人,对于当时的外国人,他也做到了如此。他听天理,遵从调查发现的事实,勇敢地处罚了我方不法之徒。然而,就因如此,曾国藩被扣上了“卖国贼”的帽子。
他的赤城,最终让他成为清流眼中一个不堪的官僚。
曾国藩,近于完人。他建湘军,弹压天平天国,解民于倒悬,保全了华夏传统文化;他开展洋务运动,让华夏这个古老民族的大地上冒出了现代工业;他奏请官费派遣留学孩童,为华夏培养了第一批洋务人才;他是一个勤奋的笨人,用日复一日的恒心,取得了聪明人无法取得的成绩。一生拙诚尚缺,他就是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