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剧透!有剧透!有剧透!
不过如此家喻户晓的故事,即便没有看过原著,也许已经知晓结局,阿婆的《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被前前后后翻拍过四个版本,故事情节上很难有大的突破,导演自己也说本电影的卖点在于视觉享受,拍摄的视角和色彩调和,可能会冲淡推理故事中对话和过多的分析推理而造成的乏味。
PS:如果没有看过阿加莎原著的盆友请在评论里自取,百度云链接~
十日早上9:40的第一场,又赶在电影放映之前重温了一遍阿婆的原著, 请允许鄙人代表非专业影评的阿加莎粉表示4.5颗星。剧情方面很忠实的还原了原著,尤其是死亡细节:烟斗通条、H纹昂贵的女士手帕,深浅不一的12刀,枕下的手枪,被定格在一点一刻的怀表…
惊险悬疑感十足,和原著中相同,快线被大雪堵在半途,又被安排停在一座悬崖上的铁轨上,把整个杀人定位在“密室杀人”。火车行驶途中,大线条的俯拍追拍,都显得气势磅礴,从伊斯坦布尔横跨东西两大洲,火车的布景很忠实的还原八十年前原著里记载的,奢华又浪漫的旅程。从每位乘客的房间布置,餐车的布置安排以及餐具吊灯等细小的装饰,堪称精致,在预告片采访导演的制作特辑中,说道“赫伯德夫人”的围巾,是奥斯卡奖获得者的服装设计师亚历山大·波恩挑选的1943年的原款围巾,其费心程度可见一斑。
预告片中德普先森大量的出现,似乎是想拉一拉德粉的票,但德普在本片中饰演的是被害人爱德华·雷切特(真名为凯赛梯),没出场多久就被乱刀捅死,死有余辜…当然这也是本片个人认为的诟病之一,影片开篇以侦探波洛破获一桩案件,并验证波洛神乎其神的侦探能力,以及他黑白分明的处事风格;而后遇到老友,也是东方快车的负责人布克,并寥寥的扫过故事的十三位主角,匆匆赶来看似偶然又必然的搭上了这辆快线,并卷入这起离奇的谋杀案件。然而直到谋杀事件被揭露,已经进行到了剧情的1/3,剧情里又穿插着波洛与“卡瑟琳”的感情线…使得整体略显拖沓,而迫使推理部分删减较多,有些细节则没有解释清楚。
比如说,整个列车涉案人员共有十三人,为何只有12刀伤痕;格丽塔·欧尔森(西班牙传教士)何时向赫伯德夫人拿的阿司匹林,又如何证明自己的不在场;凯赛梯的具体死亡时间的推测,以及每个人物与阿姆斯特朗案件关系;还有在船上急着要赶时间的康斯坦丁医生的态度变化;哈德曼先生车厢位置表明的涉案人员的范围等等,细节证据显得不是很够。
但整体对于原著的把握相对准确,包括预告中一闪而过的红色绣龙的睡衣;康斯坦丁医生与玛丽的谈话;被涂改的护照;掉落的制服纽扣;被烧毁的信件…细节上很大程度的尊重原著的本来走向。
除了删减的部分,对于原著的改动不是很多,也不影响理解,原文中协助波洛探案的“康斯坦丁大夫”一角色被直接砍掉,而原文中的玛巴斯诺上校则被改编为康斯坦丁医生;炫女控赫伯德夫人改编为话痨寡妇;原本用帽撑的铁丝网还原的被烧焦的信件,改为煤油灯的夹层;审讯地点由餐车改为“适应不同角色的地点”;海科特·麦克奎因的半途逃走;赫伯德夫人后来遇刺增加了悬疑意味,个人以为导演也考虑到了时间问题,在删减了部分推断过程后,下的一剂猛料,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的同时确也给定了故事的走向。
没有人是凶手,或者说,所有人都是凶手。
阿加莎的小说里总有点点英雄主义的影子在里面,包括阿婆另一本很著名的《无人生还》中,被隔绝在岛上一个个按照童谣而死去的人,都多多少少犯下过杀人的罪行,而后浸泡在罪恶感里自欺欺人的活着。《东方快车谋杀案》里的凯赛梯也是良知泯灭的恶棍,而车上的着13位乘客,都在或多或少的承受着这起案件所带来的伤痛,所以说,这一场谋杀,是拨平正义之称的义举么?阿加莎原著中的波洛似乎对这一“以暴制暴”的行径没有多加批评,也许是文学色彩里大快人心的结局。
但是我更偏爱电影里这位黑白分明的波洛,会看狄更斯的小说笑的毫无形象,会当德普饰演的凯赛梯抛出丰厚的加码让波洛来保护自己的时候,断然拒绝。波洛说自己只在犯罪出现的时候为无辜之人伸张正义,而不是去保护每一个人。电影里的波洛相信人性所谓的光辉和善意,但随着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波洛看到了破碎的人性,因痛苦、愧疚、自责、恨意而扭曲了的人性…直到最后一刻,波洛在隧道前与所有的乘客对峙,仍旧完完本本的叙述出真相和自己的坚持。
但是道德真的是黑白分明的么?正义真的是绝对正确的么?法律又真的是无所不能判的么?波洛带着我们看到人性边缘的无力感,那是正义之神的遗忘之地,是法律与道德鞭长莫及的灰色地带。
而我想问的是,以暴制暴,以命抵命真的可以心安的还清怨恨与痛苦了么?捅进仇恨根源的凯赛梯的一刀刀真的能够洗清自己身上残留的恐惧与愧疚么?不能吧…愧疚与悔恨从来都是自我原谅,而逍遥法外的凯赛梯是否应该已这种方式结束生命,我也给不出正确的答案,不过以痛苦洗刷痛苦的方式,不过是给自己的生命再糊上一层障壁罢了。
东野圭吾的小说《虚无的十字架》里问到:
“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但用尽一生赎罪?”
谁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又有谁能解开这种可怖的纠缠。一如这十三位乘客相互纠缠在一起的结点,正是这段不忍回首的记忆,而现在记忆的纠结点砍断之后,剩下的空白,又用什么去填满它?
也许死亡的震慑力有时还不够沉重,还不足以赎清自己身上的罪孽,但死亡的解决方式又显得国誉仓促,猛地落下就不知再重新捡拾什么样的心情走过余生。
Ps: 电影超级可爱的小槽点
1.波洛一出场的小胡子也许不会震到已经看过原著的你,他带着印度口音还是巴基斯坦口音的英语也许也不会戳中你的笑点,但一定不要错过波洛睡觉时候的胡子造型保护罩,您值得拥有。
2.波洛拒绝保护凯赛梯时,对着德普大大的帅脸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 : “我还有一个私人原因,我忍受不了您的尊荣”(大致意思),当下就想跳起来质问波洛同志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