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人对三个石匠砌墙的故事都不陌生。故事是这么说的,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我在砌墙。” 第二个人说:“我在建大楼”。第三个人说:“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故事本身很简单,甚至说不上是一个故事,但三个石匠的故事却被不同的人解读出了不同的意味。
1.鸡汤的版本
这个解读流传最广,颂扬的是第三个石匠,鸡汤满满。
这个版本的故事告诉大家是这样一个道理:成功的人总是目光远大,有理想,有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的,不会只看到眼前的困境而碌碌无为。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态度决定一切;用美好的心情感触生活。你手头的小工作其实正是大事业的开始,能否意识到这一点意味着你能否做成一项大事业。
于是,这个版本最后还加上了这样的结尾: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建筑工地的管理者,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领导者。
2.德鲁克的版本
德鲁克在他的著作《管理的实践》中也讲了这个故事。但对故事作了适当改写,第一个石匠说:“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说:“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德鲁克认为,最放心的是第三个石匠,最麻烦的是第二个石匠。现实中专业人士都和第二位石匠一样,只关心自己的专业。德鲁克用一种嘲讽的口气说道:“很多石匠或专业人士,常常自以为有成就,其实他们只不过在磨亮石头或者帮忙打杂罢了。”
依照这样的说法,很多专业人士都陷入了专业主义的误区,得了一种病——“深井病”(非“神经病”哈)。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者迷恋管理工具,诸如KPI,MBO,BSC等,只关心把手头的指标打磨得精美绝伦,却忽略了管理的目的和意义。专业技术人员只关心产品本身,有时会病态地将重心放在无关紧要但自鸣得意的地方,却忽视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3.刘澜的版本
北大教授刘澜也讲了这个故事,他把这个故事称为“史上最短管理案例”。他说,假设你是这三个石匠的领导,他们是你手下的三个员工。请问,哪一个石匠最让你放心?哪一个石匠最让你担心?
他给出的答案是,第三个石匠最让人放心,第二个石匠最让人担心。这个答案与德鲁克的版本是一致的,但他解读的侧重点不一样,他解读的目的是要说明系统思考这个问题,重点是说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要学会系统思考,就要在整体之中理解部分。关于三个石匠的故事,我们要把它放在系统之中去理解。之所以说,第三个石匠最让人放心,是因为他知道整体的目标是什么,是建造一座大教堂。尽管他自己只是系统的一部分,但是他把整体的目标放在心中,就会让自己的个人目标符合整体目标的要求。第三个石匠不是好高骛远,不是不安心本职工作,恰恰相反,他是在更深、更高的层次,更准确地理解自己的本职工作。至于第二个石匠,他可能会被每一石头都雕刻得非常精美,体现了工匠精神,但这只是对他个人的目标有利,对整体的目标不一定有利。
4.几点心得
1.故事本身不重要,怎么解读才重要。有个名人说:历史就是一个乡下小姑娘,你爱怎么打扮她就怎么打扮她(有人说这句话是胡适说的,但胡适表示没有说过这句话)。历史况且如此,更何况一个杜撰的故事。
2.这个故事再怎么解读,估计也没有人会颂扬第一个石匠。而我要说,第一个石匠虽然没有亮点,但确实人生的最常态。什么目标,什么理想,什么专业,当你还在为生计奔波的时候,最好少扯淡。估计大家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要谈所谓的“自我实现”,那也先解决最底层的生理需求再说吧。