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习作单元”。统编教材共8个习作单元,这是最后一次。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怎么教习作单元?从去年开始,我们在探讨,我们在寻找适合学生的“习作单元”教学之路。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因为面对这一教材,老师接受到的若干培训,无法让他们上出“习作单元”味。
这一单元有两篇课文,一是朱自清的《匆匆》,二是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二篇例文,一是何紫《别了,语文课》,一是肖得兴的《阳光的两种用法》;还有在“交流平台”中谈了两篇课文写到的真情实感;还有在“初试身手”中认识不同的心情,对身边事物的感受描写是不同的;最后是习作,写一种感受。
这一单元怎么教?仍然以“先写后教”的思维来教。
第一课时 写起来
用第54页教材写起来。
怎么写?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不需要过多引导。都六年级了,如果看了这页教材,还不能下手写起来,还需要我们指导后再写,说明前几年的习作教学没有任何成功而言。
教材给学生提供两类共14种感受,一类是:畅快、欣喜若狂、激动、欣慰、感动、归心似箭、盼望;一类是:惧怕、愤怒、沮丧、愧疚、难过、忐忑不安、追悔莫及。教材写得非常明确,只能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来写。
我读教材,我把第一类感受称为“天堂型真情实感体验”,把第二类感受称为“地狱型真情实感体验”。我知道这是不精准的,但这是可以让学生有独特认识的。教材把两类用不同颜色区分的,中间有一条线分开。这条线是什么意思?你在天堂里,如果做了不好的事,很容易进入地狱;你入地狱了,如果还能做好事,可以重新进天堂。天堂与地狱就是一线隔开的。其实天堂里,还可以写很多很多情感体验的词,地狱里,同样还可以写很多很多情感体验的词。教学时,可以告诉学生不要受其限制,自己去想,也不一定只写某一种,可以混合着写。
时间:一节课,完成草稿。完成草稿,自主进行第一次修改,然后誊写。
【学生初稿,会出现哪些问题呢?肯定有人用“让真情自然流露”作文章题目,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虚假的、套路式真情实感,肯定会出现。文章中的人物选择,有可能又集中在雨中送伞,生病送医院等上,也就是千篇一律的情况,肯定很多。】
第二课时 我的文章里有创造吗?
用《阳光的两种用法》来教。这是肖复兴的文章。课堂上,让学生读两三遍。
一看题目,好像是说明文的感觉,一读文章,却是童年的回忆,读完文章,里面写到了两个母亲的智慧。一是我的母亲“把老阳儿叠起来”一句老家话,让我感到了什么是新鲜,让我感觉到母亲独有的智慧;二是街坊毕大妈,“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但母亲说“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让作者佩服了母亲用词的准确和生动。这篇例文,独特之处就是让我们认识了开门七件事太普通了,其实少了一件,谁都有的一件——老阳儿。
我读过不少肖复兴先生的书,挺喜欢的。因为在他的文章里能找到很多创造。如何引导学生用这篇文章来修改作文?就是在你的文章中能否找到“创造”。创造都是有情感的。敢于书写创造,记录家人的一些创造,情感问题就会自然而生。
第三、四课时
用两课时教学《那个星期天》。
为什么要先教《阳光的两种用法》《那个星期天》,因为这两篇是写母亲的。这一次习作,肯定有不少学生写的是母亲,先让这批学生学着改起来。当然没有写的同学,也可以重新写。
《那个星期天》,这是史铁生的作品,是选自《务虚笔记》。《务虚笔记》是史铁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所以是使用第一人称来写的。这部长篇小说入选了改革开放40周年最有影响力的小说,足以证明,这部小说的价值。另外,这是一部半自传体作品。从“务虚”来看,这篇课文有虚构在里面,老师不要当成真的来教。因为是小说,所以应该用小说的思维来看来教这篇课文。史铁生的这部小说的特点是:行文优美、凝练、情感真挚、厚重、好读、有伤感,让人有领悟。以此看这篇课文,真的如此。“我”的第一次盼望是星期天出去玩,母亲答应了,但母亲从早到晚,做了一件又一件事,结果呢?我的盼望变成失望,真是伤感。读这篇文章,边读边让学生理一理这一天做了哪些事,每件事大概用了多长时间。这是小说,母亲真的这一天做那么多事吗?真的不能带我出去玩吗?请不要相信这是真的,但因为用第一人称来写,让我们感觉到了真。这就是第一人称写作的好处,能逼着读者相信这是真的。
这篇文章很长,给我们的写作智慧有哪些呢?一是这是写的盼望,盼望是一种美好,但一天下来,美好变了。这种变,是通过一个又一个问,一个一个答完成的。如果你写文章,敢用这样的问问答答,真情实感就从中表露出来了。另外,写作文体问题,这是小说,母亲答应带我去玩,但一天总是在做事,总是在推着,看似是真实的,其实是虚构的,这种虚构就是创作,即,把母亲做的事,集中在一天,以“第一次盼望”为中心词,设置结局没有去成,小说创作就是这样的思路。如果你想学史铁生这样写作,认为这样写比自己的原稿好多了,那就不妨重新写一写。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没有对话句,都是作者跟自己说。《那个星期天》是小说,就不一样了,这篇文章我与母亲有很多很多对话,但绝大多数没有使用双引号,这种写法,很少见!但整篇文章只用了一次母亲的直接说话句,即——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仔细品读这句说句话,你能感受到什么,第一次盼望破灭,“我”会接受这个道歉吗?母亲连续说“对不起”,这里面藏着什么情感?这就告诉学生,文中出现对话句,不要有很多,一定要恰到好处,才能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第五课时
为什么用例文《别了,语文课》来教?因为这篇例文是写老师和同学,当然里面也写到父亲。班级里,肯定有不少学生写老师、同学的。与这篇例文比一比,从中找到写作智慧来修改自己的文章。
《别了,语文课》,香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何紫的作品。这是儿童小说。“儿童小说”是一种体裁。可惜教材没有告诉我们。既然是小说,这里面肯定会有虚构的地方。有人会问,真实都写不完,为何要虚构呢?因为有了虚构,你读起来会感觉更加真实,更加紧凑,更加有文学性,更有美感,更有艺术性。
这篇文章很长。我遇到这样的长课文,我会告诉学生,该停止写一篇三五百字的文章了,向这些作家学习,看看如何把自己的文字写长。
《别了,语文课》,看题目,是何情感,一读就明白。写了一堂自己从来没有过的奇怪的一堂中文课,写得很简单写的。但从第二段开始,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放学回家的事,读张先生送的书,问爸爸移民到国外还能学中文吗,爸爸的回答让他吓了一跳,然后开始温习当天中文课并知道自己还有一个月学中文的时间,难过了。接下来写一个月的语文学习情况,默写达到了一百分,写到刚刚喜欢上语文却要离开了,哭了;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同学们送礼物,接着简单写最后一次上语文课,写了老师送书,老师的嘱咐。最后写了自己对老师同学的感恩以及自己的想法。
这篇文章,给予学生的写作智慧是什么?一是题目就能表现出真实情感。二是重点选择不要面面俱到,比如写最后一次课,肯定会有许许多多的话语,但作者只选择了老师说的话。三是《别了,语文课》,写的不是一节语文课,写了多节,时间跨度一个月,作者却能选择几个时间点,清楚地写出每个点发生的特别事。同学们这次习作,肯定写的时间都是较短的,用一个月的事来写某一种情感的,肯定没有。这一点值得同学们去学。
第六、七课时
用两节课学《匆匆》,这是一篇散文诗,这篇文章才600多字,作者抓住生活中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物象,寄于情,发发议论,告诉人们要珍惜时间,爱惜生命,有所作为。这篇文章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之情感,从写作背景来看,透露出了作者心中的不平。
这一课还有一个片断写话训练,就是依照第三段来写。我读了几遍才想到仿什么呢?是不是如作者那样如此这般的写写一天?这样的片断习作有多少用呢?课堂上我不会用这一习作训练,因为没有必要。
这篇文章给予学生什么样的写作智慧?一篇文章出现多个问句,也就是一连连串的问句,应该引起我们从写作角度来思考。为什么要问?人不懂才问,这就是真情实感。不懂装懂的人,永远不会去问;爱慕虚荣的人,永远不会去问;不会思考的人,也不会去问;爱面子的人,同样不会去问。如果我们的学生文章中缺少“问”,不妨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下,看看文章中能否增加一些问题呢?本单元四篇文章,有三篇文章中有“问”有“答”。这种写法,要重点用起来。
这篇文章用的修辞很多,有类叠、排比、设问、比喻、夸张、拟人、反复、呼告等。我原以为,习作单元没有背诵任务,没有想到《匆匆》一课需要背诵。建议以后取消这篇课文的背诵吧。
另外,本次学生习作,肯定不会写散文诗?什么是散文诗,如何用散文诗的方式写真情实感?这是需要教的,这是真正能改变学生的写作智慧。另外,朱自清的这篇文章首尾出现了相同内容的句子,这种写作方法,可以让学生用一用。
第八课时
利用“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中的内容,对本次习作做一次总述性引领,讲怎么才能做到有真情实感,此心情与景相对应的写法,以此再次修改习作。正式誊写,将习作变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